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芳
摘 要:隨著社會全面轉型特殊時期的到來,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產業融合是產業發展演進的必然趨勢,也是近年來產業經濟領域一直關注和研究的課題。文化與旅游產業是晉中乃至山西省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著力點,也是關系到經濟增速和質量提升的重點領域。把晉中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發展納入到產業融合的大視角下,不僅從理論上豐富了產業融合的深度與廣度,也能夠從實踐上對晉中兩產業的健康發展給予有效的關注。
關鍵詞:社會轉型;晉中;產業融合;文化產業;旅游產業
21世紀是一個知識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時代,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我國邁進了由傳統農業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由傳統非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跨越轉型時期,這是場社會變革是非常深刻的。與此同時,我國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職業結構等方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調整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面臨的危機與挑戰是從未有過的。因此,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產業融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背景
(一)社會轉型。社會轉型一詞源于現代化理論這是西方社會學中的相關概念,社會轉型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詞的解釋,是對生物學Transformation概念的轉用。西方社會學家借用這個概念來描述社會結構具有進化意義的轉換和性變,說明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換。在我國,李培林最早提出了關于社會轉型相關問題研究并系進行統論述。因此,社會轉型同樣是以人為本,追求個人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的。
(二)我國目前社會轉型期的主要特點。從社會轉型的過程方面來看是的長期性,轉型期的任務是艱巨的,方式是全方位開放式和跳躍式的。我國社會轉型的主要特征是十分明顯的,表現為很多復雜多變的情況和不確定情況的出現。社會轉型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改革運動,同時也體現出了強烈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二、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一)產業融合的內涵。從不同角度分析產業融合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從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來看,主要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在技術與制度創新的基礎上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型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產業融合的結果是出現新的產業或新的增長點。從產業角度來看,產業融合可分為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三類。產業滲透是指發生于高科技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邊界處的產業融合;產業交叉是指通過產業間的功能互補和延伸實現產業融合,往往發生于高科技產業產業鏈自然延伸的部分;產業重組主要發生于具有緊密聯系的產業之間,這些產業往往是某一大類產業內部的子產業。產業融合的模式有資源融合、產品融合及運營融合三種主要融合模式。
(二)產業文化與旅游產業的關系。文化和旅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從本質上來看旅游活動就是一種文化活動。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結合,文化為旅游產業提供豐富的內涵和文化產品,旅游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載體和市場空間,實現互動雙贏、共同發展。旅游產業的文化屬性與文化資源的需展示性,旅游產品產銷的同時性與在文化產品上的分離性等特性也決定了二者有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從旅游資源的無邊界性與文化產業的強吸引性、旅游產業的高復合性與文化產業的強融合性等兩方面分析二者融合發展的可能性。文化與旅游結合的最終產物是旅游文化產品。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要實現觀念性轉變,立足大眾化需求,順應數字化趨勢,突出個性化創意,實施品牌化戰略,實行市場化運作。
三、晉中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一)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晉中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具備文化旅游發展的優勢條件。但在發展文化旅游方面存在諸多制約。近年來隨著晉商文化旅游的持續升溫,晉商文化旅游不僅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而且拉動了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優勢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晉中市應抓住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大好時機,迎接挑戰,更好地發展文化旅游,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晉中市是中國黃河流域古人類發源地之一,從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遺存有大量有科學考察和旅游價值的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址和古城遺跡。伴隨著商貿興盛的是大興土木,并由此形成了晉中特有的晉商豪宅群這一古建筑景觀和榆次、太谷、祁縣、平遙和介休幾個著名商貿和金融城市。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晉中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晉中歷代名人輩出,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眾多的名人,為晉中市的旅游發展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發展存在問題。從融合發展的拉動力、推動力與支持力三方面分析其融合環境。晉中的旅游資源分布不集中,大多是文化旅游產品,旅游景點之間各自為政,形不成資源規模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不夠,不能滿足旅游者多樣化的需求。政府支持力度不夠,我市財政自2004年以來每年為旅游局列支的旅游促銷費,相比之下,晉中旅游面臨尷尬的局面,游客對晉中的了解除了書籍外,其他渠道非常至少,說明我市在宣傳促銷上所做的工作還是不夠的。
從資源融合、產品融合及運營融合三個方面分析,指出晉中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從產品融合來看,令游客感興趣的是當地的旅游紀念品,旅游紀念品是一個景點的臉面,也是一個旅游發展城市的名片。在晉中知名景點銷售的旅游紀念品,幾乎是雷同的,而且是從批發市場買回來的商品,到處都可以買到,沒有結合當地風俗和文化特色來開發的紀念品,造成了游客根本沒有購買的欲望。立體的文化娛樂項目缺乏,在這么多年的旅游發展中,晉中開發出令游客滿意的娛樂項目極少。
四、晉中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在對晉中具體情況分析說明的基礎上,提出構建晉中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宏觀引導體系、中觀支持體系及微觀落實體系的政策建議。
一個地區的旅游業能否發展,進程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這一地區產業結構的定位和該產業的產業政策;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在景區開發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對各景區的形象定位、景點建設、服務標準進行統一的管理,加強各景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通過各種資源的組合將分散的景點、景區連成一體,劃成一片,形成資源優勢;加強文化與旅游產業的開發研究;加強文化與旅游專業人才的建設。
五、結論與展望
在我國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深化產業融合,號召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把文化與旅游產業上升到戰略高度,健全文化與旅游產業政策,積極引導投資,努力打造大晉中旅游形象。首先,在旅游開發的基礎上進行文化資源整合,加強各文化旅游部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積極發展。其次,加強文化旅游相關產業的開發。在“購”的方面要集中力量開發地方特色旅游紀念品,挖掘整合散落在民間的傳統工藝,研發設計一批晉中地方文化特色工藝品和紀念品。在“吃”的方面要推出地方文化特色餐飲。第三,加大文化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最后,加強文化與旅游專業人才的建設。從而促進晉中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園爭.山西省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 山西財經大學, 2013
[2] 徐婕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機制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