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
嬰幼兒敗血癥是病菌通過胎盤傳播或產道感染所致全身感染,尤其是早產和胎膜早破新生兒發病率較高。該病起病急驟,常伴肝脾腫大、黃疸、淤斑等體征;重癥表現抽搐、苔黃、指紋紫滯。嚴重威脅嬰幼兒生命健康。醫護人員做好嚴密觀察,積極救治。加強圍產期衛生保健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同時做好產婦及家屬的宣教,預防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嬰幼兒;敗血癥;中西藥結合;預防措施
【Abstract】
Infants sepsis is germs spread through the placenta or vaginal infections caused by systemic infection, especially in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nd higher rates of neonatal morbidity. Rapid onset of the disease, often associated with liver splenomegaly, and jaundice and ecchymosis signs; Severe convulsions, moss yellow, fingerprint purple lag. A serious threat to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healthy life. Paramedics make strict observation, active treatment. Strengthening perinatal health care work, strict aseptic operation. Do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in 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epsi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R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291-01
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循環,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早產和未成熟嬰兒發病率較高。早期癥狀不典型,常表現為面色蒼白、反應低下等非特異性癥狀。后期起病急驟患兒哭鬧不安、手足逆冷、可見驚厥;嚴重期嬰幼兒面色青紫、皮膚、黏膜出血、皮膚黃染甚或氣息微弱。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醫護人員加強圍產期衛生保健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同時做好產婦及家屬的宣教,預防疾病的發生。本文結合實際病歷資料,談談診治及預防措施。
1 臨床治療
選擇2009年3月-2014年1月間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敗血癥患兒48例,出生5-20天,男嬰26例,女嬰22例,患兒哭鬧不安,伴有肝脾腫大、黃疸、淤斑等體征;15例重癥表現抽搐、苔黃、指紋紫滯。所有病例均進行血常規、臍部分泌物檢查確診。
2 對癥治療方法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局部病灶的處理;糾正缺氧;注意保暖。8例發生休克的患兒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多巴胺;3例心功能不全新生兒應用地高辛;30例發生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應用藍光治療。14例免疫力低下的患兒采用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液;4例病情嚴重、白細胞減少的患兒。采用交換輸血、靜脈輸入纖粘連蛋白以增強粒細胞在炎癥部位的活力。所有患兒在接受上述不同療法的同時,服用中藥湯劑(院中藥局提供)。方藥組成:黃連0.5克、黃芩3克、赤芍1克、柴胡3克、茵陳3克、白豆蔻3克、梔子1克、生地6克、丹皮6克。日一劑,2次服用。用藥3-5天。
3 結果
經過一周的治療,入選的48例嬰幼兒,臨床體征消失,血培養呈陰性,均康復出院。
4 護理及宣教
敗血癥是危害極大的一種疾病,該病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死亡的發生,敗血癥生在新生兒的身上發病率是非常高的,敗血癥的發生,讓許多家長都非常的頭痛,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同時要做好日常護理。維持體溫穩定。患兒體溫易波動,除感染因素外,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當體溫偏低或體溫不升時,及時予保暖措施;當體溫過高時,予物理降溫及多喂水;治療上保證抗生素有效進入體內。用氨基糖式類藥物,注意藥物稀釋濃度及對腎、聽力的影響,按時檢查尿液;消除局部病灶 如臍炎、鵝口瘡、膿皰瘡、皮膚破損等。促進皮膚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繼續蔓延擴散;供給除經口喂養外,結合病情考慮靜脈內營養;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巡視,嚴重者需專人護理,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給予對癥護理,觀察內容見臨床表現;做好家屬的心理護理。講解與敗血癥有關的護理知識如接觸患兒前洗手,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及臍部護理等。新生兒敗血癥是比較嚴重的病,但是基本上好了是沒有影響的,除非病毒對腦子或肺造成了損傷。一般是1-2周痊愈,痊愈后還要觀察一周。如果醫生認為腦子有病毒感染,要盡快檢查。出院以后注意觀察體溫,如果提問突然升高要送醫院。小孩出院后很長一段時間會精神緊張,要大人抱著睡,平時抵抗力會減弱,抗生素的耐藥性會增加,要做好防護。
5 小結
在孕期間,做好預防工作。做好圍生期保健,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盡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對高危患者加強監測,可能發生敗血癥的高危新生兒應嚴密監測,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總之,嬰幼兒敗血癥是病菌通過胎盤傳播或產道感染所致全身感染,尤其是早產和胎膜早破新生兒發病率較高。所以家長對于該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積極的預防該病,避免給孩子帶去威脅。該病起病急驟,常伴肝脾腫大、黃疸、淤斑等體征;重癥表現抽搐、苔黃、指紋紫滯。嚴重威脅嬰幼兒生命健康。醫護人員做好嚴密觀察,積極救治。加強圍產期衛生保健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同時做好產婦及家屬的宣教,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