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樓市頻受負面消息沖擊,走向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熱點。新年后,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為代表的香港大型地產商旗下樓盤,出現最高40%的大幅降價,“劈價搶客”引發輿論熱議。緊接著,樓宇買賣成交大幅下滑、二手房價松動等負面信號頻出。
業內和機構分析稱,受“辣招”調控影響力的持續釋放,以及國際金融環境變化的綜合影響,香港樓市正在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漸顯“熊態”,樓價下調或成大概率事件。
龍頭地產商“劈價搶客”
年初,香港兩個老牌房企新鴻基、長江實業都采用大幅降價、回贈稅費等“劈價搶客”的方式推出新年新盤,價格大幅“跳水”,較前期降幅最高達四成。
2月10日,新鴻基位于香港元朗的項目爾巒,推出156個住宅單位,平均售價約為8526港元/平方英尺(約合71679元人民幣/平方米)。這一售價比上期大幅下降達35%左右。據了解,該項目在去年3月的最高售價達到1.71萬港元/平方英尺左右。
此外,新鴻基還為樓盤提供種類頗多的各種優惠折扣。比如,新會員可獲得總價3%的優惠、對提前成交者提供最高樓價5%的折扣,兩者加起來折扣已達8%。另外,“交易完成后回贈稅費總額70%”的補貼規定,也為內地買家抵消了絕大部分印花稅支出。累積計算,爾巒項目的最高降價幅度超過40%。
業內估算發現,爾巒的當期售價,甚至低于周邊二手房價10%-15%。為此,新鴻基地產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對外透露,集團新年推出的首批單位,一向有較高優惠,起到聚集吸引人氣的作用。預計后期加推將有一定的加價空間。
此外,另一個香港老牌發展商長江實業,其在年初推出的新年首個新盤“DIVA”,折后平均售價為16886港元/平方英尺(約合141960元人民幣/平方米),優惠幅度為前期的25%,售價也處于同區域最低水平。
雖然此輪“打折”豪宅的成交規模較小,不足以對香港樓市整體產生太大影響,但是龍頭地產商帶頭“劈價搶客”,其風向標意義被廣泛議論。
“打折”遭搶購
實際上,本次降價的行情,始于去年底出現的“豪宅降價潮”,而且降價幅度正在進一步拉大。自去年11、12月開始,香港多個發展商旗下的項目都推出了減價、打折優惠措施,一些高端豪宅項目也紛紛“自降身價”。
例如,位于香港新豪宅區西九龍的樓盤天璽,一度被稱為“香港最高的豪宅”。然而這個千萬級別的頂級豪宅,在去年底的價格已經低于周邊二手房價,如果加上新鴻基的各種稅費返現優惠,其實際折扣為三折。此外,香港老牌開發商會德豐、新世界發展等旗下多個豪宅樓盤,也都紛紛推出2-3折的折扣。
事實上,上述多個打折的豪宅都獲得市場熱捧,上演“千人搶購”行情。比如,在年初爾巒項目的銷售現場,156套單元,吸引了超千人到場選購。去年底的天璽項目,搖號選房超2000人次,據稱不少影視明星也加入搶購的人群。
“應理解為豪宅發展商主動讓利,以促成銷售業績提升。”在香港中原聯席董事黃良昇看來,豪宅項目主動“自降身價”,不應該被過度解讀,而是發展商促進樓盤成交的手段。而“搶購”的行情表明,香港豪宅樓市的實際需求依然相當活躍。
然而,據中原地產研究報告,2014年2月香港樓宇買賣的統計數據“令人擔憂”。整體住宅按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整體住宅(包括一手、二手私人住宅;居屋、公屋及夾屋自由市場買賣)買賣合約登記錄得3159宗,環比下滑29.6%,創1996年1月份有紀錄以來的月度新低,甚至低于“金融海嘯”肆虐的2008年。此外,香港住宅成交金額的環比下滑也超過兩成。
從已知數據中可以看出,在過去的13個月中,香港樓市一、二手住宅的多個指標都呈現全面下滑的態勢。業內分析稱,這一輪下滑行情和“辣招調控”的作用釋放基本一致。
機構業內普遍看淡后市
自2012年末,香港特區政府陸續打出多個調控“辣招”,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等,使得外地買家的稅務負擔最高已達23.5%。此舉將香港樓市送入了“冷凍期”,住宅市場行情走低。仲量聯行發布的2013年度香港物業市場報告顯示,香港樓市的投資市場已經出現了全年性的疲軟,較前一年的下跌超過50%。
因此,在本就一片冷清的2014年初市場上,同時出現多個豪宅項目“劈價入市”的情況,不少市場觀點都將其解讀為“香港房價大跌”的信號,反映發展商對未來前景的擔憂。
除了“辣招”調控的影響,美聯儲退市所造成資金大規模流出,被認為是國際金融環境方面的一大原因。由于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匯率與美元掛鉤,在低息環境支撐下,大量熱錢涌入香港推高樓價。
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熱錢逐步撤離香港,這被視為香港樓市迅速退熱、持續疲軟的重要原因。
對于后市預測,機構和業內出現了普遍性的看淡觀點,悲觀氣氛正籠罩香港樓市。黃良昇表示,不排除今年香港房價下跌的可能。在調控政策不變情況下,現在樓市的購買力會逐漸被消耗,香港樓價易跌難升。
瑞銀機構預計,老牌開發商帶頭降價,很有可能使得隨后入市的新盤跟風減價,短期內對二手樓價將帶來下調壓力。匯豐證券更直接指出,流動性、失業率、房屋供應及負擔能力4個因素,都對香港樓價產生不利影響,預計今年樓價會下跌15%。而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最悲觀的預測是房價跌幅達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