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路
【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高校對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塑造健全人格,開發心智潛能,指導人際交往的主渠道、主陣地,但它的實效性經常受到人們的懷疑,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該課程中使用獲得親身感受及情緒體驗的體驗教學,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大學生整體的心理素質,起著重要作用。文章從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在詮釋體驗式教學內涵的基礎上,提出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 體驗式教學 應用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高校對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塑造健全人格,開發心智潛能,指導人際交往的主渠道、主陣地,但它的實效性經常受到人們的懷疑。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教材的被動使用者。其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程化傾向特別突出,當前課堂教學大量講授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甚至像其他學科一樣進行非常嚴格的考試。課程化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不但沒有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給學生額外增加了一門學科課程,使學生承受了更大的負擔,最終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方法單一,講授法運用不當極易成為灌輸式的教學,抑制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心理健康教學又是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的過程,是教育科學性、系統性、生動性的具體體現,所以要根據大學生的實際將各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綜合運用。最后,原有的考試評估體系單一測評教學結果,這種課程化的考試應逐步轉向教學全過程的、學生充分參與的評價,充分發揮其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
二、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體驗是個人通過親自參加實踐活動,在親身經歷中體會知識、技能,從中獲得體驗和感受。體驗式教學是以體驗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觀和教學模式。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并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親自去感知、領悟知識,并在實踐中得到證實。體驗式教學所創設的環境和氛圍能愉悅學生的心情,增加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變得更加開放和放松,更樂于參與學習,從而更好地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應用
要使體驗式教學富有成效,需要設置凸顯生命關懷的教學目標,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學過程,需要科學靈活、貼近實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一)設定重視生命關懷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生命
這強調的就是教學環節的設計要與學生的生命成長相適應。個人的生命成長需要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與發展情感、意志、態度并重,只注重一個方面都不能促進個體的完整成長。在大學教育階段,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學習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意志追尋和精神養成,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可能是“沒有靈魂的專家”。因此,大學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學設計,將學生的情感體驗、態度養成以及價值觀的確立納入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中還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體驗,成為德才兼備、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二)實施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實現人格成長
這強調的是教學過程的開展不能脫離學生的體驗和需要。體驗式教學是學生特殊認知和心理全面演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善于觀察學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創設有利于學生體驗和感悟的教學情境。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和獨特體驗,善于接受學生突發的靈感、不同的認識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自身的價值,從而在體驗中獲得人格的全面發展。
(三)運用科學靈活、貼近實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快樂和自由
近些年,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研究者們提出了眾多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學模式、岳素萍的主體教學模式、吳彩霞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及劉海燕提出的“點線面”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等。根據劉海燕的研究,大學生認為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實踐或活動鍛煉模式(28.9%)和審美或音樂熏陶模式(25.3%)。就教學方法而言,大學生傾向于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因此,他們更喜歡情境模擬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輕松教學氛圍創設(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綜合性教學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見,將貼近學生實際,易于學生接受的實踐或活動鍛煉模式、審美或音樂熏陶模式,情境模擬、案例分析、氛圍創設等多種教學手段融合的體驗式教學適合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其效果明顯優于傳統說教的教學方法,但體驗式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花費時間較多,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參與到體驗式教學中的學生,他們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過內涵豐富、啟人深思的活動,讓他們在歡笑中有所領悟,分享心靈收獲,以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
【參考文獻】
[1]王建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2]岳欣.體驗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2011(1).
[3]朱海娟.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2).
[4]楊春萍,劉峰.高校心理健康課參與式教學模式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