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碩
摘 要: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社區矯正設立、建設、發展的情況,成立了社區矯正調研小組,走訪上海市社區矯正辦公室進行調研,從各個角度深入了解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如社區矯正制度的設立、管理層級、體制的運作,以及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分類、獎懲、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從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建立、發展中學習經驗,同時總結和思考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發展對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發展的啟示。
關鍵詞:社區矯正;日常管理;上海市
中圖分類號:DF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298-02
引言
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加快,自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起提出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來,我國不斷完善各部門法,并大膽嘗試引進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的法律制度。2011年2月25日,我國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次修訂中第一次將社區矯正寫入法律;2012年1月10日《社區矯正實施辦法》頒布。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社區矯正設立、建設、發展的情況,我們成立了社區矯正調研小組。小組在搜集豐富資料,制定周密的調研計劃后,調研小組走訪上海市社區矯正辦公室進行調研。本次調研,調研小組從各個角度深入的了解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如社區矯正制度的設立、管理層級、體制的運作,以及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分類、獎懲、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等等。從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建立、發展中學習經驗,同時總結和思考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發展對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發展的啟示。
一、上海市社區矯正發展的概況
本著對刑事法律制度以及刑事司法實踐的探索精神,2002年上海市首先嘗試選擇不同的街道進行社區矯正的試點,探索社區矯正監外執行的可行性。2003年上海市響應司法部的號召將社區矯正試點范圍擴大到各區縣,2004年9月正式對全市進行試點。2013年上海市已將形成以公安機關為執法主體、司法行政機關為工作主體、新航總站與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協助執法的創新開放的社區矯正制度。在教育方面,上海市采取對服刑人員集中教育的方法;在獎懲方面,對服刑人員的監管設立并施行表揚、積極分子等獎懲制度;在日常管理上,上海市對在服刑人員進行移動手機定位管理,并探索在未來引進國外電子腳銬的管理。截至2013年上海市已經建立起成熟的社區矯正工作模式和管理機制,但仍不斷探索與完善。
二、上海市社區矯正的經驗
(一)雙主體模式分工協作
上海市社區矯正建設采取雙主體模式。司法行政機關為工作主體,公安機關為執法主體,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雙主體配合進行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相配合的雙主體模式,雙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司法行政機關進行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在社區矯正中執法主體與工作主體緊密聯系,加強了刑事訴訟程序與社區矯正的結合,使公安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在數據銜接、服刑人員管理等各方面進行有效的溝通與配合。
(二)社會團體力量協助
上海市擁有新航總站和上海市社區幫教志愿者協會兩支社會團體力量。上海市新航總站是政府購買服務,由政府通過與新航總站簽訂政府購買服務合同的方式建立而成,政府對其提出明確的要求,并給予明確的經費和名額編制保障。2004年,新航總站在各區縣全面開展工作,分層級呈放射狀的建立成各新航分站?,F在上海市新航總站對每個區以1:50的比例進行社工人員的招募和分配。上海市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建立于2000年,主要工作是為政府部門對刑滿釋放以及解除勞動教養的人員提供幫助,使勞教人員更好的回歸社會,并減少與社會的沖突。該協會幫教工作開展時間長并擁有成熟的組織和工作基礎,已經形成規模。2002年社區矯正試點后,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開始兼顧社區矯正工作。2009年上海市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在18各區縣分層級呈網狀結構建立各區縣協會。上海市新航總站和社區幫教志愿者協會作為社會團體力量分層級交錯的建立,使上海市社區矯正擁有強大的社會團體力量的幫助。社區矯正融入社會團體的力量有利于社區矯正的服刑人員更好、更快的融入社會,有利于消除社會人員對服刑人員的抵觸心理。
(三)審前調查的前置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其對所居住社區有影響的,進行調查評估。司法行政機關受委托根據委托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后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并在三個工作日內提交委托機關。由于審前調查的調查量大,規定要求的三個工作日時間短,會出現調查結果不細致,甚至無法完成調查工作等問題。上海市經過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和司法局之間的協助溝通,協調將一般案件的審前調查設置在檢察院環節進行。調查的前置給予社區矯正調查以充分的時間基礎,社區矯正調查的細致、深入、準確,使法院對案件進行判決時具有更客觀、更有力的事實依據,同時也使社區矯正調查意見的采納率大幅提高,2013年上半年上海市假釋的調查意見采納率達到90%以上,自《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出臺后暫予監外執行調查意見采納率也已經達到了90%以上。上海市社區矯正調查的前置制度,尤其針對未成年人案件。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社區矯正調查需要對未成年犯罪人進行更為細致的調查,如針對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具體情況、心理特征、成長經歷、重新犯罪風險評估等各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并對未成年人社區矯正調查出具規范性的反饋文件,因此,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上海市將調查前置在偵查階段,在審查起訴時進行調查。審前調查前置對保護、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融入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日報道靈活管理
日報道制度是上海市特有的對服刑人員管理的制度。由于其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上海市開展國際性活動頻繁,人口流動量大,因此這對上海市社會治安的穩定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上海市根據其自身特點設立日報道制度,在上海市開展大型國際性活動時,以日為單位對社區矯正的服刑人員進行集中教育與管理,以此保證社會秩序的有序進行,并降低服刑人員再犯罪的風險。日報道制度對服刑人員靈活的有效管理,尤其在上海市舉辦世博會期間起到了重要作用。endprint
三、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對我國社區矯正完善的啟示
(一)公檢法司協助配合
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建立離不開上海市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的全力協助配合,2003年上海市社區矯正試點,社區矯正制度的建立從刑事訴訟的啟動、數據的交接、審前調查的前置到服刑人員的銜接、管理、收監都離不開公檢法司的協商、討論、配合與協調。上海市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系統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共同努力,使得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迅速建立,穩健發展。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在司法實踐上公檢法司為統一整體,各屬于刑事司法實踐的一部分,為使社區矯正制度以及我國刑事司法實踐的有效進行其應在數據的銜接、社區矯正的調查評估等各個方面進行協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并使社區矯制度作為一種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與刑事訴訟緊密結合。
(二)社會團體參與實施
上海市由于社會團體發展比較成熟,擁有新航總站和上海市社區幫教志愿者協會兩支社會團體參與社區矯正。上海市政府購買服務建立新航總站,使新航總站作為社會團體在政府的組織、協調、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上海市社區幫教志愿者協會創立初期是對刑滿釋放以及解除勞動教養的人員提供幫助的志愿者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組織,現在社區矯正制度建設展開后參與社區矯正服務。
社區矯正的有力實施必須形成在政府組織、協調、指導下非政府組織、團體、社工、志愿者等共同參與實施的模式。非政府組織、團體等參與社區矯正可以防止社區矯正政府化、行政化。社區矯正的政府化、行政化會將社區矯正成為監獄的變形體。
(三)建立成熟的社區
上海市具有社區矯正所需要的社區治理環境,擁有完善、成熟的社區組織,這使社區矯正制度的有效行使和建設成為可能。上海市政府、社區組織、居民及非政府組織等基于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社區認同,協調合作,有效供給社區公共物品,社區組織對公民進行服務。上海市形成以服務為主的成熟的社區組織,吸納公民參與社區矯正服務。
社區矯正是一種社會化、開放性的行刑模式,需要社會經濟條件的支持,社區建設時社區矯正制度的基礎。我國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社區組織發展建設程度參差不齊,社區矯正制度發展的基礎不同。因此我們應加強對社區組織的建設以幫助社區矯正制度的有力進行。
(四)地校合作
上海市社區矯正的建立和探索從試點到建成都離不開與各大高等院校的緊密合作。社區矯正的建立在現實中產生許多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更好的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學術理論上的學習與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上海市社區矯正辦公室提出,針對不同類型的矯正對象,開發一套可操作、可示范的分類矯正流程項目。如今,上海市和高校聯合,希望可以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出臺針對不同犯罪類型進行社區矯正可操作的分類矯正工作流程,以解決分類矯正困難的問題。增強地校合作的緊密關系,使社區矯正制度的實施擁有豐富的學術理論支持。
(五)學習探索完善社區矯正
上海市社區矯正自2004年全市試點起至今,不斷對其在社區矯正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對已有制度不斷審視和完善,并不居于現狀而是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上海市在已經完善了手機移動定位管理后,仍繼續學習探索國外社區矯正先進管理技術,思考、探索電子腳銬的使用。孜孜不倦的學習與探索將幫助建設和完善社區矯正制度的建設。
從2003年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至今亦然走過十年的歷程,上海市作為社區矯正的最初試點地區在社區矯正的建設上已經成熟。上海市社區矯正的發展不僅在社區矯正的建立、體制的運作、審前調查評估、管理制度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在社區矯正建設發展上作出其自身特色。上海市社區矯正制度的建設與發展給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建設帶來了許多啟示。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建立應充分利用了公檢法司各部門的協助配合,調動社會團體力量的積極參與,建設成熟的社區組織,從而形成以司法行政機關為主導,以社會團體力量為核心,以社區為基礎的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社區矯正模式。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