陳立群
摘 要:在“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設的背景下,隨著“智慧旅游”的提出和實施,“智慧酒店”也應運而生。物聯網、云計算、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酒店業的應用,推進現代酒店的不斷智慧化,酒店業發展史上最大的變革即將拉開帷幕,酒店和酒店業管理者們須高度關注和重視。
關鍵詞:智慧城市;酒店業;發展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主要思想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即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全球每個角落的電網、鐵路、橋梁、 隧道、公路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物聯網”,而后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 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全球“智慧”狀態,最終形成 “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地球”。“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從理念到實際,落地城市的舉措。
智慧旅游就是在此基礎上,將旅游業與最新的科學信息化技術的結合的產物。而現代酒店業作為旅游業的支柱產業之一,也逐步向“智慧”發展,“智慧酒店”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熱點,越來越受到關注。北京市旅游委于2012年將“智慧酒店”定義為: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酒店內各類利用信息的自動感知、及時傳送和數據挖掘分析,實現酒店“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大要素的電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最終為旅客提供舒適便捷的體驗和服務。
一、現代酒店業智能化現狀
(一)安全性。安全性包括防盜警報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巡更管理系統、電梯安全與運行監視系統、火災報警系統、(消防系統、應急照明系統)、應急廣播系統、應急呼叫系統。此部分是目前階段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國內部分城市還會把安防系統的驗收擺在酒店開業基本條件之一。
(二)舒適性。舒適性包括空調系統、新風系統、供熱系統。給排水系統、電力供應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廣播音響系統、智能一卡通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此部分隨著物質條件的進步而逐步提升,人們對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三)智能性。智能性包括通信自動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智能會議系統、酒店管理系統。此部分和目前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能化高科技的發展進程,同時也受制于它。
二、智慧酒店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業內需求。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許多酒店積極探索,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并不多。雖然政府為酒店和第三方牽線搭橋,但目前許多酒店表示,“智慧”建設方面的預算有限,對此沒有什么概念,現有的信息化已能滿足營業要求,暫時沒有更新的想法,這種想法在一些老牌酒店表現得尤為明顯。
(二) “智慧”運用范圍小。如今,消費者已經“玩轉”微博、微信、二維碼、移動應用APP,不少酒店意識到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變化,并對此產生興趣。但大多數酒店把智慧酒店發展的意義局限在營銷環節。有酒店坦言他們要的就是一個能將顧客在酒店內看到、接觸到的一切東西都打造成廣告的強大的促銷平臺。但實際上,營銷只是智慧酒店的部分功能,這是當前智慧酒店面臨的一大瓶頸。
(三)各酒店軟件不統一。我國許多酒店的信息系統各不相同,所采用的軟件也五花八門。有的酒店甚至在不同部門也使用不同的軟件,這不僅增加員工學習成本,也降低了酒店的工作效率。有的酒店集團沒有采用統一的軟件,在客人的角度,不僅要花大量的人力財力去維護不同的平臺,也不方便客人預訂,從而會降低顧客滿意度,甚至會降低此酒店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四)缺少中央預訂系統。目前,我國大部分客人預訂酒店是通過酒店網站、第三方網站或是旅行社實現的。這些不同渠道的預訂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有時間差、價格差等問題存在,既不方便客人,也經常因為預訂的錯誤而引起客人不滿。而在國外,許多酒店集團使用“中央全球預計網”,這是與各會員酒店客房預訂系統對接的,客人可以此系統在網上預訂酒店,真正實現實時、方便、快捷的預訂。因此,客房中央預訂系統在我國有很大發展空間。
三、智慧酒店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投資方或管理者缺乏意識。許多酒店的投資方或管理者并未將酒店的“未來”看得很重,他們只關心眼前利益,只要酒店能賺取一定的利潤,他們就不愿意花錢打造“智慧酒店”。
(二) 技術不夠完善。 技術決定“智慧酒店”道路的發展是否順暢。如軟件不統一、缺少中央預訂系統都是卡在“技術”上。
(三)缺乏“智慧”人才。在酒店工作的員工大多數是“服務型”或“管理型”的,缺乏“智慧型”的人才,尤其缺乏又懂技術又懂酒店專業知識的人才。
四、智慧酒店發展建議
(一)擴大“智慧”應用范圍。通過更多的現代技術,如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4G及移動互聯網技術、機器人制作技術等相結合,擴大“智慧”應用范圍。一方面,智慧酒店不僅在前廳部、客房部、餐飲部等傳統部門得到應用,還應該將“智慧”應用于其他部門,如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營銷部等,以真正實現為顧客提供信息化服務與個性化服務、提高運營質量和管理效率、創新酒店管理模式的目標;另一方面,智慧酒店不僅在高星級酒店得以發展,經濟型酒店也應實現酒店的智慧化。
(二)建立快捷方便的預訂和入住體系。預訂和入住往往是客人評價酒店的關鍵因素。打造智慧酒店,須建立快捷方便的預訂和入住體現。一方面,建立中央預訂系統,客人在預訂平臺可實時了解各酒店預訂信息;客人在預訂時,可以通過電子簽名、指紋、視網膜識別等技術在網上提供門卡信息,客人到酒店后,可以直接進入預訂好的房間;另一方面,建立快捷方便的入住體系,客人可以選擇不同方式入住酒店,如在接客人的酒店專用車上,為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客人自駕車到達酒店車庫時,給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客人憑預訂信息直接進入客房,再為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
(三)設計上要“以人為本”。每個客人的需求和特點各不相同,智慧酒店的設計上要體現“以人為本”。例如,通過酒店智慧科技,跟蹤了解客人的需求和特點,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投其所好,給客人量身定做個性化的服務,并采用最簡便的方式去滿足客人的需求,讓客人從登記—入住—外出活動—互動體驗—休息—就餐—退房,整個過程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無窮便利和樂趣。
(四)集團化集中管理。利用網絡資源以及BA、IBMS等平臺,可以把集團屬下各酒店緊密聯系在一個高層管理軟件平臺上,實現各酒店機電設備數據以及運營數據能做到實時聯網在線,同時,集團管理平臺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可以自動生成各種集團管理層所需要的報表等等,為集團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考核數據等。
(五)加快人才培養。發展智慧酒店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
養。智慧酒店人才的“專業”主要體現在既要精通信息技術,又要掌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知識。可以通過在高校、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相關課程,系統培養智慧酒店專業人才;針對酒店內部相關工作人員,由高校或專業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關于酒店信息技術、服務、管理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從業技能;第三,通過與國內外院校、知名企業合作,培養研究型、管理型智慧酒店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崎. 打造“智慧型酒店”[J]. 上海企業.2011(11).
[2] 陳率. 體驗“全球最智慧的酒店”[J].浙商. 2010(8)
[3] 王智慧. 試析智能化技術在五星級酒店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