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
摘 要:內部控制信息質量對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有效性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但內部控制信息供給者的自我服務和內部控制信息受眾的認知欠缺一定程度上阻斷了信息的有效傳遞,使得投資者出現了信息認知偏差,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基于內部控制信息是否可以被投資者理解的視角,提出內部控制信息需求者的認知偏差這一現狀,并分析了造成這種認知偏差的因素,進而提出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可理解性;偏差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213-02
引言
2002年,美國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法案》,該法案致力于加強會計行業監管、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大公司的會計責任以及會計欺詐的懲罰力度等方面,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要求公司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效率負起責任。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相對不夠成熟,信息不對稱現象普遍存在,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傳遞公司相關生產經營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并對自身的投資風險做出判斷,進而做出科學決策。2008年5月,財政部聯合五部委頒發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自利意圖,可能會利用內部控制信息來影響投資者決策,那么不得不讓我們思考的是應該如何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行為。現有相關研究大多關注如何設計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內部控制有效性問題,我們認為,作為內部控制信息不論是其否真實,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信息應該被投資者理解,試想一個即便是真實可靠的信息若不能被信息受眾所理解,那也失去了披露信息的原本意圖。
一、內部控制信息可理解性的文獻綜述
袁毓林(1996)強調,對于語言理解來說,認知過程的主要環節是語義的記憶和利用知識進行語義推導,從而從語言形式上獲得正確的語義解釋。例如,當談到酒很淡時,通常會有兩種解釋,即酒味很淡或者酒的顏色很淡,但通常情況下,認知主體會認為酒很淡強調的是酒味很淡。但反過來,談到說酒的顏色很淡的時候不可以直接省略為說酒很淡。袁毓林將這種現象歸結為語義理解與語言文本成分省略性的不平行性(也即缺省推理),若要獲得合理的解釋必須從語義記憶和語義推到的方式兩方面來進行。李曉東(2009)認為,評價會計信息的句法關系就是評價會計信息技術規范構成的有效性,即暫不論觀點真假與否,而是強調句法關系本身。戈弗雷(1998)也指出:“許多會計理論在其語義關系中都會出現不足之處,我們必須滿足于目前的模糊對應原則。”
除了內部控制信息文本句式會影響內部控制信息的傳遞,考慮到認知主體的能動性,認知語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Sperber、W ilson(1986)認為,用戶對外界的認識與理解是以概念形式儲存于頭腦中,由此形成用來處理新信息的認知語境。他們認為,認知語境包括諸如用戶背景知識、交互知識、經驗知識等各方面知識,其最大的特點包括兩個基本方面:(1)模糊性,即信息傳遞者和信息受眾可能無法達成信息共識;(2)不確定性,即信息受眾在獲取某一信息之前,對其有多種可能性的解釋以致無法判斷。Hall(1976)將語言的實際運用區別為高情境和低情境。他分析得出,相比較低情境,在高情境文化中,許多言語意義不能夠表達大部分意欲傳遞的信息,而僅僅只能傳遞部分信息。
二、內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影響因素分析
(一)自利性歸因與內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
所謂自利性歸因是指人們試圖將個體的行為或者歸結為內部原因(例如個人的能力),或者歸結為外部原因(例如人們所處的情境)。短期來看,自利性歸因行為可能使得內部控制信息受眾盲目樂觀評價公司實際業績水平,為公司和管理層帶來一定的好處。但長遠來看,自利性歸因終究是故意掩蓋了公司存在的問題,一旦被投資者覺悟,投資者便會對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持高度懷疑的態度,甚至對于公司相關真實的業績也會持保留態度,也即由于公司自利性歸因行為,可能使得真實業績也會被投資者低估,造成內部控制信息的全面扭曲。
(二)內部控制信息受眾的個體知識與內部控制信息理解偏差
個體是通過各種層級的認知過程來獲取知識的,而不同的認知過程可能會產生不同類型的知識。這種認知過程和知識是一種互動的過程,也即認識過程會產生個體的知識,而這種知識會在進一步的認知過程中提升認識水平。但是其前提是在互動認識過程中這種知識是完美的,可是現實情況并不能保證無論是先天的知識還是后天習得的知識的正確性。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個體知識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異化認知水平。
(三)內部控制信息受眾的個體約束與內部控制信息認知偏差
在認知能力中,個體除了受到選擇集、信息集、價格和時間等約束,還受到包括有限計算能力、有限感知和記憶、有限自控能力和有限自覺意識等“認知約束”的限制。個體的選擇行為不僅僅要符合顯性的物質效益成本約束,也要符合隱形的心理賬戶的認知收益成本約束。Bruner 和Postman曾經提出“人們看到的就是想看的”心理效應,說明個體一定程度上總是按照自己的個性傾向去認知事物,即使有些事情存在,但也會由于不符合人們的個體意志而選擇“視若無睹”。
三、內部控制信息需求者認知偏差的糾錯策略
內部控制信息需求者對內部控制信息的認知狀態至少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受到個體自身的認知結構的約束;另一方面是受到內部控制信息的供給狀態的影響。由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糾正內部控制信息用戶的認知偏差。
(一)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應制度和政策
其途徑包括:加強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管制。我們知道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具有自我服務意圖,所以,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調節來讓上市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內部控制信息。這時,相關法律規定要求的高低就直接關系到市場上內部控制信息質量的高低。?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技術,提高內部控制信息中介的信息傳遞效應,引入內部控制信息傳遞對抗機制,鼓勵不同內部控制信息內涵解釋的報告的披露。
(二)提高內部控制信息的供給量,并就內部控制信息供給質量提出更好的要求
其途徑包括:在內部控制信息服務活動中構建信息需求者對內部控制信息內容認知所采用的方法應當適應人的信息感知與加工能力特征,充分利用信息需求者既有的知識經驗和內在的認知能力,比如,根據會計信息需求者的認知風格,要求會計信息供給者把內部控制信息語義用圖形化的方式展現。加強內部控制信息供給者的職業道德感,要求信息供給方提供較高可讀性的內部控制信息,甚至對于比較隱晦的專業術語應該給出專門的解釋。
(三)提高內部控制信息需求個體的認知水平
其途徑包括:加強信息需求者的學習。終身學習有助于喚醒信息需求者的個體意識,也有助于信息需求者對差異化處理的分析能力。提供跨文化信息交流。可組織專門的信息需求者面對面的交流討論,并特別介紹一些社會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等跨學科的知識,提升信息需求者運用新知識、新方法理解內部控制信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崔志娟.規范內部控制的思路與政策研究[J].會計研究,2011,(11).
[2] 池國華,朱俊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現狀研究與改進建議[J].科學決策,2009,(12).
[3] 李曉東.會計信息流邏輯及其優化[J].會計論壇,2009,(1).
[4] 孫蔓莉,姚岳.公司報告語言信息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05,(3).
[5] 袁毓林.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1996,(1).
Study on the intelligibilit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LIU Heng
(Finance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Wuha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y,politics and Law,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apital market significance can not be ignored. But the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provider of self service and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cognition lack a certain extent blocked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cognitive bias,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rket.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d on whether can be understood by investors perspective,cognitive devi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situation,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causing this cognitive bias,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intelligibility;deviation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