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宏杰
發展現代農業,構建和諧新農村,需要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針對當前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我結合自身工作做了一些相關的調研與思考。
構建農民教育培訓的組織保障體系。加強農民教育培訓的組織保障體系建設,是確保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的關鍵。各級黨委政府應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列為對一把手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辦法,搞好計劃、總結、檢查和評比工作;把農民教育培訓作為檢查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不能完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實行責任追究;把各級職業農民培訓情況和培養實用人才的數量作為推薦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重要條件,直接與項目資金掛鉤。為確保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各級政府應建立農民素質教育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農辦、農業、教育、勞動、財政等各相關部門的領導為成員,并正式掛牌成立專門的農民教育培訓監督管理辦公室,賦予其組織、協調、指導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職責和手段,使之更好地承擔統籌協調各相關工作部門以及各類培訓機構的任務,徹底解決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構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資金保障體系。農民是弱勢群體,農業是弱勢產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明顯的公益性,政府責無旁貸。首先,政府應安排農民教育培訓專項經費。要在農業發展基金中按比例列出農民培訓專項;所有的農業項目都應劃出一定比例的培訓資金, 專門用于農民教育和培訓工作;在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經費和扶貧資金中,也要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農村職業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村成人學校的設備添加和教材編印。其次,政府要設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專項基金。主要是重點支持示范點建設,組織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補貼專業農戶進修深造,表彰和獎勵農民教育培訓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等。再次,政府應加大對現有農民培訓項目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綠色證書工程、新增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的投入力度,激發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自覺地參加各類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此外各級政府應列入一定比例的農民培訓機構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專項基金,用于各級培訓機構基礎條件的改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