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平+朱茂林+楊永琦
在勞務派遣中,勞動合同解除的,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相關的經濟補償,是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為準,還是應當以勞動者的實際收入為準,不同的計算標準,關系到是否會產生勞動爭議。本案將對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標準問題進行研討。
[經典案例:]
朱某自2006年7月1日起與昌明公司建立勞動關系,隨即被派遣至申特公司,擔任機修工作。2007年1月1日,昌明公司、申特公司分別簽訂勞務協議,明確:員工的工資發放標準由申特公司確定,勞動報酬由昌明公司發放;員工的社會保險費由申特公司承擔,由昌明公司負責繳納,2008年1月1日再次續簽。2007年4月朱某與昌明公司補簽勞動合同一份,期限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08年1月雙方簽訂第二份勞動合同,期限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間朱某一直在申特公司工作。2009年1月申特公司以朱某違紀為由將其退回昌明公司,但未書面告知朱某。同月20日,昌明公司向朱某開具退工單一份。
據了解,朱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4,155元。2008年12月申特公司扣發朱某工資1,850元,其中2008年12月25日因王某死亡事故扣發朱某工資750元,2008年12月29日因墜鉤事故扣發朱某工資1,000元,2008年12月29日因點檢未記錄扣發朱某工資100元,朱某對扣發工資的原因和事實清楚。2009年1月申特公司扣發朱某工資1,000元,但未將扣發工資通知單送達朱某。
2009年2月13日朱某向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委以昌明公司違法解除與朱某的勞動關系,裁決雙倍支付經濟補償金17,895元,朱某的其余請求未予支持。朱某遂訴至法院,要求昌明公司、申特公司支付代通金8,000元、經濟補償金24,000元、2008年12月工資6,000元、2009年1月工資8,000元。
朱某為支持其主張,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材料:
1.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證人陸甲、施甲的證言,勞動合同兩份,以此證明朱某與昌明公司建立勞動關系的事實;
2.楊甲派出所情況說明、案件接報回執,證明申特公司將朱某退工的事實。
昌明公司、申特公司辯稱,因朱某嚴重違反用工單位的規章制度,為此,申特公司致函昌明公司,將朱某退工至昌明公司,昌明公司基于朱某嚴重違紀的事實,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合法有據。昌明公司按照申特公司核定的金額向朱某發放工資,不存在扣發、少發的情況。
昌明公司為證明其主張,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材料:
1.事故分析會記錄、事故處理報告、昌明勞務人員離職表、事故現場照片、證人俞某某、楊乙的證言、員工守則、申特公司致昌明公司的函件,證明因朱某責任發生事故,造成申特公司重大損失,為此申特公司將朱某退工,昌明公司以此將朱某辭退等事實。
2.昌明公司、申特公司簽訂的勞務協議兩份,明確了朱某的工資由昌明公司發放;社會保險費由申特公司承擔,由昌明公司負責繳納。
申特公司為證明其主張,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材料:
1.朱某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工資表明細一份,因朱某違紀在12月及2009年1月存在扣發工資情況。
2.事故處理報告、處理意見各一份、扣款通知書兩份,據以證明扣款的依據。
昌明公司、申特公司對朱某提供的完稅證明、楊甲派出所情況說明、案件接報回執、申特公司工資發放明細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不是申特公司趕走朱某,而是朱某到廠方鬧事,才會有警方介入;對證人陸甲、施甲的證言真實性有異議,認為證人應當庭作證。朱某對昌明公司提供的證據1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事故發生于凌晨,當時并非自己當班,發生磨損是行車工違反操作規程,與自己無關;對楊乙的證言認為其陳述的進廠時間不對,且自己不是負責行車,應該是負責機修;對俞某某的證言認為檢點應由施乙負責,自己只是協助。對員工守則認為自己未收到過,不同意按照上述條款處罰。朱某對證據2真實性有異議,認為是之后補的。申特公司對昌明公司提供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朱某對申特公司提供的證據1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2的真實性有異議。
[審理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昌明公司錄用朱某為企業員工,并將朱某派往申特公司提供勞動,由昌明公司支付工資等,應認定朱某與昌明公司建立勞動關系。昌明公司是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申特公司是朱某勞動力的用工單位。昌明公司在申特公司退回朱某時未證實朱某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派遣員工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即作出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的決定欠妥,故昌明公司解除與朱某的勞動關系屬違法解除。因朱某不要求恢復勞動關系,昌明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應以經濟補償金標準的兩倍支付朱某賠償金。至于該賠償金最終由誰承擔則按照昌明公司、申特公司簽訂的勞務協議中的約定予以履行,故朱某要求申特公司共同承擔無法律依據。根據相關的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中的工資為應得工資,昌明公司認為應按朱某的實得工資計算的主張,不予采信。朱某在昌明公司的工作時間是二年零七個月,應按三年計算,即4155×2×3=24,930元,現朱某要求給付24,000元,與法無悖,應予支持,故昌明公司應給付朱某經濟賠償金24,000元。關于朱某要求昌明公司、申特公司支付代通金8,000元的訴請,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代通金,應當根據法律的規定來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之規定,朱某的請求不符合該法條的情形,故朱某要求昌明公司、申特公司支付代通金8,000元,不予支持。關于朱某要求支付克扣工資的訴請,對2008年12月的工資扣款1,850元,申特公司向法院提供了扣款的依據,朱某也知曉扣款事由,現朱某認為申特公司一共克扣其6,000元工資,也未向法院提供相關證據。故朱某要求昌明公司支付2008年12月克扣的工資難予支持;對2009年1月扣款1,000元,申特公司認可扣款通知書未送達朱某,朱某對扣款事由也不予認可,故昌明公司應支付2009年1月扣發的工資1,000元。判決如下:一、上海昌明勞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朱某經濟賠償金人民幣24,000元及2009年1月扣發的工資人民幣1,000元,共計人民幣25,000元。二、朱某的其余訴請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