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晗
摘要:
水墨不僅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技巧,且是一種東方思想,具有獨特的文化美感形式與視覺表現張力。本文首先進行水墨的美學精神相關文獻搜集、分析及整理,選定分析井上雄彥的作品,研究水墨的實與虛的表現方式。傳統水墨畫各項技法結合現代數字媒體,把水墨的特有效果融入視覺影像,對融合古典與科技且帶有東方現代水墨風格的作品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美學;水墨;現代藝術
一、水墨美學的精神意涵
水墨美學中的基礎就是所謂筆墨精神,也就是筆墨的表現性以及筆墨的審美意味和情趣;所謂寫意傳統、則不僅是個人情懷的抒發,更表現為古人畫中的生命意識、宇宙意識、人格精神以及形而上、象之外的藝術思維方式和天人合一思想。
水墨精神不只是水與墨在宣紙上所產生的痕跡,而是中國知識分子綿延千年的文化精神的體現,在繪畫形式語言下,潛藏在個人的文化背景,蘇軾、文同、米芾、米友仁、李公麟等,他們共同構成的水墨精神的解讀符號,要了解中國水墨精神就必須從這些符號去找出精神與內涵,在思想上以儒家、道家、禪宗為主。創作者以自我真理做為藝術探索的當代思維,思考如何透過自然、人文、心靈的自我實踐,揭示知識分子的現實思想與精神層面。現實與超現實的沖擊與融合,就是藝術家的文化使命與社會責任。
由此觀之,藝術家與知識分子的責任是相聯系的。小至社會大至宇宙,藝術家必須提出自己的思維與質疑,反映宇宙人生、現實社會、精神世界的脈動;無論是諷刺、明寓、象征、寫實,能和創作同步表達且發展,并使觀賞者在感受時能通其意義而獲得啟發。
不管是傳統或現在的藝術創造,水墨美學的精神蘊含天地自然的精神,呈現出既屬當代藝術又包含東方“道“論的水墨意涵。當代水墨藝術的體、相、用的活用與再創作,能讓東方文化延續與發光。
二、東西遇合的文化意識
林風眠在《東西藝術之前途》一文說到“中國現代藝術,因構成之方法不發達,結果不能自由表現其情緒上之需;因此當極力輸入西方之所長,而期形式上之發達。調和人內部情緒上的需求,而實現中國藝術之復興。一方面輸入西方藝術根本上之方法,以歷史觀念而實行具體的介紹;一方面整理中國有之藝術,以貢獻于世界。”二十世紀來,東方向西方的橫向移植,學習寫實與抽象等風格,對文化藝術帶來巨大的變革,其主要癥結,在于中國藝術以群體意識為中心來體現文化精神的形象化,西方則是以個體意識為中心的文明探求,突顯出東西文化的差異,這樣的碰撞下衍生出種種的變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媒體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的一股強勁力量,以筆墨為載體的水墨精神,在受到新媒體的極大沖擊后,在拋棄了紙筆墨之后,水墨的精神面臨如何傳遞下去的問題。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這中間一百年之間,水墨畫開始改革,改革的一個要點便是讓水墨畫重新走上寫生的道路。從寫生中去發現新的技法,表達出新的感性與新的觀察角度。中國水墨畫的寫生與西方的素描及速寫并不完全相同。中國畫家寫的是山水花鳥的精神與生命,并不是單純的外在的形,更不是客觀角度的快速記錄。是由外在的形去表達內在的神。形要以能表現出神為主要走向,為了傳神,形可以變化。第二個重點是把中國傳統不求形似的觀念及大寫意的技法,推進了一大步,慢慢走向抽象表現的道路,發揮水墨畫的即興效果,這種擴大運用水墨的特有效果,富含實驗精神,使水墨傳統在題材及畫面構圖上有新的突破。
三、個案研究
井上雄彥(1967年1月12日—),本名成合雄彥,1988年以入圍手冢賞的作品《楓PURPLE》出道,是日本著名的漫畫家。除了本身是漫畫家以外并從事設計、廣告、展覽、插畫、藝術創作等活動,可說是最知名的漫畫家也不為過。
井上雄彥以寫實的手法描繪籃球運動漫畫而聞名,籃球漫畫的角色也多參考真實NBA 90年代的知名球星,角色動作也參照球星運動中的姿態,所以在人物、角色、姿態、性格都格外的真實,但井上雄彥不以賣座漫畫《灌籃高手》為自滿。在下一部漫畫《浪人劍客》開始以筆墨描繪人物的表情、毛發細絲、身型比例、衣物光影與飛濺,無不生動,漫畫中的主人翁宮本武藏對劍術的領悟與超越生死的精神,在水墨的趣味下更顯得奔放、豪氣、內斂、沉靜,也打開了井上雄彥對墨的創作而不是單純在漫畫上而已。更舉辦了巡回畫展,以大型的水墨人物畫,展現對漫畫中人物角色的延伸,展現出更多的人物精神,畫面整體的感官靠著井上雄彥一點一滴的繪制完成,這樣的精神與手法把漫畫推向藝術。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井上雄彥歷年作品的演進,在形式上從與一般漫畫無異的沾水筆、麥可筆、毛筆最后到數字軟件用手指去作為作畫的工具,隨著作畫的工具不同,風格也因作畫的媒材不同而隨之改變,重點在于筆觸,隨著筆尖的接觸范圍擴大,由線轉為面,面積的差異造就更大的差異性。因應題材的不同,以不同媒介去表現漫畫題材,籃球題材的畫面多,速度快、動作豐富,用沾水筆可表現出動作的細膩感;歷史故事講到生死哲學,則用墨、毛筆來表現,這樣可以讓畫風與故事更為緊密結合。
四、結論
研究東方水墨美學的精神及現代藝術的關系應用于創作,更能傳達出設計精神與概念。作品的表現風格,不僅可以來自傳統的水墨美學,也能利用計算機的繪圖軟件與程序,來使水墨應用于動畫加上個人的表現風格,能呈現獨特的水墨動畫作品,并且日后能夠更加精進而更受肯定。
【參考文獻】
[1]張黔.藝術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王令中.藝術效應與視覺心理:藝術視覺心理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3]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M].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4]駱麗君.水墨精神-新媒體[N].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8(01)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