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鑫 溫馨
摘 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經濟國際化的趨勢也不斷加強,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日益提高,調節經濟結構勢在必行,中國不斷完善稅收體制也迫在眉睫。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方案。利用因素分析法就營改增后對企業的稅負影響及應對措施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營業稅;增值稅;稅負;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104-02
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發展歷程
(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簡述
將過去征收營業稅的應稅勞務,如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征收增值稅。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其中,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稅率為17%;提供交通運輸服務,適用稅率為11%;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適用稅率為6%;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應稅服務,稅率為0;增值稅征收率為3%。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與執行
2012年1月1日,中國對試點地區先在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國務院將擴大營改增試點至北京等10省市,截至2013年8月1日,“營改增”范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3年12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至此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分析
營改增是對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形勢極其變化的客觀規律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其目的在于調整中國產業結構,結構性減稅,降低中國整體社會稅負。但是,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變化也不能一概而論,需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分別分析。
(一)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影響—普遍降低
根據相關規定,應稅服務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每年500萬元)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
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業稅是價內稅,所以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不論其在營改增實行以前是適用3%還是5%的營業稅率,在營改增實行后適用增值稅率均為3%,并且還應把服務收入轉化為不含稅收入后計算應納增值稅額,即:應納增值稅額=[服務收入/(1+3%)]*3%。所以,在實行營改增后,對小規模納稅人而言稅負是降低了的。
(二)對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影響
1.影響一般納稅人稅負的主要因素
在分析營改增對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影響之前,筆者先對營改增后的企業稅負變化作了分析。筆者以交通運輸業為例,改革前適用營業稅率為3%,改革后適用增值稅率為11%。假設企業服務含稅收入=m,購進含稅成本占收入的比重=n,改革前應納營業稅額=A,改革后銷項稅額=B,進項稅額=C,應納增值稅額=D,所以:
A=3%m
B=[m/(1+11%)]*11%
C=[(m*n)/(1+11%)] *11%
D=B-C=[m/(1+11%)]*11%-[(m*n)/(1+11%)]*11%=(1-n)*11m/111
令A=D,即(1-n)*11m/111=3%m,得n=767/1 100,所以:
當n>767/1 100(69.73%)時,A>D,則稅負降低;
當n=767/1 100時,A=D,則稅負不變;
當n<767/1 100時,A 由以上計算可以看出,營改增后對交通運輸業的稅負變化,即主要取決于可抵扣購進含稅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其他行業營改增后稅負的變化分析亦可照此分析。 2.對不同行業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影響 營改增后對于交通運輸服務業(按簡易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除外)來說,稅率由3%提高到11%,稅率提高了8%,并且對于交通運輸服務業來說,除購買運輸設備和設備修理支出外,其他成本支出均非增值稅可抵扣項目。所以,對于此類一般納稅人而言,在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明顯增加。 對于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的行業來說,稅率更是提高了12%,達到了17%。對該行業而言,由于行業特殊性(與交通運輸業類似,但交通運輸業有許多優惠),大量成本為操作人工費用及其成本結構組成與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等原因,實際運行中往往無法獲得有效抵扣的票據,由于大量費用都是零星開支,結算對象多為個體戶,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故可抵扣的不多,所以,對于該行業而言,稅負實際是提高了。 對于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的行業而言,稅率為6%,提高了1%,但由于可以進行進項稅抵扣,且計算增值稅銷項稅時是以不含稅價格計算。所以,該行業的實際稅負是有所降低的。 三、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對成本的管理 由于企業稅負變化主要是取決于可抵扣購進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所以企業要想盡可能地降低稅負,就要強化對企業成本的管理。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一個科學的成本管理模式,以一個現代的、科學的成本管理理念控制企業成本,進而達到一個合理的稅務籌劃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加強納稅籌劃,減輕企業稅負 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變化無疑給企業稅收籌劃以新的空間。企業應在獲取真實、可靠、完整的籌劃材料的基礎上,選準籌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籌劃步驟,才能做出最符合企業要求的有效的籌劃方案。如對納稅人身份的籌劃,施工材料采購的籌劃,固定資產購進的籌劃等,如何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從而達到合理減輕企業稅負的目的,是需要每個財務會計人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不斷探索的。 (三)規范發票管理 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有抵稅的作用,所以企業應在發票的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狀況完善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規范發票管理。 參考文獻: [1] 錢敏.淺析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稅負的影響[J].財會研究,2013,(1). [2] 曹鳳霞.試論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作用[J].現代商業,2012,(11). [3] 蘇永年.“營改增”對企業稅負影響及應對措施[J].特區財會,2013,(3).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