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佳楠
摘要:
梳理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的構成要素及景觀美學、休閑娛樂、康體健身、自然教育、民俗體驗價值的內容。以倫敦濕地中心、香港城市濕地公園、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為案例,分析城市濕地公園在基礎構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確立自身的規劃設計和理念、開發模式、游憩產品策劃。
關鍵詞: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開發模式;規劃設計
游憩價值是指由游憩資源提供的,集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效益為一體的綜合效益。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構成要素是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的資源基礎。以此開發利用的游憩價值包括景觀美學價值、休閑娛樂價值、康體健身價值、生態教育價值。縱觀國外的研究進程可以看出,在理論方面,對游憩價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評估方法,如首先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旅行費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被廣泛應用于旅游資源的游憩價值評估中。在此,通過對國內外城市濕地公園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為我國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開發提供借鑒。
一、 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分析
(一)游憩價值的構成要素
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的構成要素是城市濕地公園藉以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的資源基礎,也是確保城市濕地公園開發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具體地說,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功能地發揮受到景觀要素、環境要素、文化要素的影響。
(二)游憩價值的內容
城市濕地公園游憩價值構成要素是濕地游憩價值的資源基礎。以此可開發利用的游憩價值包括景觀美學價值、休閑娛樂價值、康體健身價值、自然教育價值、民俗體驗價值。
1.景觀美學價值濕地景觀的美學價值是基于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樣性及生境性。
2. 休閑娛樂價值城市濕地公園的岸段往往被辟為城市景觀地帶,綠化較好,并建有休閑小木屋、小竹客,城市居民可以在此品茗、聊天、觀看濕地風光。有些地方還為游客提供船里娛樂,沿途欣賞水鳥、水景、岸景等。
3. 康體健身價值城市濕地公園一般來說是城市中自然環境受人干預最輕的區域。不僅是城市中環境和小氣候最好的區域,同時也是空間較廣闊的區域,是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回歸自然的良好場所。無論是在濕地公園中散步、騎車、劃船和其他健身活動一般都能得到比城市其他空間更佳的健身效果。
二、國內案例———杭州西溪濕地公園
1. 西溪模式西溪模式可概括為:根據國家的濕地公園試點要求,堅持“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六大原則,全面加強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和效益,積極進行生態系統保護、園區環境修復、法規條例制定等。
2.西溪規劃西溪濕地規劃統籌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決定了濕地公園的保護規劃是一個特殊的規劃體系,是一種區域性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劃體系。
3.游憩產品和項目的策劃西溪濕地游憩產品和項目的策劃主要考慮3方面的因素:(1)基于濕地自然生態,充分體現濕地特點。主要項目有陸地和水上濕地自然觀光、觀鳥、觀魚、觀蟲等,利用濕地進行自然知識和生態知識的教育,建造了中國濕地博物館;(2)選擇性保留原有民居,西溪濕地是將農居建筑分為搬遷型、控制型和聚居型3種類型來處理,尊重和挖掘民俗。民俗旅游項目包括農居、農具參觀,每年開展的柿子節、龍舟節等;(3)放在杭州市城市公園體系中來策劃、設計游憩產品,深受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的喜愛。西溪濕地通過差異化來實現與城市其他 旅游區的一體化,已經形成西湖、西溪濕地、西冷印社杭州“三西”品牌。
三、經驗與啟示
通過對國內外具有代表性濕地的研究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經驗,獲得一些啟示:
1.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采取前瞻性的規劃理念及科學的規劃措施,對城市中的濕地制定相應的保護政策,讓濕地保護做到有法可依。而不因為城中土地巨大的商業價值而挪作商業開發。
2.濕地公園建設是一項公益事業,政府應將濕地公園建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并考慮其基本建設與管理資金。在濕地公園內適當開發旅游項目,并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投資策略。鼓勵相關非政府組織參與管理,開展定期的生態效益評價,建立濕地公園評價體系,確保維護濕地公園的生態特征。
3.由政府引導尋求科研、規劃、開發商、民眾多方合作,合力促進濕地的保護與利用。在保護和改善濕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兼顧經濟利益、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實現“以地養地”的經濟平衡。
4.建設過程中規劃設計者要尊重濕地原有生態環境和地方鄉土文化,做到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
5.濕地游憩產品的開發要依據濕地所處的立地條件和在城市整個游憩體系來規劃、設計,這樣既保留了濕地的自然性特點,又能形成差異化的游憩產品,完善城市游憩體系結構,最大程度實現濕地的功能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愛瑜.杭州城市濕地游憩價值評價研究———以西湖和西溪濕地為例[D].杭州:浙江大學,2008
[2]游憩需求視野下的中國城市游憩發展對策研究———基于中美城市游憩發展的比較[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3]李楊帆,劉青松.濕地與濕地保護[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4]湯蕾,趙冰梅,許東等.國外濕地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8(01)
[5]卜菁華,王洋.倫敦濕地公園運作模式與設計概念[J].華中建筑,2005(02)
【作者單位:河南省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處經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