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琦
摘 要:本文基于現階段我國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特征闡述相關研究綜述,以及相關理論。主要針對自主創新同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系進行細致分析討論。
關鍵詞:自主創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研究綜述
自主創新觀念實際上為我國本土化概念,產業自主創新在國外對應著產業技術創新研究。產業創新由自主概念一步步代替了理論概念,自主創新是理論創新的新發展。在產業發展道路上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借鑒的是部分發達國家的創新方法。例如,美國的主導產業自主創新有兩個顯著特征:第一,以“自主基本技術創新”為產業主導發展模式,這一模式有其起點高、投資巨、難度大又頗具風險的特征,不過有明顯的長期優勢;第二,構建以政府主導的主導產業自主創新平臺的模式。比如日本的產業自主創新之路則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漸進式自主創新”的道路,與我國部分主導產業發展模式大方向一致,不同點在于從消化吸收到漸進式創新方面,政府充當了主導首先構筑在政策上的自主創新平臺,驅動技術發展向自主轉化,其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相關理論
(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特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征:一是隨著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在結構優勢方面順向遞進發展;二是順著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技術及知識密集型產業分別占優勢地位產業結構的發展順向遞進的方向演進;三是產業結構的發展順著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方向演進;四是產業結構的發展順著低加工度產業占優勢地位向高加工度產業占優勢地位方向演進。經過傳統產業、開發新興產業被技術創新改造從而推動產業升級;另外通過引進外資,利用外國現有資本和技術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制定符合國情的產業政策,選擇好主導產業。
(二)產業結構演變模式。(1)“雁行形態理論”。該理論闡述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方法,具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于某項產品技術的開發生產先由發達國家率先進行,接著后進工業國只能依賴進口,從而國內市場是由進口商品形成的導入期階段;第二階段,后進工業國逐漸經過引進先進技術而后具備了生產條件,實現進口替代;第三階段,后進工業國形成規模經濟使該產品出口國外是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并且有可能形成以該產品為主導的出口結構和生產結構。(2)產品循環發展模式。工業先行國的產業結構演變模式同國際市場的發展變化相結合,就是從該理論而來,并通過參與國際分工來實現本國產業結構升級,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國際一體化,產品循環順序應是“新產品開發—國內市場形成—產品出口—資本和技術出口—更新的產品開發……”。產品經過這一順序不斷循環,帶動工業結構由勞動、資源密集型向資金、進而向技術密集型演進,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
三、自主創新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系
(一)自主創新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科技創新以及體制創新依靠經濟有效合理運行和結構恰當調整。通過調研事實體現,隨著產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活躍程度,產業的發展速度隨之正向應和,從而影響程度,規模都有所相應體現。從大的方面講如若某個產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波及效果,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產業變革甚至產業革命,進而導致產業結構突變—實現產業結構的根本性調整和升級。
(二)自主創新影響產業結構變遷的內在機理。可以從某個具體行業率先取得技術突破這種假設分析下去,或者說該行業受較大科技創新的影響,從而該行業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和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與此同時由于科技創新的某種“偶然性”在不同產業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這就使不同行業能進入交替增長的“自然演化”過程,在相關產業上科技創新就起了作用,以及通過表面,深入,甚至各個方向的擴散和滲透效應,也就會形成一個新的主導產業群。
(三)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具體。第一,對于勞動分工,勞動力就業結構自主創新起到了促進和改進的作用;第二,自主創新使不同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出現差異;第三,自主創新影響需求結構從而對產業結構有所影響;第四,自主創新是新產業取代舊產業的最好工具;第五,自主創新對傳統產業起到促進和改造的作用,并使產業出現融合趨勢。
(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反作用于自主創新。技術創新會被需求拉動,而產業結構影響需求。在需求誘導下,某一產業必然會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在競爭的影響下,為了保證產品的數量及質量問題,與此同時又要使得該產業的總產出水平在一定規模下,這一產業中的企業必然會加大技術投入,改工藝流程,重新組合現有技術,掀起新一輪固定資產投資或更新高潮。這種過程必將對科技創新形成強大的需求,從而推動科技創新。
(五)我國實現以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我國目前已有屬于自己的自主創新體制,另外自主創新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并且提高了經濟效益這已成為事實。不僅我國如此,許多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是依靠自主創新。更為重要的是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都在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急遽地改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日趨完善,也將為我國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條件和保證。
參考文獻:
[1] 朱敏.我國產業政策的演化進程和體制性缺陷[J].中國經濟時報,2007.
[2] 李榮國,陳君.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及發展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00(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