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珊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不談量只談危害是有失偏頗的。奶茶中奶精的反式脂肪平均含量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反式脂肪酸的建議攝入量。
最近一個月,“奶茶”一詞在互聯網上徹底火了一把。為炒熱“奶茶”作出貢獻的,不僅有那個戀上京東老板的國民女神“奶茶妹妹”,還有一則題為《請遠離奶茶,珍愛你的生命》的網絡文章。
這篇被大量轉發的網文中提到,市場上在售的速溶奶茶、調配奶茶中,99%存在著質量問題:奶茶中添加的主要成分為奶精、香精、糖精,這些添加劑被認為是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生殖發育問題的主要成因。
事實真的如此讓人恐慌?
奶精=反式脂肪酸?
在“奶茶無益”的討伐聲中,奶精成為漩渦的中心。奶精,又名植脂末,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奶精代替鮮牛奶作為奶茶的主要原料,既因為它的成本低廉,更在于它的濃郁奶香味。
奶精中真正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的,是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奶精是以氫化植物油為原料的加工食品配料,而氫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
在最近幾年的公共話題討論中,人們幾乎是談反式脂肪酸而色變。正因為奶精中反式脂肪酸的存在,《請遠離奶茶,珍愛你的生命》一文中幾乎把奶茶與冠心病、糖尿病、甚至不孕不育劃上等號。
維基百科的“反式脂肪酸”詞條中就有這樣解釋:《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發表一篇的論文中指出,反式脂肪攝取的熱量每增加2%,排卵障礙性不孕的風險將增加72%。
然而,在2013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以下簡稱《風險評估》)中專門分析了反式脂肪酸與疾病風險,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與早期生長和發育。在所有的疾病分析中,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證據最為充分。
而影響早期生長發育、Ⅱ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疾病與反式脂肪的相關性,現有資料尚不能證明。此外,關于不孕風險的可能性并未提及。
更何況,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不談量只談危害是有失偏頗的。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研究員阮光鋒解釋,奶精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實際并不高。
根據《風險評估》,奶茶中奶精的反式脂肪平均含量僅為0.41克/100克,日常飲用速溶奶茶所攝入的反式脂肪含量,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反式脂肪酸的建議攝入量:每天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大致相當于2克)。而2011年在北京、廣州調查的居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平均消費量中,液態乳與植物油的消費量遠大于奶茶或奶精。
事實上,飲用速溶或調配奶茶所攝入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遠低于其他更為普遍的食品。在《風險評估》中,威化餅干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高達0.81克/100克。
盡管反式脂肪酸與不孕等疾病的關系尚無更多的事實證明,但從健康角度考慮,日常飲食中仍需要盡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喝進肚子的紙杯油墨?
上述網文中還提到,杯裝奶茶紙盒的紙張來源比較復雜,部分紙杯使用廢棄紙張做成。廢紙除了含有能致癌的熒光增白劑,還有2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而紙杯內、外部可能印有的商標所殘留的油墨,更是含有鉛、砷等重金屬物質,具有一定的健康安全隱患。
那么,紙杯中殘留的油墨會滲進奶茶里,也被喝進肚子里嗎?
據阮光鋒撰文表示,市面上在售的速溶奶茶使用的是雙層紙杯,其中外層紙為印刷紙,可以在上面印刷各種圖案,而接觸飲料的內層紙就不能印刷,也不允許使用熒光增白劑。
實際上,奶茶紙杯內層一般鍍有一層薄薄的聚乙烯(PE)塑料涂層,這是一層可以經受90度左右高溫的涂層,隔水性能較好,因此外層的印刷物質不會殘留在紙杯內部,更不會接觸到飲料,可見紙杯內的油墨與重金屬殘留并不存在。
當然,為了確保安全,消費者仍需選購正規生產的奶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