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陽MA Shao-yang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目前,已建成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的有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天津站、天津西站、哈爾濱西站等,從當前國內規(guī)劃、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比較切和我國人多地廣客流大、不同方式運輸長期共存共同發(fā)展、大型城市公建用地緊張等特點,今后,勢必成為大城市交通組織與集散的不二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并探索建設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的設計總體思路這一重大問題,十分必要與重要。同時,還有著舉足輕重的現(xiàn)實意義。
確定設計總體思路的原則應包括以下幾條:第一,以滿足現(xiàn)代化的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為原則。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的設計總體思路,要滿足多種運輸方式實現(xiàn)“零換乘”和“點對點”運輸組織的原則。應以“人性化”和“節(jié)能降耗”設計理念,貫穿總體設計思路的始終。以建設一個方便、快捷、高效,能夠發(fā)揮規(guī)模優(yōu)勢,滿足當前和一個時期預測客流需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力求使交通樞紐工程成為能夠代表一個地區(qū)、一個城市建設水平彰顯人文傳統(tǒng),展現(xiàn)風貌的窗口或地標式的宏大建筑工程;力求使交通樞紐工程成功融入并提升所在區(qū)域既有或規(guī)劃的預期遠景;力求使交通樞紐工程適應所在區(qū)域的特有條件并兼顧解決所在區(qū)域的特有問題。第二,以規(guī)劃為原則。確定設計總體思路時,要樹立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建設和城市整體規(guī)劃為指導并有適度的前瞻性。同時,還要適當考慮戰(zhàn)備需求。確保在正常工況情況下各項功能的正常發(fā)揮,確保在災害情況下,人員疏散、消防、通風等應急功能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第三,以實現(xiàn)功能為原則。思索并確定一個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的設計總體思路時,必須確保滿足其樞紐的特有功能。缺失必要的樞紐功能,將使工程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毫無意義。第四,以先進設計理念為原則。設計一個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各項功能的實現(xiàn)途徑時,必須確保“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落到實處,必須確保“節(jié)能降耗”的途徑優(yōu)先。必要時,應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以確保“人性化”和“節(jié)能降耗”的設計理念在工程中得以實現(xiàn)。第五,以美感的外觀為原則。設計一個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外部造型和重要建筑立面時,應有民族性、時代性的鮮明特征,具有建筑美感。
結合國內部分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工程實踐,筆者以為應當注意以下諸點:
一是重視客流的疏解。注意通過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總體設計,不僅要解決樞紐本身客流流向多元化的疏解問題,還要緩解過去由于鐵路等線性工程對城市造成的分割和交流不暢。人行聯(lián)系通道、地下隧道、立交橋等,都是可選的工程手段。
二是少占用城市土地。城市土地是稀缺資源,在當前城市地價、房價堅挺的情況下,少占地、少拆遷,就能少擾民、少花錢,降低工程造價。在設計中,要盡一切可能采用立體布置各項功能,以達到少占用土地的目的。
三是在設計初期引入運營管理概念。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投資方一般是多元的。運輸手段一般會涵蓋鐵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系統(tǒng)、出租汽車、城市居民自有車輛以及航空器等多種交通方式。上述不同的投資人,對日常運營管理的要求各不相同;上述不同的運輸方式,對日常運營管理有著不同的專業(yè)要求。而一個現(xiàn)代化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在正常工況下,必然要求日常的運營管理集中、可靠、高效。因此,采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既涵蓋多種不同要求,又體現(xiàn)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運營管理模式勢在必行。不僅如此,在災害情況下,這種既涵蓋多種不同要求,又體現(xiàn)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運營管理模式,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第一位重要的。
四是重視同步建設。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工程建設應和與之配套的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航空等有關工程,盡可能地同期或接近同期建成竣工。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需要在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總體設計中,予以必要的體現(xiàn)。
五是重視溝通與信息共享。一個龐大的樞紐工程,設計工作涉及的專業(yè)多,涉及的相關方多,開辟了以往設計工作所不曾遇到的許多新領域。
現(xiàn)代化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工程是一個功能齊備、復雜的巨大工程,子項工程多,設計接口多,設計團隊之間的溝通與信息共享,工作節(jié)拍和工作互動都十分重要,而這些空前的復雜性,恰恰又是設計工作者在以往的設計實踐中很少遇到的,當然,也帶來了獲得新提高的可能性。
六是強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交通功能。天津站、京滬高速鐵路天津西站,為了強化交通樞紐的交通功能,前者設計了國內目前最大的地下民用工程——軌道換乘中心,而后者則充分利用既有的地鐵1號線,為了方便地鐵與國鐵和地鐵之間的換乘,將鐵路站場東移了230米,使地鐵1、4、6號線在西站站房的地下匯集于一點,形成綜合的地鐵換乘廳。這些設計與工程措施,都是值得后來者在思考總體設計思路時,認真加以借鑒的。
七是關注一些重點技術問題。在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設計過程中,要關注重點技術問題。比如,簡化交通流線。比如,整個樞紐工程的導向標識系統(tǒng)。比如,對出租車落客區(qū)和載客區(qū)的設計與其竣工之后,運營管理模式的關聯(lián)研究。比如,采用新技術節(jié)能問題。比如,各子項工程的工法問題,特別是重點子項工程的工法問題。比如,整體工程特別是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問題。比如,景觀的設計等等。
八是關注設計總體思路的貫徹與落實。龐大的樞紐工程,必然需要一個龐大的設計團隊,如何讓這個龐大的設計團隊,自始至終地貫徹執(zhí)行所應共同遵守的設計原則、設計理念,如何在如此龐大的工程中,較好地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是一個設計工作者以往較少遇到,而又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需要我們在整體設計思路中,就對此問題有所規(guī)定,并在設計實踐中,隨時隨的加以刻意把握。
[1]杜文.旅客運輸組織(第二版)[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1.
[2]李作敏.交通工程學(第二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2.
[3]鄭時德,吳漢琳.鐵路行車組織[M].人民鐵道出版社,1988.
[4]鐵道部科技司、鐵道部信息研究所.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鐵路,1995.
[5]吳家豪.國外鐵路編組站[M].中國鐵道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