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海蘭 玉芳莉
摘要:
目的:探討接觸性皮炎感染病人的護理體會。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觸性皮炎感染的患者48例進行分析研究,做好皮膚護理、換藥護理、心理護理以及相關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此組患者經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后患者均治愈出院,并無并發癥的發生。結論:對于接觸性皮炎的患者在給予有效治療的同時采取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增加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接觸性皮炎;感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143-01
接觸性皮炎感染的病人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常表現為潛行性、慢性以及破壞性的皮膚潰瘍,伴有劇烈疼痛。主要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在患者皮損部位雖能培養出細菌,使用單一的抗生素治療均無效,故會被稱為感染性變態反應性疾病[1]。筆者現將接觸性皮炎病人的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科收治的接觸性皮炎感染的患者48例進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在23~78歲,平均年齡為67,39±3.20歲。其中接觸化學物品后到皮膚糜爛的25例,糖尿病壞疽的患者12例,造口后皮膚潰瘍的患者6例,不明原因導致的5例。
1.2 臨床表現:皮炎周圍的皮膚過敏,出現紅、腫、奇癢難以忍受現象就診。經體檢結果顯示雙下肢輕度浮腫,身體營養狀況較好,并且長期服用擴張冠狀動脈、降血糖、降血壓等相關的藥物,皮膚損害程度難以恢復。皮膚科診斷出現皮炎的面積約6.5 cm 2~?19.0 cm2,皮炎邊緣較為整齊,皮炎局部患處高于正常皮膚,且有多個不等的毛孔出現膿性分泌物滲出,膿腔的毛孔大約深為2~7mm,直徑約1~3mm。
1.3 治療方法:遵醫囑給予阿莫西林0.75 mg靜滴3次/d;氯雷他定10 mg口服1次/d,維生素C 200 mg口服3次/d。皮膚局部使用生理鹽水清潔傷口,碘伏消毒創面后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外用溶液局部噴霧,再使用MF-C701B型多源牌治療儀(成都鑫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紅外線進行照射,照射的距離為皮損上方14—18 cm2次/d,20分鐘/次,之后再使用紫花燒傷膏涂抹創面。24小時護架烤燈保暖,避免創面與衣物接觸,使創面處于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
2 護理措施
2.1 全身護理:指導患者保護自身皮膚,及時修剪指甲,避免搔抓損傷皮膚,造成感染;平時要多穿寬松柔軟的純棉衣褲,切勿穿化纖、尼龍等不透氣及緊身衣服可以加重皮膚瘙癢;指導患者在局部瘙癢難忍時可使用一次性無菌棉簽的棉簽頭輕輕劃皮,以改善或減輕局部不適癥狀;指導患者正確的的進行淋浴方法,禁止使用含堿性的沐浴液和肥皂,切忌用力搓洗皮膚和熱水燙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化妝品涂抹皮膚,患者使用外涂藥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切勿私自涂藥。
2.2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宜食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嚴禁暴飲暴食,忌食辛辣刺激強的食物,對于煎炸油膩之品限制,尤忌蝦蟹、蛋奶等食物,禁煙酒,對于食物:辣椒、姜蔥蒜、竹筍、芫荽等不宜進食,以免加重皮膚瘙癢程度[2]。
2.3 過敏及感染創面的護理:對于患者出現過敏及感染創面時,做好相關的護理措施的時治療的重點。嚴格執行相關的治療方法操作,接觸皮膚時嚴格進行洗手后戴無菌手套操作,清創時盡可能的保持創面無菌,首先使用生理鹽水棉球由中心向外環形的擦拭,再使用彎紋式鉗持特制的小棉球蘸生理鹽水仔細的將每個膿腔進行擦洗,直到創面出現滲血為止。最后擦拭完使用生肌膏均勻的涂抹于每個腔隙中,每日進行換藥1次。10天后每2天換藥1次。
2.4 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傷口情況,認真評估全身情況,與醫生共同的協商治療方案,制訂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和溝通,能夠有效的取得患者的有效配合。為了能夠減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發生,應減少人員在室內活動,保持室內清潔,定期進行通風,并且定時進行空氣消毒,進行各項操作時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
2.5 心理護理:接觸性皮炎的患者由于創面劇痛,尤其是在換藥時加劇,因此患者更加懼怕換藥;又因皮炎的患病時間較長,創面久治不愈,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并發曲霉菌感染等,故對相關的治療喪失了信心,焦慮、抑郁的心理甚至產生了輕生念頭。面對患者的這種心理情況,護理人員要采取有效心理護理方法,使用和藹的語言解釋換藥的必要性和拒絕換藥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盡可能的安排操作熟練的護理人員為患者換藥,換藥時動作輕柔,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安慰[3]。另外,改進換藥的方法,減輕了換藥時帶來的疼痛,解除了患者的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狀態。同時,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采取有效的配合治療及護理方法。
2.6 對癥護理:患者換藥時的創面引起劇烈的疼痛,除按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外,還指導患者自覺的按摩創面周圍的皮膚,選擇舒適的體位休息,可以轉移注意力以減輕換藥時的疼痛。同時嚴密監測患者血糖、血清總蛋白以及白蛋白等臨床血生化的指標,改善營養狀況,促進創面愈合[4]。出院后遵醫囑按時、按量、正確的地服用激素藥物,避免再次出現接觸性皮炎。
3 討論
接觸性皮炎患者的護理工作加強關于流行病學、診斷以及護理管理的方法。臨床護理中應做到足夠的重視,加強對接觸性皮炎感染的知識學習是提高臨床護士準確評估病情,降低并發癥發生與否、并且能夠正確采取合適的預防性護理措施的關鍵。加強護士循證實踐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接觸性皮炎感染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我科采取整體性的皮膚護理計劃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降低相關的并發癥發生,使患者能夠康復出院,并且得到家屬的滿意及認可。
參考文獻
[1] 馬金麗.糖尿病患者接觸性皮炎并感染的護理.[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 21(9)8492.
[2] 張玉俠.新生兒回腸造口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合并切口感染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 77(9)3289.
[3] 霍平,陳平.1例狼瘡性腎炎合并多處皮膚損傷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 38(14) 813—814.
[4] 李桂珍.護理干預對瘙癢型慢性腎臟疾病中藥皮膚透析患者的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藥,2012 1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