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511450 2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231131)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特點,運用其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企業日常發生的經濟事項和交易采用的會計處理原則、方法、程序等進行合乎情理的判斷和選擇。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能否正確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后,要求會計人員要改變原有小企業會計制度下較少運用職業判斷的思維方式,通過掌握有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各種影響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與權衡。在選取會計政策時必須平等對待各契約主體的利益,嚴格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在實際工作當中,相當一部分小企業會計機構不是很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還不夠規范,會計人員的素質相對要低一些,小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還有待于提高。隨著《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發布與實施,小企業會計人員在運用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職業判斷意識不強。在原來以會計制度為主體的會計核算體系下,會計人員習慣于按章操作完成會計核算工作的思維方式已根深蒂固,很少能夠深入思考各個會計問題的經濟實質,會計職業判斷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對經濟業務判斷的能力和責任感,從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
(二)會計職業判斷運用不當。在會計政策選擇中,濫用會計選擇權,使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反映出對本企業有利的會計信息。如對企業銷售人員的業績獎勵通過費用化處理;通過任意改變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等方法,人為調節營業成本和當期利潤,達到避稅或者調節經營業績的目的。
(三)忽視本企業客觀環境,隨意主觀判斷。會計準則允許以正確運用會計職業判斷做出的結果替代根據固定的準則反映的會計信息,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加準確、及時地反映會計信息。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會計職業判斷卻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來粉飾企業的財務報表。會計人員或迫于企業主的壓力,或為了個人或少數集團利益,故意違背職業道德,隨意做出對本企業有利的判斷。
隨著“營改增”政策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我們在2012、2013年年末,通過廣州地區的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對其承接的被審計小企業做針對性調查后發現,小企業對新政策下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無所適從。
(一)《小企業會計準則》是規范會計行為,進行會計職業判斷的準繩。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圍。財政部《關于印發<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通知》已經明確規定:“《小企業會計準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后,《小企業會計制度》同時廢止。”
新會計準則體系的改革是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必然發展,其理念、體系結構及具體內容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小企業會計制度》屬于規則性的會計準則體系,對會計職業判斷要求較低;而《小企業會計準則》屬于原則性的會計準則體系,以原則為導向的準則體系更注重經濟事項的實質,而不是經濟形式上的細微差別,能更好地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對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對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成本計量、報告,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確認等,《小企業會計制度》就未有相關規定,這對小企業會計人員職業判斷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小企業會計環境。小企業管理者對執行會計準則(或者是會計制度、稅收政策)的態度,直接影響到企業能否順利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一般而言,良好的內部管理環境,更有利于會計利用準則做更準確的職業判斷。如準則中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在會計實踐中,需要很多部門的協調配合,單靠財務人員無法準確地計算減值準備的余額;再如存貨減值準備的計提,同樣需要生產人員、質檢人員、倉庫保管了解存貨使用情況、保管情況、質量保持狀況及采購人員對市場價值了解等,專業性綜合性都很強,需要幾個部門共同完成。
(三)會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及其職業經驗的影響。同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缺乏同時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會計人才、會計人員文化程度和專業素質不高等是不爭的事實,基于此,《小企業會計準則》施行后,短期內將難以消除小企業會計人員行為習慣的影響。
(四)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僅僅局限于會計專業范圍之內。因為小企業在組織形式上兩權重合: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投資與經營方式靈活多變,小企業業主掌控自有資本,決定了投資的靈活多變,規模小、信息靈通決定了經營方式多樣化、融資方式多樣化;經營成果大都不具有可比性。這些特點,需要小企業會計人員只有具有更深厚的專業知識及更豐富的職業經驗才能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而缺少職業判斷能力恰恰是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短板。
(五)小企業會計人員無原則地依附于企業領導。當前我國小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高度集中,與大企業相比,小企業業主對會計人員和會計工作控制力度更大,小企業業主逃避納稅的愿望比大型企業要強烈,為了企業自身利益,他們往往干涉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人員容易放棄應有的職業判斷,以至于會計信息失真。
(六)稅收征管政策對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影響。小企業對稅務的依附度高,在會計實務中,會計準則與稅務規定之間(比如收入確認、應納稅所得額等)往往存在差距,小企業會計更喜歡遵從稅法規定做賬務處理,《小企業會計準則》施行后,規則性規定減少,會計人員需要做更多的主觀判斷,然而現實是他們通常是做有利于企業的判斷而不惜犯錯。
(一)進一步完善《小企業會計準則》。相比于《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只是簡化或者剔除了某些核算原則。其出發點也是基于小企業經濟業務相對簡單,銀行、稅務部門等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了解小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基本的會計信息等現實,故并沒有涵蓋復雜性的經濟業務。事實上,小企業并非沒有資產重組、非貨幣性交易、融資租賃等業務發生,只是不常見而已,對此,《小企業會計準則》還未做出相應的規范,希望財政部盡快完善準則,縮小會計職業判斷的選擇范圍。
(二)加大《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宣傳力度。各級財政部門要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培訓、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小企業管理者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認識;針對小企業管理者和財會人員分別進行專題宣傳、培訓。只有小企業管理者認識水平提高,觀念轉變了,才能為《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掃除認識上的障礙,會計人員才能真正領會準則的精髓,從而做到學得會、記得住、用得了。
(三)轉變思想觀念,更新思維方式。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根本性的轉變,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人員首先應當樹立職業判斷意識。《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在客觀上要求會計人員正確運用會計職業判斷處理經濟業務事項,主觀上也要求會計人員樹立職業判斷意識。否則將難以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
(四)培養會計人員終身學習的能力,提高專業素質。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新的經濟業務的大量涌現,會計處理規則、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因此,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應成為每一個會計專業人員必備的素質。繼續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高會計人員知識能力的制度,在推廣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時,筆者建議應將準則的學習作為后續教育的重要內容,考核與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相掛鉤。會計人員在會計實踐中要善于思考,積累從業經驗,不斷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五)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真實、公允是會計職業判斷的基本準則。合理的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高尚的品格、正確的行為動機和豐富的理論業務知識的綜合產品。職業道德依賴于人們的信念、習慣以及教育的力量維持,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和社會輿論之中。它只發生在法規和準則對會計人員行為限制的邊緣地帶。會計職業判斷的合理程度也取決于這種以道德為基礎的行為自律程度。小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賦予會計人員的靈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尤其當法律法規無明確規定時,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會計人員能自覺抵制各種利益的誘惑,并且不受權勢和偏見的影響,確保判斷所產生的會計資料能客觀、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更好地促進小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