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艷
摘要:
眾所周知,旅游資源的吸引力是有資源的多樣性、文化的厚重性、科技的進步與應用決定的,特別是現在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和旅游市場的不斷規范與發展,以深度挖掘旅游地文匯內涵為主的“深度旅游”現已成為旅游發展的新趨勢,因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資源,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發揮旅游資源的作用。
關鍵詞:旅游文化資源;系統開發
一、文化旅游資源
(一)文化旅游資源是旅游資源的一個特殊類型,它不僅具備有旅游資源的廣域性、區域性、不可移動性、重復使用性等特點外,還有自己的特點:
1.文化旅游資源的品味獨特,內涵深厚。眾所周知,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綜合,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資源的吸引力往往比較高,這和它的品味和內涵有很大的聯系,由于資源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不同,所以也就會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還映射出當地的風情習俗,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富集區,具有了該種文化所特有的內涵,這就是資源壟斷性的基礎。
2.文化資源的文化屬性。文化旅游資源的核心是它所具有的獨特文化,這也是文化旅游資源和其他旅游資源最大的區別之處。文化旅游資源身上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就是蘊藏著一定的科學性和自社會的哲理,這些是其產生旅游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吸引著人們通過觀光、游覽、參與、體驗等活動,接觸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滿足旅游者對當地的了解,對文化的追求。
(1)文化旅游資源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和可創新性。文化旅游資源中有很大部分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包括科學、藝術、文化等各個方面,這是歷代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積累,也是我們今天進行旅游開發的重要資源,我們在利用的過程中不僅要繼承其中的優秀文化,而且還要結合當代現實有所創新,并把這些創新融入到文化中,起到文化的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
(2)文化旅游資源具有多樣性。文化旅游資源既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抽象的、無形的,即一切具有文化內涵的資源都屬于它的范疇,物質的和有形的我們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非物質的、無形的和抽象的,我們則需要通過宣傳、實地體驗等讓旅游者能夠感受到那份文化魅力。
(二)文化旅游資源的分類
1.歷史遺址。歷史遺址就是指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古遺址、遺跡等,其主要是歷史文化層面的旅游資源,以文物、名勝古跡、仿古建筑等為代表,比如龍門石窟、開封清明上河園等,通過歷史遺址,能夠直觀的感受歷史,具有較高的文化欣賞價值和旅游價值,具有吸引力很強,在我國旅游業中,以觀光旅游為主的文化旅游活動仍舊占主要位置。
2.現代文明。現代文明指的是以近現代科技成果和文化、藝術、建筑、田園風格、都市生活等為代表的現代文化層面的旅游資源,它是屬于人文類別的旅游資源,如河南博物館、公園等,現代文明現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吸引物,它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強烈的感染力。
3.社會風情。社會風情指的是一個地區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會環境下, 在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中所表現的風俗習慣,主要是以飲食風俗、服飾裝束、節日民俗等為代表的地域性的旅游資源,比如洛陽牡丹花會、三月三拜祖大典等,社會風情類的文化旅游資源能夠滿足旅游者的獵奇心理,有利于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加強民族間的交流和了解,由于社會風情文化旅游資源更加符合當前的體驗型旅游,所以,近些年發展迅速。
4.精神倫理類。精神倫理類是以宗教、信仰、崇拜等為代表的精神層面的旅游資源,主要是突出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宗教圣地、革命圣地等,精神倫理類旅游資源能夠滿足旅游者對知識的需求,并且還可以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禮,這類旅游資源期吸引力較大且持續性很強。
(三)河南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現狀
河南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筆者提出來了六大措施:
1. 提高認識,加強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引導,形成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現代旅游的主潮之一,應提高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重要性的認識。
2. 加強民族文化旅游理論研究。需要依靠各學科的專家學者借助學科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站在時代的高度,對民族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再認識,深入探究其內涵,推動民族文化創新。
3.突出特色,統籌規劃。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生命線。應優先開發旅游資源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保證其優先發展,以帶動整個地區民族旅游業的發展。
4. 開發中旅游點、線、面應有機結合,形成立體開發網絡。選擇在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館、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擬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點;圍繞這些旅游區(點) 的開發,實行區際合作,推動地區間聯合行動,開辟民族民俗旅游線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鮮明的城鎮,系列開發成集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旅游區。在開發中要遵循特色性、保護性、參與性、文化性、鄉土性等原則,防止旅游區原生文化的西化、漢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文化學、經濟學及規劃設計的人才。為此,必須加強人才的培育。要特別注意將純正、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內容充實到各類教育培訓中去。
6. 大力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傳觀念,把宣傳促銷看得和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品設計與創新同等重要。應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電腦網絡的手段,加大對民族文化旅游的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作者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