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配偶法定繼承權重塑中對婚姻家庭倫理的考量

2014-06-30 04:28:05鄒偉趙傳毅
現代法學 2014年3期

鄒偉+趙傳毅

摘要:中國傳統的婚姻家庭倫理在財產繼承上依然發揮著影響力。在配偶法定繼承權制度中,現有《繼承法》的一些規定,沒有正視現實生活秩序和婚姻家庭倫理,高估了法律制度對生活秩序的塑造能力,沒有達到很好的實施效果?!独^承法》的修正可以考慮比較借鑒域外民法,尤其是和祖國大陸同宗同源的我國臺灣地區“民法”中關于繼承的有益經驗和規定,充分考量婚姻家庭倫理的合理成分,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在取得的限制、地位的重塑和權能的完善幾個方面進行合理可行的修正。

關鍵詞:婚姻家庭;倫理;配偶;法定繼承權

中圖分類號:DF52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

繼承法在社會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一個社會應當極其關注以十分精確的規定來規范繼承關系,這完全是因為它應當十分關注法律首先是人的法律這一事實,同時它應當十分關注在人的擴展范圍中所實施的保護,體現出將人類、情感、個性和社會內容置于一起的極為復雜性[1]。繼承法具有民族性,繼承制度承繼的傳統文化最為深厚,一個國家的婚姻家庭傳統制度和民族習慣對繼承制度有重要影響,繼承法較之普通的財產法負擔著更重要的使命,即盡量調和傳統倫理與現代社會發展理念之間的矛盾;同時,繼承制度作為人類的文明成果,和民法的其他制度一樣,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又具有相通性和可借鑒性。祖國大陸與我國臺灣地區同宗同源,具有共同的傳統文化基礎。我國臺灣地區積累了許多調和中國傳統婚姻家庭倫理與現代價值理念矛盾的寶貴經驗,兩岸互相比較借鑒,對于祖國大陸正確對待婚姻家庭倫理,整合已有繼承法制、制定《民法典》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一、婚姻家庭倫理——繼承法修正的應為考量家庭是社會倫理規則的發源地,親屬法、繼承法往往帶有習俗性和倫理色彩濃厚的特性,這使其與一定社會的宗教倫理、習俗、道德密不可分,甚至構成了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基礎,帶有很大的保守性和惰性。一次性徹底地改變固有的親屬、繼承制度,必然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時,也會因為民眾心理的不認可而損傷了立法的效益。因此,世界各國在親屬法、繼承法領域移植外來法律時,大都謹慎小心,盡力調和固有法與外來法的矛盾,同時,大量地保留傳統成分,使這一領域法律的制定和發展呈出現折中、漸進的特點,保守色彩極為濃厚[2]。

中國傳統社會在儒家“親親、尊尊”等宗法倫理思想的影響下,確立了以父系家長制為核心的一整套關于男女、夫婦、父子、尊卑上下、長幼的婚姻家庭和繼承制度。這一制度是典型的身份法,以家族主義為核心、以名分等級為特征的儒家宗法倫理思想深深地積淀于人們的觀念之中,影響和制約著中國古代親屬繼承關系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這一制度在中國本土及中華法系涉及的范圍內綿延兩千多年,均未有本質性的改變。直至19世紀清末修律大規模移植西方的法律,中國傳統的親屬、繼承制度才開始有所變化。然而,無論是清末修律還是中華民國的大規模法典編纂,我國在親屬法、繼承法領域移植近代西方法律時,固有的人文價值觀念成為隨移植法律而來的西方價值觀念的堅強抗體,導致移植外來法律在這一領域所面臨的困難比其他法律領域要大得多,立法者和司法者對親屬和繼承的適用普遍持保守和謹慎態度。1930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繼承編,在制定之初就面臨著巨大爭議,在我國臺灣地區適用后,時至今日,親屬編修訂了六次,繼承編也多次修正。每次修正無不是立足于對社會現實的充分考慮基礎上。(參見:徐莉.“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學院,2007:173-174.)

在祖國大陸,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決定家產繼承方式的不只是客觀性的需求,還有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因素的影響。在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繼承模式中,可以找到熟人社會、宗法秩序、道德權威等為人們所認同的文化因素,它們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模式、思考方式等各個方面,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現行《繼承法》的制定,是在實施計劃經濟體制,家庭經濟職能逐漸喪失的情況之下,立法者過多地受到了蘇聯民法立法和理論的影響,高估了法律制度對生活秩序的塑造能力,故而賦予了繼承法太多時代標簽和社會保障使命,其中一些理念和制度不可謂不先進,但沒有充分調查考慮祖國大陸,尤其是廣大農村的現實生活秩序和依然發揮影響力的傳統婚姻家庭倫理,因此一些制度和條款不能得到普遍遵守,達不到立法預期的效果[3]。

法律固然要適應社會現實,但法律不能消極地適應現實,而應該積極地適應,即符合時代的前進方向,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法律必須反映先進的價值觀念,但法律不是先進價值觀念的被動記錄,還應該發揮宣傳、普及先進價值觀念的作用。時至今日,《繼承法》適用的實際情況又發生了很大變化從1985年制定《繼承法》到今日,祖國大陸已經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轉型。在經濟體制方面,從計劃經濟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在人口控制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從無到有,并且已經顯示了明顯的社會效果。在信息傳遞方面,網絡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生活與交往方式。人們的財產數量、財富觀念、生存狀態、道德倫理等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生著變化。(參見:孫毅.繼承法修正中的理論變革與制度創新——對繼承法修正草案建議稿的展開[J].北方法學,2012,(5):57.),這就要求《繼承法》的修正必須回應時代變遷所帶來的問題,反映新時代的價值觀念。傳統的婚姻家庭倫理是社會現實的一部分,固然要予以正視,但其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對先進部分應保護和發揚,而對落后保守者應修改和破除,移風易俗,推陳出新。因此,在《繼承法》修正中要尊重并發揚傳統婚姻家庭倫理中的有益要素,通過合理的方式破除和揚棄落后的因素,保證《繼承法》的有效實施,實現繼承法對先進價值觀念的有力宣揚,對婚姻家庭生活的科學引導。

二、配偶法定繼承權——婚姻家庭倫理的沖擊碰撞婚姻與繼承在家庭中處于核心的位置。前者是現代身份關系的中心,是其他親屬關系( 血親、姻親) 賴以發生的基礎,后者是財產傳承的主要方式。現代社會雖然已經完成了“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但繼承仍以一定的身份關系為前提,只不過以家族關系作為法定繼承制度的基礎已經不適應家族制度逐漸解體后的新情況,法定繼承不再以宗親等級身份關系為前提,而是以血緣、婚姻及尊親屬與卑親屬間的慈愛天性為基礎。

配偶又稱“夫妻”。合法婚姻中的男女雙方互為配偶,配偶關系因婚姻的成立而發生。配偶繼承權從我國男女繼承地位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本文對女性權益的關切出發,本文所指的配偶,除非特別聲明,主要指女性配偶。,即法律賦予合法夫妻彼此享有的繼承對方遺產的權利。配偶繼承權是基于婚姻關系而發生的財產繼承權,與基于血緣關系產生的血親繼承權成鼎足之勢,天然地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配偶法定繼承權在我國古代一直沒有得到合理重視。我國傳統的財產繼承,以家族的鞏固和發展為主,以父系的利益優先,故繼承財產以宗祧繼承為前提,以直系卑親屬之男子為限,妻對于夫并無繼承遺產的權利,即使擁有一定的財產權利,也不過是無子守志得承夫分者,暫行管理而已。近代,家族制度逐漸解體,隨著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等西方民主思想的確立,婦女地位日益提高,從清朝末年修律、到國民政府《民法》繼承編的頒行,從形式上完成了從古代型的繼承法到近、現代型的繼承法的過渡,明確規定了女性,尤其是配偶的財產繼承權。配偶繼承權法律地位的陡然提升,必然會與既有的、以宗親父系血統為劃分依據的血親繼承利益產生激烈碰撞,給傳統婚姻家庭倫理帶來直接沖擊,導致繼承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相當的阻力[3]5。

我國1985年頒布的《繼承法》確立的配偶法定繼承權制度,完全貫徹了男女平等原則,對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取得幾乎沒有限制。在法定繼承的順序上,基本是以配偶權的利益為優先考慮,但在《繼承法》“宜粗不宜細”的整體設計基調下,一些條文較為簡單,存在缺失,譬如沒有規定先取權和用益權,在世配偶喪失了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用以維系正常生活所必要物品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不能充分地保護生存配偶的權益;立法者在制定一些條文時,幾乎不限制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取得,將配偶固定安排在法定繼承順序的第一位等等。這些制度由于沒有考慮社會生活現實,沒有認識到傳統的婚姻家庭倫理和習俗的影響力,因而不能很好地調和配偶與被繼承人血親之間的利益沖突,法律的實施受到抵制,“好心辦了壞事”, 導致實踐中對配偶繼承權的現實保障不盡如人意,實際效果違背立法原意。雖然《繼承法》規定了“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但大量存在的繼承和分家析產同時進行的民間慣例,往往忽視了生存配偶的繼承權,寡婦行使繼承權,在一些地區往往還遭到質疑。(參見:黃玉桃.論配偶繼承權制度[D].廈門:廈門大學,2008:32-36.)

鑒于婚姻關系在現代親屬關系中的重要地位,配偶繼承權在法定繼承乃至整個繼承制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配偶雙方無論在經濟上或是生活中都有較強的依賴程度,他們是共同生活的伴侶,協力同心,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當夫妻一方死亡時,無論從現代家庭經濟職能和關系看, 還是從被繼承人的意志看,配偶的法定繼承權都應當有進一步完善的必要。然而,配偶法定繼承權在我國繼承制度中的一貫地位和其與血親法定繼承權的天然對立,決定了對配偶繼承權的修正往往會導致與傳統婚姻家庭倫理激烈的沖撞。這就要求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制度的重塑過程中,既要尊重傳統婚姻家庭倫理的合理成分,吸收其有益要素,又要科學地處理與婚姻家庭倫理的矛盾。在這一過程中,考慮比較借鑒域外民法,尤其是和大陸文化同宗同源的我國臺灣地區“民法”中關于繼承的有益經驗和規定,不失為可取之道。

三、借鑒與揚棄——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可為修正

(一)配偶法定繼承權取得的限制

基于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地位和特殊的影響力,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取得的限制如果過于寬松,容易導致與血親繼承權利益關系失衡,不符合婚姻家庭倫理;如果過于嚴格,又不利于對配偶權益的保護。各法域對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取得限制,基于各自的情況、習俗,寬嚴程度不同,但一般來說,均將配偶繼承權的取得與婚姻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認可配偶的法定繼承權是發生在合法婚姻關系中的,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中的“配偶”均不能稱之為配偶,也無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存在余地。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不承認事實婚姻,因此亦不認可事實婚姻中有配偶繼承權的存在。我國臺灣地區學理上認為,配偶欲獲得繼承權,必須以被繼承人死亡時婚姻關系存在為要件,配偶繼承權的規定,于事實上夫妻應無適用余地。

而對于處于婚姻關系即將結束階段的配偶來說,德國法規定得最為嚴格,已經申請離婚的配偶即無配偶法定繼承權。存在分居制度的國家和地區一般規定分居為配偶法定繼承權排除的要件,但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定較為特殊,其認為協議分居不影響配偶相互之間的繼承權?!兜聡穹ǖ洹返?933 條規定了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已具備離婚的要件,且被繼承人已申請離婚或已同意離婚的,生存配偶的繼承權以及先取份的權利消滅。被繼承人有權申請婚姻的廢止,且已提出申請的,亦同。在這些情況下,該配偶依照第1569 條至第1586b 條有受撫養權。《法國民法典》對配偶法定繼承權的限制為: 未離婚并且未對其作出已發生既判力的分居判決的健在配偶。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則規定: 受判決分居的配偶,無權就對方的無遺囑遺產提出要求,協議分居則不影響配偶相互之間的繼承權。

與其他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規定相比,祖國大陸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取得顯然限制最為寬松。祖國大陸因為沒有法定分居制度,所以在配偶分居時,仍然認定其法定繼承權的存在。尚未辦理離婚手續或者正在辦理而沒有辦完離婚手續,都認為婚姻關系沒有解除。一方死亡,另一方仍有權以配偶身份繼承遺產。如存在合法的夫妻關系的另一方配偶由于感情不和分居生活或者一方向法院起訴離婚,但法院尚未作出離婚判決的,甚至一審法院雖已作出準予離婚的判決,但一方或雙方提出上訴的,以及雙方雖然未提起上訴但尚未超過法定的上訴期限的,均屬于婚姻關系尚未解除。如果夫妻一方死亡,生存一方仍然有權以被繼承人配偶的身份繼承遺產。另外,祖國大陸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的存在,事實婚姻中的生存一方無條件地享有法定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5條規定在兩種情況下承認事實婚姻的存在:一是1994 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以前,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者,只要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即可認定為事實婚姻;二是1994 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以后,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者經補辦登記,其事實婚姻關系可溯及既往地合法化,得到承認與保護。第6條則規定符合第5條規定的事實婚姻當事人無條件享有繼承權?!栋拈T特別行政區民法典》第1985條規定: 無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及直系血親尊親屬時,賦權予在被繼承人死亡時正與其有事實婚關系之人繼承,但在此之前該關系須至少已維持四年。從該規定看,我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雖然和祖國大陸一樣,亦承認事實婚姻,也規定了與死者有事實婚關系之人可作為法定繼承人,但對事實婚姻配偶的法定繼承權給予了條件限制。

筆者認為,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取得的限制過于寬松,并不符合婚姻家庭倫理。生存配偶違背夫妻相互忠實、扶助義務具有過錯,嚴重侵害被繼承人配偶權,如果還允許生存的過錯配偶參加繼承,則徒增與死者血親繼承人的矛盾,有違公平正義。因此,為避免因名存實亡的婚姻關系而犧牲實質正義,如果依據《婚姻法》第32條的規定,可以認定離婚因生存配偶過錯導致,應取消其法定繼承權,這也符合被繼承人財產處分的真實意愿。另外,對事實婚姻共同生活人賦予配偶身份,并不符合婚姻家庭倫理,對事實婚姻當事人的利益保護可以通過契約或遺產酌給制度予以解決,故應該取消事實婚姻中的配偶繼承權或對其取得予以相當的限制。

(二)配偶法定繼承權地位的重塑

法定繼承人范圍和繼承順序的確定,與配偶法定繼承權的法律地位息息相關。法定繼承人范圍越窄,配偶的繼承順序越靠前,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地位就越高,權利實現的可能就越大,然而帶來的問題是,配偶與血親繼承人的利益沖突就相應越大,對婚姻家庭倫理的沖擊就越激烈。我國現有法定繼承人范圍和繼承順序,既不能調和與婚姻家庭倫理的沖突,又不能確保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實現,應該予以修正,以重塑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地位。

1.法定繼承人范圍的重新界定

現代各國繼承立法規定法定繼承人,主要采取兩種不同的立法例:一是采取“親屬繼承無限制主義”。依此種立法例,法定繼承人不受親等的限制,范圍很廣,如德國民法。二是采取“親屬繼承限制主義”。依此種立法例,法定繼承人只限于一定親等以內的親屬,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取這種觀點。法定繼承順序較多的國家,如德國,規定了五個血親繼承人的法定繼承順序。法定繼承順序較少的國家,如日本,規定了三個血親繼承人的法定繼承順序。在我國臺灣地區,法定繼承順序有四個:第一順序為直系卑血親;第二順序為父母:第三順序為兄弟姐妹;第四順序為祖父母、外祖父母。從上述各國和地區繼承立法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寬窄不一。究其原因,一是各國對公民私有財產的認識不同,二是對繼承目的的認識也存在著差異。

無論是與實行無限制主義的,還是與實行限制主義的國家和地區的立法相比,我國《繼承法》將絕大多數血親排除出了法定繼承,其規定的法定繼承人范圍是最窄的?!独^承法》僅規定了兩個繼承順序,即: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女婿也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這一規定看似有利于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實現,實際上并不能保障配偶的法定繼承權。一方面這一規定已經不能適應計劃生育政策實行30年來我國現有的家庭結構、血親關系以及家庭財產發生的變化,同時,與我國婚姻家庭倫理和民眾的繼承習慣也不完全相符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尚未完全建立生活保障機制,現實生活中無子女的叔、伯、姑、舅、姨由其侄子女、外甥子女給予精神上的慰藉, 經濟上的供給及生活上的幫助的情況較多, 但是我國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并不包括上述親屬, 這不利于發揚近親屬之間相互扶養的傳統美德, 也與我國民間這些親屬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習慣相悖。應當考慮如何有利于激勵近親屬間經濟上相互扶養與生活上相互照料的積極性, 以利于保障老年人尤其是空巢家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參見:陳葦,冉啟玉.完善我國法定繼承人范圍和順序立法的思考[J].法學論壇,2013,(2):54.),實施過程中容易引起抵制,效果較差,亟待修改;另一方面這一規定將對公婆或者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這種沒有血緣關系的姻親規定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而且給予他們高于死者親生子女的地位(他們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不影響其子女的代位繼承)。該規定與繼子女繼承權的規定一樣,可以說是各國及地區立法例中絕無僅有的,這實際上變相擴大了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立法者賦予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法定繼承權,無非是為了鼓勵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積極贍養老人,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不可否認的是,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贍養公婆或者岳父母是一種美德和善行,對他們的高尚道德和付出應當給予肯定和褒揚,但是將他們規定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違反了世界各國普遍遵守的姻親不能作繼承人的原則,似乎有過猶不及之嫌[4]。

筆者認為,《繼承法》將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納入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混淆了道德與法律,與我國婚姻家庭倫理也格格不入,既傷害了血親的感情,也實質上影響了配偶繼承利益的實現。可以考慮在尊重家庭倫理,適應社會現實的前提下,適當擴大血親法定繼承人范圍,同時取消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的法定繼承權,通過酌給遺產制度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予以肯定和褒揚,也可以鼓勵被繼承人通過遺囑分配給他們部分甚至全部遺產。

2.法定繼承順序的重新排位

我國《繼承法》采蘇聯等少數國家立法例,把配偶與子女、父母同規定為法定順序中的第一順序,從而就形成了若有其他的同一順序繼承人則與其他繼承人共同繼承,若無其他同一順序的繼承人則由配偶獨自繼承的局面。其他國家和地區則均規定配偶沒有固定的繼承順序,他們可以和某些順序(或所有順序)的血親繼承人一起繼承死者的遺產。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144條規定,配偶不屬于幾個法定繼承人的順序系列,當有第1138條所列的四個順序的繼承人時,配偶按照一定的比例繼承遺產,無四個順序的繼承人時,由配偶繼承全部遺產。起草者為此解釋道,配偶是被繼承人家庭的重要成員,經濟上的聯系比其他人更為密切,假如不固定在一個順序,易產生被繼承人死亡后在沒有子女、父母時,所遺留下來的財產便由配偶與被繼承人經濟聯系不很密切的兄弟姊妹共同繼承, 雖則也可以規定彼此間繼承份額的不同, 但終究不算合理,無固定繼承順序的規定也體現了一些不好的傳統婚姻家庭倫理。當時的立法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144條的規定實際上體現了維護封建夫權和限制寡婦改嫁的。因為在群眾的習慣上,妻子死亡,其所遺財產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絕少提出與丈夫共同分析遺產的,故實際上妻子死后所遺財產全部是由他的丈夫所繼承。但在相反的情況下,丈夫死了,在沒有其他繼承人時,丈夫家的兄弟姊妹、祖父母等都有可能與他共同分析遺產。這樣的規定實際上限制了婦女的繼承權。在舊社會,為了限制寡婦的繼承權和攜產出嫁,家族中甚至有強迫過繼的惡習,這些都是封建家庭、男系中心社會的繼承法的反映,也是我們繼承法所堅決反對的。相比之下,祖國大陸的做法更為先進、合理。(參見:關于繼承問題向彭真同志的報告(1956年9月27日)[G]//何勤華,李秀清,陳頤.新中國民法草案總覽:中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56.)

筆者認為,現有的法定繼承順序,未能兼顧保障配偶繼承人與血親繼承人的繼承權,并不符合婚姻家庭倫理,也不能真正保護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實現。由于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現代社會的家庭已經突破了傳統社會的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 幾代人共同生活的模式, 家庭的結構越來越簡單, 配偶雙方在家庭中也具有核心的地位, 理應在一方過世時, 讓他方作為法定繼承人參加繼承。 然而, 不能忽視的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相當一部分家庭仍然存在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血親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情況, 倫理親情較重。一些血親在配偶外出務工等情況下,也承擔了相當的撫養協助義務。如果無視這一倫理和現實,將配偶列入固定的法定繼承順序中, 在無其他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由配偶一人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特別是在婚姻關系存續短暫的情形下, 不能很好地照顧血親的感情和平衡配偶與血親的利益,容易引起血親的反感和抵制,實施效果不甚理想。另外一方面,配偶為固定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其所得之遺產最多固然可能是全部,但如果死者有多個子女并留下父母時,其繼承份額也十分有限,對配偶繼承權的保護力度其實并不充分。與其這樣, 不如采納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的立法及規定體例, 承認配偶為法定繼承人, 但不將其法定繼承的順序固定, 而讓其與任何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共同繼承, 順序越遠, 繼承份額就越大。這樣,既保護了配偶的利益,也兼顧了其他血親的利益。

(三)配偶法定繼承權權能的完善

基于前述婚姻與繼承存在的關系,婚姻法規定的夫妻財產制與繼承法中的配偶法定繼承權有利益上的相關性。配偶一方死亡后,首先要分割雙方共同財產,共同財產的一半由配偶取得,然后生存配偶在有法定繼承權的情況下,對死亡配偶的遺產享有繼承權。夫妻財產制和配偶法定繼承權,既有本質區別,又互相影響,從不同的側面保護了配偶的財產權益。

我國現行《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是以夫妻共同財產為標志的法定財產制為主,約定財產制和特有財產制為輔的制度。共同財產制能夠讓女性不再像傳統社會中那樣完全被剝奪財產所有權,但是這種由國家強制性地進行女性利益保護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消除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觀念與心理,共同財產所有權還不能完全真正行使,法律上規定的獨立人格也難以真正落到實處[5]。尤其是在住房這一最為重要的權利上,女方往往處于劣勢,特別是農村婦女的住房權無法得到保障的問題更為嚴重[6]。在婚姻解除時,女性分割財產仍舊常常面臨諸多的問題,包括來自男性的大力阻撓、女性自身的退讓,財產的分割在事實上常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特有財產制的存在,決定了屬于配偶一方的財產,繼承發生時配偶不能先予分割,這樣,配偶即使實現法定繼承權,往往只能獲得一部分份額。因此,特有財產的界限的確定應該是謹慎和確定的,但現有婚姻法規定共同財產范圍和特有財產范圍并不明確、周延《婚姻法》第19條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或第十八條的規定。”而第17條和第18條分別規定的是夫妻共同財產與夫妻個人財產,兩者并不兼容,且第17條第1款第(五)項和第18條第(5)項規定均為“口袋型”條款,均可以作擴張解釋。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對婚姻法第17條第1款第(5)項作了界定,但仍不能窮盡所有的“其他”。,特有財產的界定也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如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中,將父母明確贈予一方的房屋和夫妻一方婚前貸款按揭購買的房屋界定為一方的財產,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且只注意到所有權范疇的財產,局限于財產的歸屬利益,忽視了夫妻財產關系中客觀、普遍存在的所有權之外的他物權、債權、股權、無形財產權等財產權利。

夫妻財產制的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配偶法定繼承權的權益實現。因此,在婚姻法還沒有修訂,真正意義上的親屬法律制度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僅依據現有的繼承法規范,按照配偶應繼份分配財產顯然是不足以保障配偶的利益的,這就需要在繼承法修正中盡可能地對配偶法定繼承權權能予以完善,亦能反推婚姻法相關制度,尤其是夫妻財產制度的修正。

1.增設配偶遺產先取權制度

所謂配偶遺產先取權制度,是指配偶除法定繼承應繼份外,還有權先行取得一定數量的遺產,以滿足日常生活必需。這是基于配偶之間的特別親密關系,給予配偶的特別的繼承權益。蓋因被繼承人生前與其配偶共同生活、共同贍養老人,共同扶養子女,共同創造家庭財富,雙方形成了相互扶養的依賴關系。一方死亡已給生存配偶造成精神上的沉重打擊,如果生存配偶再失去物質上的基本保障,不但對其太殘酷,而且也有悖于死者意愿。另一方面,讓熟悉住房和家庭用具的配偶使用更有利于物品經濟效益的發揮。因此,多數國家立法都賦予生存配偶遺產先取權?!度鹗棵穹ǖ洹返?12-A條規定:配偶雙方居住過的房屋或其家用器具在遺產之列的,生存配偶可請求將該類財產所有權折抵給自己?!镀咸蜒烂穹ǖ洹返?2103-A條中規定:生存配偶有權于分割取得家庭居所及家庭用具之使用權,有關價值超出其繼承份額及倘有之共同財產半數時,應向共同繼承人作出抵償。

在我國社會實踐中,由于前述婚姻法夫妻財產制度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女性配偶的財產權益,特別是對房屋的所有權居住權,以及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涌現出的汽車、股份、合伙企業份額等重要的動產所有權和其他無形財產權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護。而我國現有《繼承法》對配偶遺產先取權制度并沒有規定,配偶一方死亡時,一旦其他繼承人堅持分割住房、家庭日常用具和其他重要動產及無形財產,生存配偶的生活勢必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再婚家庭中,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7]。因此需借鑒外國和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經驗,以立法形式確認生存配偶享有遺產先取權,以更好地維護配偶的合法權益。

筆者認為,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情況,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為宗旨,在其應享有的應繼份額基礎上靈活確定配偶先取遺產的數額。另外,為了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配偶先取權的范圍可以不僅僅適用于生前住房,與生存配偶一方的生活有密切關系而又不屬于該配偶特有財產范圍的動產,包括家庭日常用品(如衣物、首飾、家具、自行車、摩托車)、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等,重要的生產資料,合伙份額、有限公司投資份額和股份等無形財產也可以考慮納入先取權的范圍?!斗▏穹ǖ洹返?831 條規定: 生存配偶可請求通過遺產分割,優先分配其實際參與或曾經參與經營的任何農業、商業、工業、手工業或自由職業企業之整體或一部,或者優先分配這種企業的共有份額; 對于配偶實際居住的場所以及其內配備的動產的所有權、實際用于從事職業活動的場所以及這些場所內配備的從業用的動產物品的所有權,配偶亦享有優先分配權。

2.增設配偶遺產用益權制度

配偶的用益權是指配偶一方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后,生存方對死亡一方的遺產中的部分財產享有的以使用和收益為內容的權利。其源于羅馬法的人役權制度,最初目的是家長以遺囑將某項遺產的使用、收益權遺贈給他需要照顧的人,而保留所有權給其繼承人,在受照顧的人死亡后,繼承人再恢復其完全的所有權?,F代用益權較之傳統用益權在客體、內容、基本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仍然在現代大陸法系國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法定用益權制度的目的是解決生存配偶在不改變住房和一些重要日常生活用品遺產的性質的情況下達到對生存配偶利益的保護的。

筆者認為,由于先取權的實現,要求在先取遺產價值超出配偶繼承份額時,應向共同繼承人作出抵償,以取得遺產的所有權。因此,在分割房產等價值較大遺產時,配偶一旦無力抵償,先取權事實上不能實現。故在《繼承法》修正過程中,還要增設配偶遺產用益權制度,給予生存配偶更有力的保障。由于配偶用益權在不改變遺產的所有權的情況下,保證了生存配偶的使用權利,其人身性身份性較遺產先取權為重,客體范圍應該限于與日常生活和基本生存密切相關的不動產,出于公示之方便和交易安全的考慮,動產應盡可能地適用遺產先取權制度。

四、結語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家庭結構的不斷變化,祖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人身財產聯系日益緊密,配偶法定繼承權的強化和提升應是大勢所趨。鑒于我國《繼承法》的滯后和漏洞,在保護配偶繼承權制度上的不足 ,筆者從取得的限制,地位的重塑和權能的完善幾個方面,對配偶法定繼承權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粗淺的理論假設。然而,“法律實踐者在受應然的法治理念的約束的同時,更不能脫離社會現實的支配,必須對法律的運作空間進行細致地分析,并且同它運轉所依賴的其他社會制度聯系起來,以達到對情況的適當的闡述?!盵8]這就要求在立法過程中,我們既不能忽視傳統家庭倫理和社會現實,也不能閉門造車,不注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有益立法經驗,唯有如此,才能設計出科學可行的配偶法定繼承權法律制度,才能把抽象的繼承法律轉變為真正符合中國社會生活的活法。

參考文獻:

[1]王蓓.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6:1.

[2]栗明輝.中國近代親屬法、繼承法制定和發展初探[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2:10.

[3]翁迪.我國繼承法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之反思[D].吉林:吉林大學,2011:14.

[4]張玉敏.法定繼承人范圍和順序的確定[J].法學,2012,(8):15-20.

[5]黃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義分析[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7:177.

[6]巫昌禎.婚姻法執行狀況調查[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17.

[7]陳葦,宋豫.祖國大陸與港、澳、臺繼承法比較研究[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294.

[8]費孝通.江村經濟[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www亚洲天堂|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日韩免费成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免费激情网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日本欧美精品| 无码高清专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欧美午夜精品|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激情影院|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区一区|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亚洲天堂视频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国产视频 第一页| 91精品综合|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91视频日本|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毛片手机在线看| 亚洲第七页| 欧美日韩免费|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999在线免费视频|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青青草视频|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四虎AV麻豆|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