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中亞五國雙邊投資條約準入規則發展研究

2014-07-01 02:38:31錢曉萍
當代經濟管理 2014年6期

錢曉萍

摘 要 在國際投資條約中,投資準入是平衡國家經濟監管權和開放投資義務之間最重要的砝碼。在“符合東道國法律”的基礎上,中國與中亞五國間的投資準入規則經歷了從外資公平待遇到出現最惠國待遇的發展。以中國的視角,未來中國與中亞五國準入規則的發展將取決于雙方的投資經貿關系,中國經濟的現狀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以及中國在該區域經濟政策的取向三大因素。通過中國與中亞五國投資現狀以及五國投資市場準入的分析,該地區的投資準入規則,將遵循從“依據東道國法律”接受投資,到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再到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從特定部門的準入開放到原則性開放下的部分例外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投資準入規則;“絲綢之路經濟帶”;投資關系;準入模式發展

中圖分類號 D99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4)06-0052-06

在全球一體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各國正在將全球市場競爭的重點從國際貨物貿易轉向國際投資,通過簽訂大量的國際投資條約①,實現本國經濟戰略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我國改革開放總體要求和對全球經濟發展新形勢精準把握的基礎上,作出“放寬投資準入”②的決定。從國際投資條約的角度而言,一國“放款投資準入”主要體現,是其投資準入規則形式和內容的選擇。

正當美國打造TPP和TTIP貿易集團,俄羅斯竭力營造獨聯體國家內自由貿易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Eurasian Community)時,在中國的呼吁下③,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國家,中國與中亞五國除了繼續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外,還將加強在科技、文化、能源、環保,尤其是經貿領域的區域合作。尤其是中國與中亞五國具有較強的經濟互補性,完全有可能形成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地緣特征,建立類似于中國與東盟包含有貨物、服務和投資三位一體的自由貿易區。而該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中有關投資的規則,必將充分考慮成員國尤其是成員國之間相關的締約實踐。

鑒于投資條約準入規則在國家間投資便利化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國與中亞五國間現有的雙邊投資協議(BIT)為模本,參照“投資準入”的一般法理,在分析中國對中亞五國投資的現狀的基礎上,思考“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在這一問題上未來可能的選擇與發展。

一、投資準入規則的概念與作用

外國投資者在東道國的投資活動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即投資準入階段(admiss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和投資運營階段(oper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有時也被劃分為投資設立前(pre-establishment stage)和投資設立運營(post-establishment stage)兩個階段。在長期投資的情況下,區分外國投資的“準入權(the right of admission)”與“設業權(the right of establishment)”意義不大,“準入權”等于“設業權”。④ [1]投資準入規則是指東道國向外國投資者完全或在某些行業開放或關閉國家經濟,以及接納外國投資者和設立外國投資的方式。

由于國際投資對東道國的經濟影響遠遠大于國際貿易,國際投資自由化的腳步明顯落后于國際貿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完全開放本國的外國投資市場。而投資準入規則作為東道國控制外資的主要手段,代表該國投資的整體氛圍,是創造有吸引力和高效投資環境重要的第一步,同時體現投資者(母國)與東道國在國際投資中利益分歧重合,[1]所以投資準入規則是國際投資條約中最敏感的問題,如同“幽靈”一般游蕩于國際投資條約各個角落。⑤

東道國對投資準入管制措施的核心是準入階段的投資待遇,尤其是否給予外國投資在該階段國民待遇——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自由主義浪潮,晚近締結的投資條約突破傳統投資保護與促進功能,以促進投資自由化為目標,將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從營運階段延伸適用于準入階段,由此使得外資可以更容易地進入東道國。⑥ [2]但是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國家對于準入階段給予外資何種待遇,根本上取決于在投資市場開放與國內利益保護之間尋求適當平衡。

二、中國與中亞五國現有BIT投資準入規則的文本分析

中國于1992年首先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次年與塔吉克斯坦分別簽訂BIT。⑦ [3]這5個BIT文本內容與結構基本相同,基本包括:序言、定義條款(投資、投資者、收益、領土)、實體問題條款(準入、投資待遇、征收與賠償、損害與損失的補償、轉移、代位)、爭端解決條款(國家之間、國家與投資者之間)、保護傘條款和拒絕利益條款、最終條款(條約的適用、磋商、解釋、生效、有效期和終止)。

20世紀末,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既是吸引外資的“黃金時代”,又是對外資經濟走出去的“探索時代”,中國共與超過60個國家簽署BIT(中國第二代BIT),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的經濟發展。 ⑧[4]但與中國近兩年簽署BIT,如中國-加拿大BIT,以及最近中美BIT談判所透露出的文本信息相比,20世紀末簽署的BIT文本顯得較為簡單。而2011年中國-烏茲別克斯坦重新簽署的BIT(中國第三代BIT),則充分體現中國BIT的發展,尤其是在投資準入規則方面。

(一)準入規則的基礎文本

1992年中烏、中吉、中哈、中土BIT、和1993年中塔BIT有關投資準入規則的措辭基本一致。一般第2條規定“締約一方應鼓勵締約另一方的投資者在其領土內投資,并依照其法律和法規允許此種投資……”;第3條要求“締約一方應在其領土內保障締約另一方投資者的投資和與該投資有關的活動受到公平的待遇和保護”,同時要求“本條第一款所述的待遇,應不低于給予任何第三國投資者的投資和與投資有關的活動的待遇。”

至2011年中烏新簽署的BIT,有關投資準入規則的措辭較上述BIT發生較大變化。第2條在“促進和保護投資”的標題下,仍然保持“締約一方應鼓勵締約另一方國家的投資者在其本國領土內投資,并依照其法律和法規接受并保護這種投資。……”但是在第4條“最惠國待遇”條款中則明確規定,“一、締約一方就投資的設立(establishment)、并購、擴大、管理、維持、使用、享有、出售或投資的其他處置所賦予締約另一方投資者及在其境內的投資的待遇不得低于在相同情勢下給予第三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endprint

(二)中國與中亞五國BIT準入規則的特點

1. 被準入的投資必須“符合東道國法律”

按照學者根據條約是否要求外資準入“符合東道國法律”,把準入規范分為歐式準入模式和美式準入模式:[5]歐式準入模式一般是在條約中有單獨的準入條款(條款標題為“Promotion and Admission of Investment,投資準入與保護”或類似措辭),并明確規定具體準入規則屬于東道國國內事務。不直接給予外資準入權,需要依據“東道國的法律”,把投資限于那些東道國單方承認的標準和保障。⑨美式投資條約沒有單獨的投資準入條款,最常用的方法是將準入權融于國民待遇條款,又作出某種限制(如負面清單和“in like circumstances”的規定),一般規定東道國在投資準入方面給予外資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國投資者或第三國投資者的待遇,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公平的市場競爭條件。⑩

改革開放之初到21世紀初,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主要的資本輸入國(投資東道國),基于審慎的態度,中國與中亞五國BIT以“防御性”為主,投資準入模式是“符合東道國法律”的歐式準入模式。在投資準入階段保留東道國的自由裁量權,東道國沒有義務在批準BIT后修改其國內法。這可能導致根據東道國的法律法規,使對方國民接受的待遇不但遜于本國公民,而且可能遜于第三國的國民。同時東道國保留在投資條約生效后,修改的國內法上有關投資準入的自由。[5]

2. 外資公平待遇到出現最惠國待遇

投資準入規則的核心問題是準入階段外資待遇標準。中國與中亞五國BIT準入規則的最大發展是,從最初要求“保障投資者的投資和與該投資有關的活動受到公平的待遇和保護”和“不低于給予任何第三國投資者的投資和與投資有關的活動的待遇”,{11}到在“最惠國待遇”條款中則明確規定,就“投資設立(establishment)、并購、……或投資的其他處置賦予締約另一方投資者及在其境內的投資的待遇不得低于在相同情勢下給予第三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即從外資公平的待遇(絕對待遇),到條約規定給予最惠國待遇(相對待遇)。

將最惠國待遇延伸至投資準入階段是國際投資條約的發展趨勢。從各國實踐上看,傳統上采用歐式模式的國家是在逐漸吸收、借鑒和采納美式模式的做法,其雙邊投資條約中也開始不斷加入對準入階段外資待遇的要求,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12}以中國的實踐為例,中國2003BIT范本沒有規定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但近期與其他國家簽訂的BIT中,開始明確把最惠國待遇引入外資準入階段,如2004年中國-芬蘭、2009年中國-東盟投資協議、2012年中加BIT第5條“最惠國待遇”均規定,各締約方在準入、設立、獲得、擴大、……或對投資其他形式的處置方面,應當給予另一締約方投資者及其相關投資,不低于其在同等條件下給予任何其他締約方或第三國投資者及/或其投資的待遇。

(三)小結

綜上所述,現有的中國與中亞五國間BIT仍然屬于“投資保護”型, 重在保護已為東道國接受的投資, 而在市場準入方面并不能創造更多的機會。盡管促進和保護投資是所有投資條約的目的,表達了締約國對投資自由化的追求,沒有一個國家會承諾無條件的投資準入。{13}

但可以預見,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興起,中烏BIT的示范效應,中國與其他四國新一輪投資條約文本中,準入規則必然從完全“依據東道國法律”,到準入階段對外國投資的最惠國待遇的發展歷程。{14}

而2013年7月中國表示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與美方進行投資協定實質性談判,這意味著將在形式和實質上突破中國在投資條約外資準入規則的實踐中的習慣做法,無疑是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但同時面臨一個新的問題:中國與中亞五國投資準入規則(不僅僅是雙邊投資協定BIT,還可能是包括投資規則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也能進化為“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模式?

從中國的立場來,在國際投資條約中,采取何種準入規則將取決于雙方的投資經貿關系,中國經濟的現狀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還依賴于中國在該區域經濟政策的取向三大因素,當然這三者間也相互關聯。

三、中國對中亞五國投資現狀分析

中國與中亞五國在投資領域合作主要特征是:中國對中亞國家的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第二大投資來源國、哈薩克斯坦第六大投資來源國;盡管雙方互有投資,總體上中國是資本輸出國(投資母國),其他五國為資本輸入國(東道國)。

(一) 整體向上,波動較大

中國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總體呈快速上升趨勢(見表1,“俄羅斯”作為參照數據),但流量增幅呈現較大的波動,甚至出現負增長(見表2),顯示出中國在該地區直接投資的不穩定性。{15}[6]

(二)投資流量與存量的國別差異明顯

從中國對外投資的角度,相較于其他國家和地區,中亞五國整體所指比重較小,其流量與存量的總和,以2011年的數據為例,基本與俄羅斯一國持平。同時,中國對中亞各國直接投資總量、增長和穩定性來看存在國別差異。其中存量高度集中于哈薩克斯坦一國,{16}占中亞五國總量的70%左右,而中國對烏茲別克斯坦的投資存量最低,明顯與烏國的經濟總量和戰略地位相差甚遠。從流量增長的穩定性來看,各國都有波動,吉爾吉斯斯坦相對較好,而烏茲別克和土庫曼斯坦波動較大。

2012年中國對中亞五國投資在數量上繼續保持上述狀態,但有些許變化。{17}[7]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2年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出現井噴,流量為29.96億美元,截至2012年底,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累計62.51億美元(2012年俄羅斯的兩項數據為7.85億美元和48.88億美元)。相同的統計項目下,中國對吉爾吉斯斯坦直接投資流量是1.61億美元,投資存量為6.62億美元;塔吉克斯坦的數據為0.83億美元和1.91億美元;土庫曼斯坦的數據為1 234萬美元和2.88億美元;盡管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一投資伙伴國,但該國的數據并不理想,分別為-2 679萬美元和1.46億美元。endprint

(三)投資領域的相似性與多元性并存

在投資領域上,中國對中亞各國的直接投資具有相似性,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氣開采、交通、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鉆井機設備維修、汽車組裝、食品加工、農業養殖等諸多領域。[8]但中國對各國的投資各有側重,例如在塔吉克斯坦,主要涉及礦業、農業、電信等領域;而在哈薩克斯坦,中國投資者的投資領域主要包括石油勘探開發、收購哈石油公司股權、加油站網絡、電力、農副產品加工、電信、皮革加工、食宿餐飲和貿易等;{18}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投資者主要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管道建設和營運、鈾礦勘探開發、煤礦、電站、泵站、鐵路和電信網改造、化工廠建設、土壤改良和制革制鞋及陶瓷等業務;在土庫曼斯坦,雙方的合作范圍是油氣、交通通訊、農業、化工、食品工業和建筑業。[7]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國投資者在吉爾吉斯斯坦,除了繼續在如工程承包、通訊服務、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等多個領域和行業投資外,在交通、通訊領域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大,行業領頭羊地位突出。雙方還在非資源領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特變電工公司承建的上合優惠出口買方信貸項下吉“達特卡-克明”輸變電線項月成功簽約,總金額3.89795億美元,創下兩國建交以來單筆合同金額最大的紀錄;中國路橋公司承建的“奧于-巴特肯-伊斯法納”公路及“比什凱克-巴雷克奇”公路修復項目簽署貸款協議,總額1.298 5億美元,同樣使用上合優惠出口買方信貸。[7]

(四)小結

中國對中亞國家直接投資的增長,是中國經濟發展,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發揮競爭優勢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條件的必然結果,也是中亞國家積極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實行積極的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投資政策法規不斷完善,投資環境大大改善的結果。[8]

在中亞國家吸引外資迅速增長但不穩定的背后,一方面說明其豐富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所蘊含的未來市場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表明由于五國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和政策體制上的缺陷,外國投資者對構建更加穩定的國內市場環境迫切要求。

四、展 望

由于外國投資是其新的財政來源和經濟增長點,作為資本輸入國,中亞五國繼續在各種產業中放寬對外國投資的限制并加以促進,以刺激增長,出臺的投資政策絕大多數都指向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更多地利用產業政策,調整外國投資者的準入政策。{19}[9]

但通過上述分析,中亞五國對國際投資條約中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模式持謹慎的態度。首先,中亞五國在對外投資中整體表現為資本輸入國(不僅僅是對中國和俄羅斯),本國經濟處于相對弱勢,外國投資對本國經濟的影響遠遠大于經濟強國,因此在投資準入規則選擇方面必然持保守態度,注重東道國對外資的監控。其次,外國(包括中國)對該五國的投資領域盡管出現多元化,但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而該五國與其主要資本輸入國相比,產業比較優勢不明顯,相對單一的經濟結構沒有改變,雖然外國資本的介入成為中亞國家新的財政來源和經濟增長點,[10]但如果不考慮本國經濟情況,直接給予外國投資者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特別是國民待遇,則有必然對本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再次,必須考慮中亞五國的條約締結習慣和俄羅斯較為保守的國際投資政策在該地區的影響,因此,中亞五國在國家經濟監管權和開放吸引投資之間,必將堅持依據“東道國的法律”接受投資。

從中國的立場來看:首先,在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中國主要是資本輸出國(中俄表現為相互投資),而且從趨勢或動態上看,中國對該地區投資增速強勁,因此隨著中國在中亞直接投資的增加,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國對這些國家準入開放和投資穩定性的要求將會逐漸增加。其次,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導國,中國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以發展的視角,在制定該地區的國際經濟規則中,對制度建設和價值建構有所貢獻,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最后,在世界范圍內,在準入階段給予外國投資和投資者國民待遇已是大勢所趨,[11]盡管這種趨勢會受世界經濟狀況的影響有所反復,但在全球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的進程中,這種趨勢不可抵擋,中國應該順應這種潮流。

綜上所述,中國與中亞五國未來簽訂國際投資協定(不僅BIT)政策取向應是外資管理與投資保護的均衡。隨著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中亞國家“借力”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實現從“交通走廊”向“經濟發展帶”的轉型,[12]該地區投資準入規則,應遵循從“依據東道國法律”接受投資,到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再到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從特定部門的準入開放到原則性開放下的部分例外的發展路徑。

① 廣義的國際投資條約包括:雙邊投資協定BIT(最為典型)、含有投資條款的區域協定FTA(如經濟合作、一體化協定等,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涉及針對有關投資措施的多邊條約(如《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政府采購協定》等)。

② 全會公報指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③ 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認為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

④ 受語言翻譯及國際投資條約類型不同的影響,學者在使用“投資準入”一詞時,有時并不嚴格區分“準入權(the right of admission)”和“設業權(the right of establishment)”。“準入權”主要涉及到投資進入或開業(entry or set up a presence)的權利,而“設業權”涉及在投資期間投資者可以開展業務的條件(type of presence that may be permitted),強調設業的持久性(the permanence of the presence)。endprint

⑤ 在國際投資中與準入規則相關的條款或內容包括:宗旨和目標、投資與投資者定義和范圍、國民待遇與最惠國待遇、業績要求、例外規定和不符措施等。例如業績要求是與準入規則相關的內容,美國和加拿大締結的BIT通常禁止條約規定東道國要求投資者按照規定的方式開展業務(業績要求),如強制要求外國投資者使用本地材料、一定量產品出口的責任、雇用當地人員的義務。這些做法因與自由市場原則不一致而被認為是限制市場準入。

⑥ 過去的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只適用于準入后階段,當代許多投資條約明確規定它們進而適用于投資準人階段,比如NAFTA 第1102 條、MAI(1998年草案)第三部分、美國2004 年BIT范本第3條和加拿大2004年BIT范本第3條都規定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適用于外資的設立(establishment)、獲得(acquisition)等準入階段,泰國-澳大利亞FTA第904條的標題就是“設立前的國民待遇”(Pre-establishment National Treatment)。

⑦ 本文條約文本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我國對外簽訂雙邊投資協定一覽表》。

⑧ 筆者非常贊同Norah Gallagher & Wenhua Shan的觀點,即從1982年至今,中國BIT版本可以劃分為三代:(1)1982~1989年,中國啟動BIT談判與第一代BIT出現;(2)1990~1997年,中國加入ICSID與第二代BIT;(3)1998年至今,中加BIT談判啟動和簽署與第三代BIT。在此基礎上,筆者大膽預測,以2012年5月中美BIT談判為始,鑒于雙方在世界經濟政治體系中的領導地位,兩國一旦能達成協議,不僅對中國也會對世界其他國家未來的國際投資條約或與之相關的條約(如自由貿易區),產生深遠影響,將是中國BIT的第四代版本。

⑨ 以德國2005年BIT范本第2條第1款為例:“締約一方應盡可能鼓勵締約另一方投資者在其境內進行投資,并依照其法律法規準許這種投資進入”。

⑩ 2002年后NAFTA、美國對外締結的FTA以及BIT均要求準入前國民待遇。以2012年美式BIT范本為例,其第3條國民待遇和第4條最惠國待遇中,準入規則表述為:“締約一方給予在其領土內締約另一方的投資者在建立、取得、擴張、管理、實施、運營、出售和其他處置方面的待遇,應不低于其在類似情況下給予其本國投資者的待遇”、“締約一方給予在其領土內的涵蓋投資在建立、取得、擴張、管理、實施、運營、出售和其他處置方面的待遇,應不低于其在類似情況下給予其本國投資者的投資的待遇”。

{11} 按照一般的學理解釋,“與該投資有關的活動(activity in connection with investments)”應包括投資的建立(Establishment)、取得、擴張、管理、實施、運營、出售和其他處置方面”,所以“與投資有關的活動方面的待遇,不應低于其給予任何第三國投資者的待遇”,是可以理解為在準入階段的“最惠國待遇”。但在中國的締約實踐中,“與投資有關的業務活動”不包括投資準入。參見1988年中日BIT、1992中韓BIT。

{12} 如芬蘭與亞美尼亞(2004)、阿爾及利亞(2005)及中國(2004)等簽訂的BIT中則規定了最惠國待遇適用于準入階段的內容。以中國-芬蘭BIT為例,雙方約定“就設立、征收、運營、管理、維持、使用、享有、擴張、出售或投資的其他處置方面,締約一方給予締約另一方投資者的投資的待遇應不低于其給予任何第三國投資者的投資的待遇。”

{13} 各國對外資準入都設定了各種限制和例外,具體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劃定了限制或禁止外資準入的領域; 二是設定了外資準入的資格和條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一些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行業,如公共事業、國防工業、交通運輸業,一般都對外資進入做出限制或禁止。

{14} 中國-吉爾吉斯坦BIT,1992年5月14日簽訂,1995年9月8日生效,有效期10年。中國-哈薩克斯坦BIT,1992年8月10簽訂,1994年8月13日生效,有效期5年,期滿后締約一方可隨時書面通知締約另一方終止本協定。中國-土庫曼斯坦BIT,1992年11月21日簽訂,1994年6月6日生效,有效期15年。中國-塔吉克斯坦BIT,1993年3月9日簽訂,1994年1月20日生效,有效期5年,期滿后締約一方可隨時書面通知締約另一方終止本協定。

{15} 數據來自《201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16} 2008年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20位的國家中,哈薩克斯坦以4.96億美元排名第八;同年存量前20位的國家中,哈薩克斯坦以14.02億美元排名第十。2009年,相同統計項目下,哈薩克斯坦以15.16億美元排存量榜第十二。到2010年,由于中國當年對哈薩克斯坦投資流量繼續下降,其吸收中國投資存量僅增長為15.91億美元,排名第十四,占總比重的0.5%。到2011年,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流量接近6億美元,排名第十四;以存量28.58億美元排名第十二,所占比重達0.7%。數據來自2008、2009、2010、201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17} 2012年的數據來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2013年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

{18} 目前中國在哈投資的大項目有:中哈石油管道項目、PK?項目、AOM 項目、KAM 項目、曼格斯套項目、阿克糾賓項目、北布扎奇項目、肯一阿西北管道項目、里海達爾汗區塊項目、中石化FIOC和中亞項目、中興COMA450項目、阿斯塔納北京大廈項目、巴甫洛達爾鋁廠項目、卡拉贊巴斯油田項目、中哈鈾開采項目、阿克套瀝青廠和魯特尼奇水電站項目等。endprint

{19} 亦可詳見2013年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對中亞五國投資政策法規的介紹。

[1] Thomas Pollen. Legal Framework for the Admission of FDI[M]. Utrecht: Eleve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06: 54.

[2] 陳安. 國際投資法的新發展與中國雙邊投資條約的新實踐[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我國對外簽訂雙邊投資協定一覽表[EB/OL].[2014-1-12]http://tfs.mofcom.gov.cn/article/Nocategory/201111 /20111107819474.shtml.

[4] Norah Gallagher, Wenhua Shan. Chinese Investment Treaties:Polices and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aras1.65-l.77.

[5] Rudolf Dolzer, Christoph Schreuer.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80-82.

[6] 201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30-39.

[7]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 2013年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EB/OL]. [2014-1-12]. http://fec.mofcom.gov.cn/gbzn/gobiezhinan.shtml.

[8] 段秀芳. 中國對中亞國家直接投資區位與行業選擇[J]. 國際經貿探索,2010(5):39-44.

[9] 李欽,許云霞. 中國對中亞地區投資現狀及其比較分析[J]. 商業經濟,2012(14):5-7.

[10] 凌激. 中國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現狀、問題及建議[J]. 國際觀察,2010(5):21-26.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已有77個國家采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 [EB/OL] .[2014-1-12].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0712/c1004-22173506.html.

[12] 朱顯平,鄒向陽. 中國-中亞新絲綢之路經濟發展帶構想[J]. 東北亞論壇, 2006,15(5):3-6.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Admission Rul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From China's Perspective

Qian Xiaoping

(School of Business,Xi'an University,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With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reaties,admiss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 to balance the national economic supervising right and open investment obligations. On the basis of "comply with host country laws",the investment admission rul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fair treatment to the emerging of the most favored nations(MFN). From China's perspective,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vestment admission rules will depend on three major factors,including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and trade relations,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conomy and future expectation,as well a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investment situation,investment admission rule in the region will follow procedures as from "comply with host country laws"to MFN and national treatment;from open specific sectors to general open with some exceptions.

Key words: foreign investment admission rules; Silk Way economic belt; investment relations; admission model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張積慧)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不卡精品|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色首页AV在线|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91国内在线视频|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色135综合网| 亚欧美国产综合|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91欧美在线| 欧美日本激情| 亚洲一级毛片|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丝袜亚洲综合|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天综合|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69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第一页| 亚洲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色伊人|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日本|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毛片基地|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伊人91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第一页|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