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實
摘 要:吉林省高職院校建筑實訓基地的建設,對省內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與我省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相符合,也是素質教育的保障。文章對吉林省高職土建類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加以分析,提出思路和原則,為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基地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土建類專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急劇增長的學生數量與學校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等條件產生嚴重矛盾。同時我省土建類高職院校紛紛進行教學改革,根據市場人才需求變化,加強對策,大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相繼開展著實訓基地的建設,但在加強實驗實訓設備與設施的硬件條件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職場氛圍、師資隊伍、教學方法與手段、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內涵建設,使高職院校實訓室成為融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科研開發和生產服務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
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目前,建筑實訓基地項目多存在于建筑類高職高專院校中,由于其學校的辦學性質以及培養人才的模式等原因,實訓基地就顯得十分必要,雖然其規模不盡相同,但都結合本校情況,采用校際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不斷完善和充實實訓基地的規模和實訓項目,更好的為師生服務,使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有著更平滑的過渡或無縫連接。而一些建筑類院校,由于受辦學規模條件,辦學傳統,相關資金,教學側重點等的影響,反而沒有實訓基地,或者由于規模小,年代久遠,疏于維護管理與更新,形同虛設,造成學生與行業、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的脫節,而又不得不面對師生臨時尋找實習單位,時間倉促又沒有得到實習鍛煉的痛惜結果。因此,目前對于建筑實訓基地建設相關的教學學術研究多集中在職業教育中,而相關體系構建與運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研究較少。
吉林省當前存在數所具有土建類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市場規模的擴大,建筑業對人才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的辦學條件遠遠不能滿足該專業的辦學需要,建筑實訓基地的建設,將使我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專業技術的實地操作,并進行施工現場過程的訓練,使學生能夠自己動手熟練掌握各工種施工過程作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快速適應能力、技術應用能力、管理能力、人員協作能力等職業能力。有利于土建類專業學生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之間零距離適應,實現成品型人才培養目標。對于實訓基地相關內容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省的空白,有利于增強高校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縮小相關專業學生在專業能力上與外省學生的差距。
在學校內建設可供區域共享的,能真實體現土建行業生產、管理實際狀況,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用于學生實踐的訓練基地。對其建設的前期策劃、營建過程、竣工后的教學使用進行研究,為吉林省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的教學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2 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路與原則
2.1 基本思路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訓練為核心,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點,立足吉林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能代表建筑行業技術應用發展趨勢,體現先進技術手段,突出職業崗位需要,不僅為建筑專業群的專業實踐教學提供實習、實訓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并能夠面向市場開展培訓和技術服務,具有自我發展能力、產學研相結合的具有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建筑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
滿足土建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為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藝術設計、環藝設計、工程造價等專業提供職業化、企業化的實訓環境,成為具有建筑裝飾設計、建筑裝飾材料展示、施工工藝技術、素材資料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面向學生和教師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面向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面向社會開展勞動部和建設部等相關的裝飾美工、室內設計師、計算機輔助CAD應用工程師、施工員、制圖員、預算員等職業資格項目的培訓和考試業務。與地方經濟接軌,與建筑裝飾行業、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及環境工程設計單位建立良好的技術服務平臺,承接企業或社會相應的設計項目,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服務和創意交流服務。通過與行業、企業、部門進行合作,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站,利用實訓基地的先進設備和仿真職業環境,實現對學生和社會人員的技能鑒定。
2.2 基本原則
要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建設實訓基地,強調設備的實用和效能,不片面追求高精端設備。在設備、材料、工具、軟件、工藝流程、生產性技術指標等方面,貼近行業技術、貼近工藝。嚴格按照當前的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按照企業行業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的需求來規劃和建設,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廣泛吸引建筑裝飾企業、裝飾材料代理商、行業協會、技術能手和專家、兄弟院校等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為實訓基地建設提供資金、材料、技術、信息渠道和經驗等支持。
3 實踐策略
根據吉林省高職土建類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和建設發展的思路,應首要解決以下問題,首先在實訓基地的管理中按照真實的企業經營、管理環境,建立健全檢查監督機制,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和職能部門,采取聘任制,聘任專業教師擔當各部門主管,輪流聘任學生擔任各部門副主管。還可通過校企共建的方式來建設的實訓基地,一方面學校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實習實訓的便利條件等社會物質資源,得到行業或企業資金、設備、場地等物質資源方面的支持,積極推動行業企業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另一方面是有效地解決了高職院校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的問題。教師隊伍是實訓基地發揮其功能培養高級應用性人才的關鍵,因此高職院校要狠抓師資建設,采用調入、選聘,提高實訓教師待遇,到企業實踐等方式全面提高人員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前新.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發展戰略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8.
[2]時述有,畢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7年05期.
[3]蘇有文.關于“建筑工程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