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林進舟
“重點項目”掩護下的采石亂象
文/圖_林進舟
福建省長樂市鶴上鎮岱嶺村的乾尾山,多年來被人以平整環東湖村的土地之名,跨區域進行大肆非法盜采石料。
這個非法石料場經常放炮炸石頭,幾年下來,村里有300多戶村民的房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開裂。越靠近工地,房子裂得越厲害,有些連屋頂的水箱都開裂了。受非法采石影響,整個岱嶺村都飄揚著粉塵,村民們連窗戶都不敢打開;在粉塵的影響下,這一帶有8000多棵龍眼樹、1000多棵橄欖和楊梅等果樹或減產或絕收。
“每當石子廠里放炮炸山,村里就像地震一般。”岱嶺村村民林依東將記者帶到他家中,指著3樓浴室墻壁上一整排開裂的瓷磚對記者訴苦:每隔一段時間,上午10點到11點之間,這個非法石場就開始放炮炸山,每次爆炸產生的震動可以將杯子從桌面上彈起,整個房屋也為之震動,猶如發生了地震。林依東說,除了浴室的瓷磚開裂,二樓房子的墻體也開裂了,一下雨,家里就要排上鍋碗瓢盆裝水。
岱嶺村的這個非法石料場曾于2011年9月28日被《海峽都市報》曝光過,并在曝光后停產近半年。但后來鶴上鎮黨委政府又出面“打通”各方面關系,再次以“平整土地”之名,變本加厲跨區非法開采。
長樂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21日召開了鶴上鋼鐵物流項目涉及灌溉干渠及填方問題協調會,其會議紀要([2010]84號)稱:鑒于鋼鐵物流園區需要填土方量大,會議原則同意鶴上鎮前期協調意見,選擇環東湖村朱坂山等三處作為取土點;并要求辦理規劃、國土、林業等相關審批手續。
但該會議紀要作出后至今四年了,也未見任何一個職能部門出具過合法的行政審批手續。取土點不但沒見到運一噸泥土出去,反而讓這個“取土點”變身為非法采石場;而且還跨過了環東湖村的地界,實際采石點轉移到了岱嶺村的乾尾山。
村民們說,這份會議紀要就是當時針對規劃物流園而出的,對環境保護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可如今,搞這個工程的人卻借著“土地平整”的名義,采石賣石子賺錢。
在長樂市政府的會議紀要作出后,鶴上鎮黨委也于2010年6月22日召開會議,并作出“鶴紀要[2010]11號”會議紀要。該紀要明確指出,基于四個原因有必要對環東湖村進行土地平整。紀要還強調:“土地平整工程只限于原有舊礦區平地的整治,不能對山體進行新的采礦而造成更大的環境破壞。”
而實際情況如何呢?在采石現場,那景象觸目驚心、滿目瘡痍。
鶴上鎮黨委的會議紀要稱要治理積水、滑坡等隱患,而采石現場卻被挖出了4個深度達十幾米的大坑,并灌滿水而形成一個個 “小湖泊”;紀要稱是綠化及治理“青山掛白”的需要,而采礦現場不僅沒見到山體“被綠化”,反而出現了更多更新更嚴重的“青山掛白”現象。
紀要強調土地平整工程只限于原有舊礦區平地的整治,不能對山體進行新的采礦而造成更大的環境破壞,而現實是,非法采石已經向地表以下深挖了近20米,不僅沒有起到“平整土地”效果,反而在原本平整的地面上挖出了巨大的深坑。同時,環東湖村那些以前的開挖山體在沒有得到綠化的情況下,他們又對相鄰相連的岱嶺村的乾尾山進行大肆開挖,致使山體的立面與地面形成了幾乎垂直90°的懸崖。
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是轟鳴的機器和漫天的粉塵,濃密的粉塵讓人嗆咳。這是一座石頭山,山體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山坡被開采,遠處看,原本翠綠的山體就像一個癩痢頭,十分怪異。一些工程車輛在工地上忙碌著,從山坡上采下的石塊被運到破碎機里破碎,隨后破碎的石子經傳送帶輸送到旁邊的一塊空地上,由鏟車運送,在地上壘起了一座座小山。現場還有一些卡車正來回地運送石子。
長樂市政府會議紀要的初衷是好的,結果卻“庇護”了瘋狂的非法采石,進而替代了所有的行政審批手續;而鶴上鎮當時的出發點也并沒有問題,但最終的實際行動卻完全背離了當初的會議精神,讓“保護”變味而成了“亂采濫挖”。
據村民說,該非法礦山只要開采,每天的利潤在30萬元左右。在利益的驅動下,從長樂市到鶴上鎮,有多名領導參與其中,從而形成了這個非法礦山的“保護傘”。
2013年11月26日鶴上鎮政府在寫給長樂市公安局的《關于鶴上鋼貿項目爆破取土有關事宜的報告》(鶴政[2013]211號)中,仍然以“環東湖村朱坂山平整土地需要繼續取土”之名,向公安局申請炸藥。而作為長樂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的王命發,也在該報告上簽“請市公安局給予研究安排”的字。有了王命發的簽字,這個非法礦山再次申請到為期一年的炸藥供應。
目前全國上下都在開展“雷霆治爆”行動,而作為最為危險的民爆物品——炸藥,在沒有任何行政文件和行政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僅以會議紀要和副市長的簽字,就能順利地流入社會,村民們對此很驚詫。
同時,該報告當中還提到:“加工適量石子用于鋼貿市場建設,收益主要用于補償失地農民。”
而村民小林說,這個非法礦山實際上就是環東湖村的村支書陳李其經營的。這么多年來,除了該非法采礦場因需要砍伐岱嶺村村民的果樹,賠償了43萬元的青苗款外,就再也沒見過他們給村民任何補償了。
在村民找非法礦山負責人討說法時,礦山的負責人稱,他們已經向岱嶺村委會支付了110萬元的賠償款,其中2012年給了50萬,2013年給了60萬元。但村民稱這些款項都被岱嶺村的村主任給侵吞了,從未見村委會公布過任何賠償款,村民們更沒有領取過這筆款項。
鶴上鎮黨委政府稱長樂市鶴上物流園區是福州市、長樂市重點推動項目,并以該“重點項目”為由,借環東湖村“平整土地”之名,跨區對岱嶺村的乾尾山進行非法采石。
針對礦山嚴重的粉塵污染問題,鶴上鎮政府為欺騙上級領導和部門,稱“土地平整小組采取了裝噴水裝置,用灑水車噴灑等方式盡量減少粉塵污染,市環保局也派人到現場進行查處要求整改,問題現已基本得到解決”。但記者兩次來到現場,并未見任何灑水車或噴灑設置。
關于村民房屋開裂問題,鎮政府稱是十幾年前開采礦石爆破所致。鎮政府還強調,對房屋開裂的時間和原因,鎮政府責成岱嶺、環東湖兩村委會牽頭聘請有資質的部門進行鑒定,可因房屋有開裂的村民認為沒有必要,此后就不再提房屋裂要求賠償問題。
而村民小陳卻稱,鎮政府從來就沒有聘請或組織過相關有資質的鑒定部門對村民開裂的房屋進行鑒定過,這些開裂的房屋確有小部分是十幾年前開采礦石爆破所致,但大部分是近年來瘋狂的非法采礦爆破所造成的,有些村民連屋頂的蓄水池都被震裂了。村民們曾多次找礦山和村委會討要說法,但最終都沒人管。
針對這個非法礦山,村民也曾在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網站上反映過。但鶴上鎮政府在回復中稱,經長樂市政府會議研究和鎮黨委、政府經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同意對該廢礦區進行土地平整,并原則上同意村委會的請求,加工適量石子用于土地平整的平衡要求。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求土地平整過程只能限于原有舊礦區平地的整治,不能對山體進行新的采礦。而對村民反映的目前存在的“平整土地”變身非法采石場的問題,鎮政府沒有進行正面回應。
早在200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治理“青山掛白”問題,并責令關閉了一大批采石采礦場。當時,長樂市委市政府為響應福建省委精神,對整個長樂市的采石場進行重新洗牌,對存在“青山掛白”現象的采礦點一律關閉;并對采石場的經營實行統一公開招標,嚴格控制采石場的數量。
然而岱嶺村乾尾山的這個非法采石場,卻被鶴上鎮黨委政府打著“平整環東湖村土地”之名打起了“擦邊球”,從2010年就開始非法作業,非但不平整任何土地,反而還挖出了深坑,留下極其嚴重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