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長遠的工程,要搞好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需要各學科的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需要專業技術部門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需要各方面協同合作,才能夠真正的為教學服務,從而推進教育信息化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學資源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傳統教育所依賴的傳統信息技術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網絡技術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和創新,同時也對傳統的教育觀念有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信息大爆炸的發展形勢下,如何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如何促進網絡教學資源的組織與管理意義非常重大,也是目前教育者面臨的一個問題。
1 網絡教學資源的組織過程和建設過程
網絡教學資源的組織過程和建設過程的首要步驟如何獲取網絡教學資源,針對各院校的實際情況,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1 “數字化”轉換現有的教學資源。例如針對現有的文字資源和參考材料以及各種類型的圖片等,可以使用數字掃描儀、數碼相機等數碼設備,將其轉換為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處理、加工以及傳輸的“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備在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或網絡教學資源庫中使用。
1.2 對已有的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進行再次開發和規范化、標準化的處理。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高校的一些資源庫中的資源絕大多數從開發商手中所購買得來,沒有對這部分資源進行再開發處理,因此這部分資源不貼近院校的實際需求和真實需要,致使資源的可用性不高。并且部分資源的建設不完全符合資源建設的規范,因此對已有的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進行再次開發和規范化、標準化的處理是網絡教學資源獲取的重要途徑之一。
1.3 鼓勵教師自主制作。通過對教師的宣傳和動員,鼓勵教師把日常教學中積累、整理的多媒體課件、精品課程資源、網絡課程資源、歸納總結的學生平時作業的錯誤以及整理的日常測試的試卷等日積月累的資料共享出來,這些資源都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總結的經驗,是精華的積累,這些資源的共享是教師“隱性知識”顯性的重要途徑之一。這類教學資源是最切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并且對于其他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有著不可估算的重要影響,所以應該在積累教學資源和獲取教學資源時要主動地、積極地爭取到這部分內容。
1.4 學生的畢業、實習產品或作品也是網絡教學資源獲取的重要來源之一。雖然就目前來講教師自主制作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畢業、實習產品或作品在規范化和標準化方面來看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但是卻是真正的能夠滿足日常教學和日常學習的需要,其在實用性和適用性方面的優勢是其他任何一種資源都無法具備的。但是這類資源的數量所占比例很少,主要受教師和學生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以及時間的限制。還有一部分教師出于個人考慮或其他因個人因素,不希望自己制作的優秀教學資源與他人共同分享。這就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可以給予那些愿意共同分享教育、教學資源的教師和學生一定的物質激勵和精神獎勵等來解決這些問題。
1.5 依靠專業技術人員開發、制作。院校的專業技術部門或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學校特點和教師教學的需求、學生學習的需要來進行自主開發制作網絡教學資源,這也是網絡教學資源的來源之一,這種途徑獲得的網絡教學資源在實用性化和適用性方面往往會更好。
1.6 從專業開發處購買。這種方式是日前網絡教學教學資源獲得的最有效的途徑。院校完全可以從自身實際需要出發選擇、購置符合教學和學習的教學資源,以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求,增加網絡教學資源的數量。
1.7 從開放的互聯網絡上獲取教學資源?,F在大多學校都設有專門的教學資源管理人員,他們的職責之一就是從互聯網上搜索、收集有用的教學資源用來充實本校的網絡教學資源庫或網絡教學資源平臺。通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采用:一是通過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檢索所需要的內容或資料。二是可以選擇提供下載功能的專業教學資源類網站進行固定欄目的下載,這些教育資源類網站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源的全方位的溝通和共享,如分享教學課件、課后習題和測驗試卷等。目前此類網站很多而且完全免費、資源類別豐富、操作相對也比較方便但是更新速度、更新內容卻大多滯后。三是利用社會性程序、軟件,如twitter、維基等。可以通過這些社會性軟件平臺獲得或者分享各學科、各領域的最新動態和信息,從而大幅度提高網絡教學資源的獲取效率。
2 在網絡教學資源組織和建設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幾個原則
2.1 要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集中檢索功能和分布式存儲。網絡教學資源一應俱全,內容繁多,而且分布無序,要把這些巨大豐富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就應該完成網絡教學資源的集中檢索功能和分布式存儲。教師和學生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使用檢索功能迅速地把有價值、有意義的教學資源搜尋出來。
2.2 要充分思考教師和學生需求的原則。進行網絡教學資源庫和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最終目標就是更好的服務教師和學生,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因而網絡教學資源庫中的所有資源和素材,都必須充分思考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真正需求,以利于教師和學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能及時方便的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否則,再好的教學資源如果不被廣泛的利用,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2.3 要及時建立健全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評價體系。要及建立健全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評價體系,才能使網絡教學資源庫的管理者能得到更好的更及時的反饋信息,進而完善更新網絡教學資源庫。
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長遠的工程,要搞好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需要各學科的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需要專業技術部門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需要各方面協同合作,才能夠真正的為教學服務,從而推進教育信息化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明桓,曹靖,程超.高校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探討[l].網絡安全,2008(123).
[2]何克抗.把脈中國教育資源建設[J].中國遠程教育,2003.
[3]王明建.高等院校網絡教育的資源建設與評價[J].教育研究,2005(12).
[4]于偉建,莊學真.論高等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4(6).
[5]陳海林,李海霞,王慶柱.高校教師要重視網絡教學資源建設[J].中國遠程教育(13).
作者簡介:于欣(1974-),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