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爭等
摘 要 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商務部調查問卷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偏向于采用第三方平臺來進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影響跨境電子商務使用第三方平臺效果的因子依次為:網絡營銷因子、國際支付條件因子、電子通關因子、法律規范因子、國際物流。分析結果也顯示:我國外貿企業對網絡營銷的使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電子支付、通關、物流都存在很多問題,并且我國對跨境電子商務還缺乏系統的法律法規。針對研究結果,文章從外貿企業、政府兩個角度分別提出可行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第三方平臺; 外貿企業; 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 F724.6 文獻標識碼?演A 文章編號?演1673-0461(2014)06-0058-06
一、調查背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全球范圍的經濟活動對交易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國家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為了衡量該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我國外貿企業想要跟上時代大潮,就必須發展跨境電子商務。2013年以來,在商務部的指導下,上海理工大學連續進行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旨在通過一定數量的外貿電子商務平臺、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的調查,統計歸納有關實踐數據,總結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的經驗與存在的問題,以便為推動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參考意見和決策支持。在調查中發現外貿企業在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時,相比于建立自有平臺,更傾向于利用第三方平臺來進行電子商務。在問卷分析的結果上發現目前我國外貿企業在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不僅是外貿企業在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網絡營銷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電子支付、通關、物流都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針對電子商務法律的缺失也束縛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數據分析
(一)數據來源
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中,主要采用走訪企業和在線問卷兩種形式,共發放問卷1 500余份,獲得有效問卷1 039份,被調查企業涉及我國18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覆蓋各種規模、經濟類型及行業的企業。在對全國數據篩選的過程中,發現樣本選擇第三方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占絕大多數,因此把選擇第三方平臺的企業數據單獨篩選出來,一共為733份。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數幾個不相關的公共因子, 去研究多個具有復雜關系原始指標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因子分析從多個原始指標的相關關系入手,找到支配這中相關關系的有限個不可觀測的潛在變量,并利用這些潛在變量解釋原始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或協方差關系的方法。因子分析從一組觀測值出發,通過分析各原始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潛在因素,即公因子,使得這些公因子可以解釋原始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三、實例分析
(一)指標體系建立
為了更清楚地對數據進行說明,對問卷進行刪選,建立指標體系如表1。本問卷得分區間為[1,7],7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
(二) 跨境電子商務因子分析
1. KMO和Bartlet檢驗
通過對所選取的五個一級指標變量, 利用spass19.0,對選取的733份外貿企業調查數據進行因子分析處理。因子分析中,首先對變量進行KMO檢驗,均大于0.7,同時Sig值小于0.05,通過驗證,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如表2,Sig為0.000即相關矩陣不是一個單位矩陣,可以考慮進行因子分析;KMO值為0.911,說明因子分析結果較好。
2. 方差
在通過檢驗后,利用總方差分解表進行分析,如表3。結果表明,前6個因子變量的特征值均大于1,它們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33.834%、9.867%、8.653%、7.324%、4.506%、3.960%,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68.145%,說明前6個因子變量綜合蘊含了原始數據35個評價指標所能表達的足夠信息,因此提取6個公因子,設為F1、F2、F3、F4、F5、F6。
3. 公因子命名
旋轉后的因子與原始變量的相關矩陣是按系數從大到小排列的,利用旋轉后因子載荷陣可以對確定公因子并進行重新命名,如表4所示。
第一公因子在a3、a4、a5、a6、a7、a8、a9、a10上載荷比較大,包含國際市場商品情況、國際市場營銷情況、國外客戶情況,這個因子體現了外貿企業在進行跨境貿易時是利用電子商務進行網絡營銷的情況,因此定義第一公因子為網絡營銷能力因子,此處主要是利用第三方平臺來開展電子商務。在該因子上可以看出a3、a4、a5的更為明顯,說明外貿企業在進行跨境交易時,對網絡營銷的應用更多地體現在了解國際市場商品情況,而不是利用第三方平臺來建立了網絡市場的商品銷售渠道,全面開展了網絡廣告宣傳,說明在對如何更好地利用第三方平臺更好地開展貿易的能力還存在著提高。
第二公因子在a16、a17、a18、a19、a20、a21、a22上載荷比較大,反應了國際電子支付支持條件、電子支付工具、電子信用證情況,我們將其定義為國際支付條件因子。第二因子尤其在a17、a18上載荷更為明顯,而a20、a21、a22相關關系較低,可以看出外貿企業在電子支付工具上更傾向于選擇電子現金和電子票據,對第三方支付和電子信用證的使用還存在遲疑。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第三方平臺雖然具有支付成本低、使用方便等優點,但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法律地位尚缺乏規定,一旦該機構終結破產,消費者的“電子票據”可能會成為破產債權,無法追回。對于電子信用證方式手續復雜,環節較多,不僅費時,而且費用較高,另外信用證作為自足性文件,銀行只處理單據,可能存在假單等情況。
第三公因子在a23、a24、a25、a26、a27、a28上載荷比較大,反映了電子報關、貨物查驗、稅費征收,將其定義為電子通關因子。通關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環節,電子通關可以極大地提高通關效率,方便外貿企業。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不斷高漲,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 貿易便利化已日益成為各國的強烈訴求和共同關注的議題。做好電子通關對我國跨境貿易具有極大幫助。目前我國在“貿易便利與貿易安全平衡發展”的思想指導下,尋求貿易便利與貿易安全的協調發展,推進無紙化貿易是當前重要措施,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取得一系列進展,a24有較大的相關系數,正反應我國無紙化通關工作取得良好進展。endprint
第四公因子在a11、a34、a35、a36、a37上載荷比較大,定義為第三方平臺法律規范因子。其方差貢獻為7.324%,雖然不如前三個公因子貢獻率高,但法律規范可以給跨境電子商務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第三方平臺健康良性的發展。目前第三方平臺主要存在問題包括平臺法律地位不清晰,交易中平臺權利義務不對等;信用評價制度不合理;糾紛處理機制不合理等各方面問題。
第五公因子定義為跨境物流因子,包含a29、a30、a31、a32、a33,物流是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環節,其中a29、a33的載荷相對于a30、a31、a32來說不夠明顯,可以看出我國外貿企業認為物流成本雖有降低,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并且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息處理能力水平仍然較低,導致物流運行效率低下和客戶服務水平低,制約了其對外業務的發展。
第六公因子定義為國際電子支付的安全因子,在a12、a13上載荷比較大,與第二公因子國際支付條件因子不同,該公因子主要反映密碼泄露、內部作案等安全因素。
四、結論和建議
(一)從外貿企業角度
1. 加強網絡營銷,選擇合適的第三方平臺
通過此次調查可以從網絡營銷能力因子分析上看出,我國的網絡營銷還處于起步階段,相對于利用電子商務來建立商品渠道和開展網絡宣傳,我國外貿企業還僅僅停留在了解國際市場商品情況層次上,更不用說合理利用網絡營銷來建立自身品牌了。我國外貿企業在進行網絡營銷時,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的市場營銷觀念和營銷視角,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制定新的市場營銷策略。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利用應該不僅局限于了解市場價格、供需等信息,而是利用電子商務對自身企業產品、服務、品牌進行不定期定量的測評和改進。
在對第三方平臺的選擇上,外貿企業也需要慎重考慮,好的第三方平臺有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譽度,聚眾效應也十分明顯,我國外貿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定位、產品性質、市場需求等各方面綜合選擇合適的第三方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目前,幾個出類拔萃的跨境電子商務網站有易趣eBay、敦煌網、蘭亭集勢、阿里巴巴等,選擇好的知名的大型第三方平臺,就相當于為自己進出國際貿易市場領到了一張貴賓入場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臺畢竟是零售的初級形態,歐美及許多發達國家優秀的電商公司都是買賣模式的,這正是因為他們長期整體化和系統化的治理下擁有了自己完善的采購系統和營銷體系,相反我國進行跨境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在采購上還呈現碎片化和低效率。雖然在可預見的將來,平臺模式還是一個占統治地位的零售銷售業態,我國外貿企業需要學著擺脫平臺這種低效益少規范的初級零售形式,轉向買賣模式。
2. 提升企業自身管理能力,建立專業水平的電商隊伍
我國目前缺乏世界級的一流企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企業管理能力落后,跨境電子商務外貿企業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小企業,我國長期封建的文化下使得在當今我國企業在管理體系中泛家族化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具體表現為用人唯親,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銷售模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對人才的選用,并且阻礙了企業現代化發展的實現。想要做大做強一個企業,不僅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要學習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并不斷創新,積極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從而高效管理,合理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在跨境電子商務上闖出自己企業的一片天空。
另外,外企企業必須具備一支具有專業水平的隊伍去開拓市場,這支隊伍不僅要精通網站操作,還要對產品、外貿都有很專業的知識。對于很多外貿企業來說,經常會收到來自各種詢盤,但是在回復后往往沒有下文,從而失去了許多潛在客戶。對于不同的客戶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但由于外貿人員對業務流程或公司產品的不熟悉等其他原因,造成回復延遲或答非所問,從而流失大量潛在客戶。一支專業隊伍除了能更好的與客戶交流、推廣自己產品以外,還能夠利用客戶所傳達的信息,嗅出國際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及時調正和更新自己的產品,使自己站在國際市場的最前沿。
3. 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實行多元化的經營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大幅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近期我國大面積的霧霾天氣正拷問著我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合理性。不僅我國面臨治療環境污染的問題,各國都為治理本國污染而絞盡腦汁。尤其發達國家,有些甚至誤解綠色貿易壁壘本意,違法貿易壁壘是保護本國環境的初衷,阻礙其他國家貿易的發展。
在此次調查中,通過走訪各個企業,發現為解決貿易壁壘問題,各外貿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難題。其實要打破貿易壁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重視我國科技發展,切實提高我國產品的科技含量。外貿企業需要逐漸擯棄傳統落后的生產工藝,改變產品結構,不斷更新換代,跟上時代潮流,走在科技前沿,使我國外貿企業縱使在跨境電子商務中也能屹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一些中小型外貿企業,科技水平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面臨綠色壁壘時更需實行 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不同國家的綠色壁壘是不相同的,其檢驗標準也不盡相同。在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時,企業應該有意識地找尋一些檢驗標準不太高的國家,從而在遭遇貿易壁壘的時候,給自己留好退路,用最短的時間為自己的產品重新找到可推銷的市場,減少市場風險。在允許的情況,大型外貿企業還可以通過獨資、合作、收購的方式有效避免進口國的綠色貿易壁壘。
(二)從政府角度
1. 完善法律法規,為跨境電子商務營造良好環境
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是個人、企業之間的交易,更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易。目前我國政府已經開始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并且出臺相關措施來建立和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在鄭州、杭州、寧波、上海、重慶五個城市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然而,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缺少法律的保駕護航,一國的法律缺失會使很多該國的企業因得不到法律的保護而蒙受很大的損失。所以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相關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也是商務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的目的所在。目前實體經濟中使用的法律,也需要根據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特點來做出相應的修改,比如我國的信息安全、網絡管理、知識產權、稅收、外貿等各方面與電子商務相關的部分都應該適時地做出修改。另外,地方政府也許為了適當優化企業政策環境,或為了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往往給予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而國內民營外貿企業卻一定程度受制于某些政策,這使國內外貿企業很難與外資企業同臺競爭。地方政府需要不斷改善政策環境,為跨境外貿企業的發展壯大鋪路。endprint
2. 積極鼓勵和引導外貿企業發展,培育優秀本國電商企業
政府是企業和社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宏觀協調者和組織者,但畢竟不是商業活動的主體,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長久穩定的發展,政府一方面要指導大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要積極鼓勵和培育一些優秀的本土電子商務企業。比如跨境電子支付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意義可以說是顯而易見,但由于各方面不足,我國跨境支付行業仍然被外資壟斷,政府應該扶持培育像支付寶、敦煌網等這種影響力較大的本國電商企業,使我國跨境支付領域朝著理想的電商系統發展。
五、結束語
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初步發展有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我國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會給我國外貿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天空。
[1] 楊堅爭,張瑞霞,汪堯明.上海企業電子商務運作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3(1):64-69.
[2] 楊堅爭,段元萍.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08(10):37-41.
[3] 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09):23-24.
[4] 賈麗萍,杜強.統計分析標準教程[M].北京:中國郵電出版社,2010.
[5] 楊堅爭,汪堯明.電子商務對上海企業影響狀況調查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11):104-113.
[6] 楊堅爭.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7] 靳林波.中國貿易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8] 靳林波.電子商務藍皮書[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9] 解文濤.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10] 鐘遜.技術進步與電子商務戰略[J].北方經貿,2004(10):26-27.
[11] Shin,N.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in Electronie Corn-meree[J]. Journal of Eleetronie Commeree Research,2001,2(4):164-171.
[12] 張揚.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13] 王孝瑜.浙江省外貿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08.
[14] Sanders N R. An empirical study o f the impact of e-business technologies on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6):1332- 1347.
[15] Soto-Acosta P, Merono-Cerdan A L. Analyzing e-business value creation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8,28(1):49-60.
Analysis 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Applic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Yang Jianzheng,Yu Lu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orporations in China tend to do cross-border transaction by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using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re: network marketing, terms of payment,electronic customs clearance,legal norm;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by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till remains in the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problems in E-payment,customs clearance,and logistics. In addition, China lacks systema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Based on the findings,the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both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angle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actor analysis
(責任編輯:張積慧)endprint
2. 積極鼓勵和引導外貿企業發展,培育優秀本國電商企業
政府是企業和社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宏觀協調者和組織者,但畢竟不是商業活動的主體,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長久穩定的發展,政府一方面要指導大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要積極鼓勵和培育一些優秀的本土電子商務企業。比如跨境電子支付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意義可以說是顯而易見,但由于各方面不足,我國跨境支付行業仍然被外資壟斷,政府應該扶持培育像支付寶、敦煌網等這種影響力較大的本國電商企業,使我國跨境支付領域朝著理想的電商系統發展。
五、結束語
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初步發展有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我國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會給我國外貿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天空。
[1] 楊堅爭,張瑞霞,汪堯明.上海企業電子商務運作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3(1):64-69.
[2] 楊堅爭,段元萍.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08(10):37-41.
[3] 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09):23-24.
[4] 賈麗萍,杜強.統計分析標準教程[M].北京:中國郵電出版社,2010.
[5] 楊堅爭,汪堯明.電子商務對上海企業影響狀況調查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11):104-113.
[6] 楊堅爭.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7] 靳林波.中國貿易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8] 靳林波.電子商務藍皮書[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9] 解文濤.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10] 鐘遜.技術進步與電子商務戰略[J].北方經貿,2004(10):26-27.
[11] Shin,N.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in Electronie Corn-meree[J]. Journal of Eleetronie Commeree Research,2001,2(4):164-171.
[12] 張揚.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13] 王孝瑜.浙江省外貿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08.
[14] Sanders N R. An empirical study o f the impact of e-business technologies on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6):1332- 1347.
[15] Soto-Acosta P, Merono-Cerdan A L. Analyzing e-business value creation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8,28(1):49-60.
Analysis 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Applic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Yang Jianzheng,Yu Lu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orporations in China tend to do cross-border transaction by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using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re: network marketing, terms of payment,electronic customs clearance,legal norm;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by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till remains in the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problems in E-payment,customs clearance,and logistics. In addition, China lacks systema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Based on the findings,the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both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angle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actor analysis
(責任編輯:張積慧)endprint
2. 積極鼓勵和引導外貿企業發展,培育優秀本國電商企業
政府是企業和社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宏觀協調者和組織者,但畢竟不是商業活動的主體,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長久穩定的發展,政府一方面要指導大中小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要積極鼓勵和培育一些優秀的本土電子商務企業。比如跨境電子支付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意義可以說是顯而易見,但由于各方面不足,我國跨境支付行業仍然被外資壟斷,政府應該扶持培育像支付寶、敦煌網等這種影響力較大的本國電商企業,使我國跨境支付領域朝著理想的電商系統發展。
五、結束語
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初步發展有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我國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會給我國外貿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天空。
[1] 楊堅爭,張瑞霞,汪堯明.上海企業電子商務運作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3(1):64-69.
[2] 楊堅爭,段元萍.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08(10):37-41.
[3] 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09):23-24.
[4] 賈麗萍,杜強.統計分析標準教程[M].北京:中國郵電出版社,2010.
[5] 楊堅爭,汪堯明.電子商務對上海企業影響狀況調查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1(11):104-113.
[6] 楊堅爭.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7] 靳林波.中國貿易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8] 靳林波.電子商務藍皮書[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9] 解文濤.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策略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10] 鐘遜.技術進步與電子商務戰略[J].北方經貿,2004(10):26-27.
[11] Shin,N.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in Electronie Corn-meree[J]. Journal of Eleetronie Commeree Research,2001,2(4):164-171.
[12] 張揚.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13] 王孝瑜.浙江省外貿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08.
[14] Sanders N R. An empirical study o f the impact of e-business technologies on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6):1332- 1347.
[15] Soto-Acosta P, Merono-Cerdan A L. Analyzing e-business value creation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8,28(1):49-60.
Analysis 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Applic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Yang Jianzheng,Yu Lu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orporations in China tend to do cross-border transaction by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using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re: network marketing, terms of payment,electronic customs clearance,legal norm;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by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till remains in the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problems in E-payment,customs clearance,and logistics. In addition, China lacks systema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Based on the findings,the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both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angle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actor analysis
(責任編輯:張積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