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赟
(龍巖技師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普遍不高,文化課基礎薄弱,同時,由于基礎課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缺乏足夠的重視,普遍熱情不高。
古人云,文以載道。作文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人際溝通的重要途徑,作文成績既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成績,也影響學生在學習、工作中的表達、處理能力。中職學生的語文水平與能力,最直觀地反映在其作文水平當中。然而,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簡易工程,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中也沒有單獨開設作文課,閱讀教學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因此,作文教學成為一個薄弱環節,這種現象在中職學校最為明顯。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呢?下面,筆者以議論文教學為例,談談近幾年來我在閱讀教學中推進作文教學的一些作法。
用事實證明道理是議論文常見的說理技法,是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廣泛運用的手法之一,然而,中職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習慣,利用網絡了解資訊的意識也相當淡薄,因此他們寫議論文僅僅是說說大話空話,引幾句名人名言,即便列舉了不錯的材料,也不會多角度尋找與論點的關系,以致材料不能為觀點服務。
針對上述現象,我在語文課中增設了“你說我說大家說”這一互動環節。由于本校的課程安排是“一科兩節制”,即每一科目都是一次上兩節連堂課,因此,時間較為充足,而整整90分鐘的課堂時間,如果都由老師講授課文,學生也會懶怠聽,所以,增設互動環節很好地調節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每次課程的“你說我說大家說”環節中,由一名同學分享他課前搜集的材料,可以是熱點新聞,可以是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可以是名家名言,也可以是生活中的親身經歷。這樣,每個人付出收集一份材料的時間和精力,卻得到了幾十倍的收獲。在材料分享結束后,我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拓寬素材運用的方向,例如:“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車禍發生的瞬間,沖上去推開了學生,而自己卻被卷入車底……”通過課堂上的頭腦風暴,同學們發現了這一素材可以用于“大愛”、“舍己救人”、“習慣”、“勇敢”、“師德”、“理想與追求”等話題。
雖然中職學生的語文課堂時間有限,但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積累一定量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論據素材以及形成對于文化現象的思維習慣,長期堅持,必將有助于學生議論文水平的提高。
“講道理”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講道理可以使論點鮮明,通過對論據進行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系,使論點與論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中職學生往往缺乏對事物的認知和辨析能力,寫議論文的時候,常常沒有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只會提觀點和擺材料,不能把材料與觀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證明給人看。
針對上述現象,我總結了常用的幾種論證方法,并在閱讀教學中結合課文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
第一,因果分析法:抓住論據所述的事實,推求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具體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為什么”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如:課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中闡述道“亞里士多德誤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這種錯誤,他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辦法很簡單。他只消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親自數一數就行了。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原因是他自以為是。”
通過課文實例,學生們覺得原本文縐縐的“因果分析法”變得淺顯易懂了,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此時我自然是趁熱打鐵,當然,為了不挫其剛建立起來的自信心,我盡量降低作業難度,只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幾句話來闡釋論據與論點的聯系,即使是“東施效顰”,也不失為鼓勵學生練筆的一個好機會。
第二,假設分析法:運用逆向思維對論據作反向假設,推測在這種虛擬的條件下可能產生的某種結果,從反面論證論點的方法。
同樣以課文《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為例,在學生掌握了“因果分析法”后,我適時引導他們用“假設分析法”來改寫上面這一小段論述。經過思考和討論,有部分學生精彩地分析道:“如果亞里士多德不那么自以為是,那么他就會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然后親自數一數,那他還會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嗎?正是自以為是,使之犯下這種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并不知道的致命錯誤。”
同樣的論點,同樣的論據,用“因果分析法”和“假設分析法”呈現出不同的論述過程,對比鮮明,印象深刻,一些原本不知如何改寫的同學也恍然大悟,露齒微笑。
第三,對比分析法:舉出正反兩個例子構成對比,然后用比較對照所得出的結論來聯系論點的方法。
如:課文《論毅力》中闡述道:“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其次弱者,乘一時之意氣,透過此第一關,遇再挫而退;稍強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強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難,非至強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終者也?!?/p>
第四,引申類比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列舉的事例加以引申或類比,聯系實際,突出其觀點的現實意義。
如:課文《吃飯》中闡述道:“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p>
這篇課文從吃飯說到結婚,說到藝術,說到政治,都是通過相似性聯想展開的,引申類比,從而使讀者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當然,對于如此深奧的論題中職生在學習理解上難免有些費力,更難以在短時間內受到啟發指引自身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努力為其聯系實際以降低難度。在進行課文《吃飯》的閱讀教學前,一位學生在“你說我說大家說”環節中分享了這樣一則材料:“法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若干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邊緣上,首尾相接,并在花盆周圍撒了一些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們還在不停地圍著花盆轉。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蟲們終于因為饑餓和筋疲力盡而死去。其實,只要一只毛毛蟲稍微與眾不同,偏離這個圓圈,就會發現花盆周圍的松針,而避免死亡的命運?!蓖ㄟ^討論,學生們得到結論:“毛毛蟲在七天七夜后餓死,是因為它們循規蹈矩,沒有一只走出與眾不同的第一步??梢姡粫C械化做事,缺乏創新精神是不行的。”因此,我順水推舟,引導學生回顧之前的這一論題,并進行引申類比的示范:“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許多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很高,卻賣不出去,是因為他們的產品沒有新意;我國的許多學生在校成績一流,卻不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績,是因為他們的頭腦中缺少“創新”二字;許多服裝質地很棒,卻不受他人歡迎,也是因為缺乏創新精神,款式不新穎。因此,誰會創新,誰就搶占了制高點,并立于不敗之地?!庇捎谝玫氖吕鲎詫W生之手,引申類比的內容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學生理解起來就輕松多了,再返回課文進行對照,不僅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促進了閱讀教學,也在提高自身的議論文寫作水平上更進了一步。
議論文寫作既需要宏觀的構建能力,也需要微觀的精雕細琢功夫,通篇的錯別字和病句勢必會讓得分大打折扣,因此,我選擇讓學生互改寫作練習,然后我再針對他們的修改進行點評,適時加入相關聯的病句修改訓練,這樣,學生們既避免了容易出錯的細節,又掌握了正確的表達方式,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遣詞造句能力。
當然,就好像有的人天生麗質,而有的人相貌平平,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是多年累積的結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但是相貌平平的女生也能通過化妝、造型等技術手段變成光彩奪目的明星,我相信,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即使在有限的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時間內,同樣能夠實現學生議論文水平的顯著提升。
總之,議論文寫作教學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教師必須要循序漸進,有條不紊,既要激發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興趣,又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議論文寫作的技巧,最終才能打開學生思路的閘門,激活學生的寫作靈感,寫出有思想內涵和獨特個性的議論文。
[1]邱學華.嘗試教學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叢平.中專作文教學拾零[J].安徽文學,2009,03∶169.
[3]徐靜娟.中職語文教學如何從傳授變為交流[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