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


摘要: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人們都已充分認識到軍事拓展在休閑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旅游開發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國外的研究比較更重視實踐,國內對軍事主題園與軍事拓展的研究,多限于旅游主題的確定,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
關鍵詞:軍事拓展;主題公園;進展;研究
一、軍事類主題公園研究進展
(一)國外研究進展
國外學者對軍事類主題公園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
韓國仁川 Oktokki 航天中心是一個主題公園,位于Ganghwa島上,由Mass Studies設計,占地面積14854㎡。由側重于空間科學和航天航空的教育展覽、戶內/戶外互動的兒童設施組成。這個項目使3個潛在的不相容元素沖突與共存:大容量箱體類空間(展覽廳)和塔(觀察點)。是為了維持山區的連續性及實現擴大地形的思想組合而成,因地制宜。
該主題公園于2008 年開業,集合了教育性的展覽和各種供兒童使用的、以航天科學和航空學習為主題的室內外互動設施,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教育性的展示平臺和室內交流平臺,集中了自然科學和宇航學,寓教于樂。其建筑主題部分與地形相似同為坡型,外露部分最小化,而建筑較高的部分則伸展開來與周邊景觀融為一體,呈現出不同的拓撲形式。步行者動線包括平臺和緩坡,并擴展到連接建筑和各種戶外設施的臺階上。其中一條路線一直沿豎向延伸到觀測塔上,距地高度35米,并在頂部設置了望遠鏡,以在夜間作為天文臺使用。
(二)國內關于軍事類主題園的研究進展。
趙軍(2006)通過對紅軍突破烏江天險主題園的選址、總體構思與規劃布局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軍事類主題園規劃的關鍵在于主題的選擇與文化內涵的挖掘,并結合自身特點與當前發展趨勢,規劃出獨具特色的主題園。
盧家陵(2012)梳理了主題公園的概念及其國內外發展歷程,分析了當前建設軍事主題公園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主題鮮明、區位優良、政府主導將使得軍事主題公園的建設成為可能并可行,而后針對性地提出了規劃設計與營銷方面的相關對策。
魏萍(2011)通過對人的行為和航天主題公園景觀構成要素的梳理,運用人的行為理論,緊扣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詳細闡述了航天主題公園的設計特征,提出了航天主題公園的理想設計原則和方法(從“主題、內容、方式”三個角度提煉出基本的空間構成形態,借鑒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現代景觀的造景原則和手法,打造出“序幕—發展—高潮”的具有節奏性的空間序列模式,),以及航天主題公園對人的行為支持,最后以西安航天主題公園為例,對設計程序進行了實例論證。
二、關于軍事主題公園景觀方面的研究
郝幸田(2006)以內蒙古包頭北方兵器城設計為例,分析了軍事主題公園景觀設計方面的原則與重點: 在目標定位的前提下,以不人為破壞自身環境的自然形態和整體地形結構為原則,并充分利用地勢地貌的特點,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將景觀、綠化與地表自然結構相融合。
趙玉鳳(2009)從軍事旅游的市場需求出發,重點探討了當前軍事旅游景區的景觀設計方法,指出了景觀規劃時應以人的體驗為核心、體現地方性和時代性、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等設計新理念,并具體分析了大糧山旅游景區的主題形象設計與總體布局;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了軍事旅游景區景觀設計應以明確景區主題定位、克服景觀設計的形式主義、注重景觀規劃時效性為重點。
三、關于體驗經濟背景下軍事旅游開發研究。
劉博佳、李凌高(2009)在分析山海關旅游開發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旅游環境缺乏整體性(景點過于孤立)、建筑風貌銜接問題及配套產品與服務欠缺問題,并從“體驗式”旅游的需求出發,提出了相應的旅游環境營造策略:①確立與統一新舊建筑風格;②構造空間序列使各景點形成網絡;③規劃與非物質文化融合的互動性項目。
段學成(2012)在對軍事旅游的體驗性、情感性、參與性、個性化等特點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體驗經濟背景下舟山軍事旅游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其中重點對軍事旅游的市場需求、游客類別、目標市場定位作了深入研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舟山軍事旅游開發應提煉特色旅游主題、優化布局、重點打造體驗性軍事旅游產品等開發策略。
四、國內軍事拓展訓練基地與拓展旅游研究進展
研究進展
國內基于旅游資源開發的軍事拓展訓練場地主要參考了國內軍警訓練基地的設計。
① 事拓展項目分類(表1.2)。
②軍事拓展基地發展過程。
我國拓展訓練由時間“人眾人”培訓機構引入中國。國內拓展訓練機構按照形式可分為兩類,見下表[8]。
③國內軍事拓展基地典型案例。
毗鄰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坐落于長洲島中山路的黃埔軍事訓練營,是軍校進行青少年軍事培訓的重要營地。基地地理條件獨特,環境優靜、空氣清新。內設大型軍事訓練場地和部隊標準營房,也有以親身參與為主的特色活動區,內設三十多種軍事游玩和拓展項目;更會組織學員進行真槍實彈射擊、彩彈野戰對抗、古炮射擊、鐳射激光槍野戰、電動炮操作等刺激、新穎的軍事色彩活動,是集現代化國防教育、青少年軍政訓練、企業軍事拓展、特種軍事體驗于一身的新型培訓基地。基地設施完善,可一次性同時接待1000人。擁有專業教官隊伍,實行全天候軍事化管理的封閉式訓練,既能讓青少年體驗獨立的生活、也可以培養他們待人接物的交際能力,使學員在短時間內精神面貌、組織紀律、個人能力和身體素質等方面全方位地得到明顯提高。
五、研究現狀評析與啟示
綜上所述,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人們都已充分認識到軍事拓展在休閑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旅游開發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國外的研究比較更重視實踐,往往從細處著手,研究各種類型和內容的主題旅游的開發、市場運作、營銷以及實施;國內對軍事主題園與軍事拓展的研究,多限于旅游主題的確定,和以展示為主(或兼有局部體驗)的主題園區,以及軍事拓展訓練機構的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面,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關于軍事拓展基地的研究則大多是體育學研究者的成果。國內基于旅游資源開發的軍事拓展主題園設計的研究尚屬于空白。
另一方面,拓展旅游實踐尚處于嘗試階段,理論研究滯后再所難免,這不僅需要廣大學者的努力,更需要旅游開發工作者、專家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加深對拓展旅游的經驗積累。
【參考文獻】
[1]趙軍.發揮紅色文化優勢打造特色旅游亮點——以貴州甕安紅軍長征突破烏江天險主題園規劃為例[J].小城鎮建設,2006(07)
[2]盧家陵.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關于軍事主題公園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3]魏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主題公園設計[J].藝術與設計,2011(02)
[4]郝幸田.軍事主題公園景觀設計解讀——以內蒙古包頭北方兵器城設計為例[J].企業文明,2006(11)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