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抓好三項工程推進扶貧開發
近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對2014年全區扶貧開發工作做出了具體安排部署,要求重點抓好省級領導干部聯系貧困旗縣、“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三項工作,力爭年內完成4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
省級領導干部聯系貧困旗縣工作,以切實幫助解決貧困旗縣和貧困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目的,深入推進前期各項工作的進展和落地,并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加以推廣。
針對全區2834個貧困嘎查村的“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工程,自治區已下撥了9.92億元項目資金,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使各個環節實現無縫對接,切實提高扶貧開發的精準度,確保完成目標。
自治區政府每年安排的4.75億元財政扶貧擔保金已全部下撥到項目旗縣。截至目前,已發放貸款11億元,不僅放大了財政扶貧資金的效應,而且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的資金短缺問題。
安徽20個縣區今年擬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
日前,安徽省出臺農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操作方案,將在全省20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縣(區)全面開展,力爭用1年時間完成任務。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全省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根據《安徽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操作方案(試行)》,安徽省將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維護農村穩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宗旨,認真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將農民承包地塊、面積、空間位置、權屬證書落實到戶,依法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此次操作方案規定的工作任務主要包括,以現有的土地承包合同、權屬證書為依據,查清承包地塊的面積和空間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妥善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把承包地塊、面積、合同、權屬證書落實到戶。以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檔案,建立農民土地承包權屬電子管理系統,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管理信息化。
湖南培訓黨政干部推進精準扶貧
4月21日至23日,湖南省扶貧工作黨政領導干部培訓班在湖南省委黨校舉行,全省扶貧系統共420名黨政干部參加此次培訓。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副省長張碩輔在培訓班上做了動員講話。
在學習領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開發工作的意見》時,省扶貧辦主任王志群指出:精準扶貧是對傳統扶貧方式的重大改革,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實效性是精準扶貧的根本要求。因此,創新“六大機制”,解決“十項重點工作”,其實質就是要實施精準扶貧。為貫徹落實25號文件精神,推進湖南省精準扶貧工作,下一步,湖南將從抓干部培訓,轉變思想觀念;抓貧困識別,夯實工作基礎;抓駐村幫扶,搭建工作平臺;抓改革創新,提升工作水平四個方面著力。在落實縣級扶貧工作責任、落實精準扶貧要求、扶貧資源有效整合利用、解決貧困地區突出問題上下工夫,努力推進湖南省扶貧開發工作實現新跨越。(陳榮 王慧敏)
陜西柞水縣啟動“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
4月16日,柞水縣扶貧局11名干部,驅車30多公里,來到營盤鎮楊四廟村,開展“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他們逐一深入所包扶貧困戶家里,和包扶對象商定幫扶規劃,落實幫扶措施,實施精準包扶,并給包扶貧困戶家里留下一張“柞水縣‘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干部包扶貧困戶明白卡”。這張卡不僅有包村干部姓名、具體職務、聯系電話,還有幫扶項目、包扶期限,如果碰到困難和問題,按照卡上提供的電話,結對干部就會在第一時間上門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柞水縣是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旅游業、核桃、板栗、食用菌等特色產業,農民收入逐年持續增加,但全縣仍有1萬多戶貧困人口居住在偏遠山區,難以脫貧致富。為此,柞水縣今年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把“幫扶明白卡”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卡”,在全縣開展以“部門包村、干部包戶,促村域經濟發展、貧困戶脫貧,促干部作風轉變、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要求縣級領導包3戶貧困戶、科級干部包扶2戶貧困戶、一般干部包扶1戶貧困戶,即通過縣鎮兩級機關3691名干部深入村組,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4241戶貧困戶,不脫貧不脫鉤,力爭3年內達到脫貧目標,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成效。
四川藏區幸福美麗鄉村學習培訓班舉行
為學習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經驗,推動四川省藏區幸福美麗鄉村建設,根據《浙江—四川東西扶貧協作工作協議》,4月9日至16日,四川省委組織部、省扶貧移民局聯合浙江省經合辦在浙江大學成功舉辦了四川藏區幸福美麗鄉村學習培訓班。
甘孜、阿壩、涼山州扶貧移民局(辦)負責人,20個藏區縣相關領導,縣扶貧移民局(辦)負責人,部分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共70余人參加培訓。浙江省經合辦主任姚少平、四川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雷世界、四川省扶貧移民局局長張谷、四川省扶貧移民局總會計師廖蔚、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樓含松出席開班儀式。
培訓采取專家授課和現場考察的形式。浙江大學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祖輝、浙江大學旅游研究所副所長周永廣、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浙江省農辦主任邵峰、原浙江省農辦副主任顧益康、原浙江省新農辦副主任余振波等專家專題授課,實地參觀考察了安吉縣、金華市、桐廬縣美麗鄉村建設。所授內容包括新農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專合組織建設、農村公共事業建設、農村社會與文化發展等,既有利于提高藏區基層干部的理論水平,又解決了幸福美麗鄉村和文化發展建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上存在的“盲區”。
在培訓總結研討會上,學員們普遍感到培訓時間雖短,但是內容豐富、含金量高,收獲很大,看到了差距、增強了責任,拓展了思維、受到了啟迪,學到了本領、取得了“真經”,紛紛表示要學以致用,立足藏區地域特質和民族特色,把藏區新居建設好,把扶貧攻堅戰打好,真正讓藏區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