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輝
【摘 要】本文在分析假目標形成原因的基礎上,結合二次雷達現場調試工作總結消除二次雷達假目標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航管二次雷達;調試;假目標;抑制
0 引言
航管二次雷達被譽為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千里眼”,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設備。它采用詢問—應答的方式工作,由地面詢問機發射詢問脈沖信號,飛機應答機根據收到的詢問信號發出相應的應答信號,應答信號包括飛機的二次代碼、氣壓高度、飛行速度等。由于雷達的詢問—應答信號受到地形地物及無線電干擾信號的影響會產生假目標,假目標會誤導管制員或影響多雷達信號處理系統,影響飛行安全。本文對假目標形成進行分析,并結合設備現場調試過程分析抑制假目標的一些方法。
1 二次雷達假目標的常見原因和現象
二次雷達假目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異步干擾、旁瓣穿透及繞環、地物反射、同步竄擾和交織、虛幻假目標、二次環繞等。
1.1 反射引起的假目標
當詢問信號主瓣方向上存在著反射物,詢問信號經反射后被應答機接收引起應答機的應答,真是的應答和反射的應答都進入雷達接收機,這時會造成同一架飛機在雷達上顯示為多個目標,這些回答標牌相同、距離和方位不同。
1.2 同步竄擾和交織
在二次雷達作用距離內,在方位相近的兩架飛機,如果時間上小于20.3us、在距離上小于(20.3×3×108)/2=3045米時,雷達接收兩架飛機的應答代碼會發生重疊,二次監視雷達解碼器會將這些應答混淆,從而形成虛假目標。應答重疊可能會出現粘連、隔離、占位三種狀態。
1.3 異步干擾
當一個地面站主瓣詢問某一目標時,目標應答機的回答可以通過另一個地面站詢問波束的旁瓣進入另一個地面站的接收系統,由于旁瓣接收的信號與該地面站的詢問不同步,從而對另一個地面站造成異步干擾。在多詢問機和多目標情況嚴重。異步干擾大多數從詢問天線的旁瓣進入。
1.4 目標分裂
來自同一架飛機的詢問—應答信號由于波束開裂、地形地物反射等影響,被處理成兩個或多個目標。旁瓣詢問引起的繞環現象也是目標分裂的一種情況。
1.5 旁瓣詢問引起回答
如果詢問機的旁瓣穿透控制波束或者詢問機的控制脈沖輻射功率降低,會導致旁瓣詢問引起應答機回答。旁瓣詢問引起的回答會干擾真實的目標方位,嚴重時出現“繞環”現象,而且假回答過多會導致后續信號處理過載。旁瓣詢問引起的回答可以通過發射幅度符合要求的P2脈沖來解決。
2 雷達調試中使用的假目標抑制方法
2.1 調整天線仰角
雷達附近有較高障礙物或為監視低空空域將天線設置在低俯仰角時,由于反射物增多和雷達波束打地開裂,引起假目標增多和目標分裂,一個目標顯示為同代碼但不同方位和高度的兩個或以上目標。在雷達調試過程中,可根據雷達站的場地條件,通過抬高天線仰角,從而減少地面反射假目標產生的概率。天線垂直覆蓋圖中,主瓣方向上約+8°的增益最高,在約-5°方向上有一個-18dB的二次旁瓣。調整雷達天線仰角時可根據天線的垂直覆蓋圖,使-5°方向上的二次旁瓣避開主要地面反射物。
2.2 RSLS、ISLS、IISLS功能
ISLS(詢問旁瓣抑制)、IISLS(增強型的詢問旁瓣抑制)可通過發射P2脈沖讓飛機識別是否旁瓣詢問,若是旁瓣詢問則不進行應答;RSLS(接收旁瓣抑制)可通過比較和、控制通道的信號識別是否旁瓣接收到的應答。二次雷達可根據雷達現場實際情況開啟/關閉此項功能。同時還可根據實際調試情況對IISLS進行扇區編程。
2.3 Reft.Supr功能
二次雷達具有自動檢測反射物的功能。在二次雷達錄取器中儲存了反射物列表,作為先驗信息,如目標出現在和反射物方位角一致的方向時,則進行虛假目標的檢查判定。雷達依據探測數據,建立實時反射物分布模型;反過來為雷達的虛假目標的識別與抑制提供依據。對于新增的反射物,它能根據虛假目標報告計算出產生該虛假目標的反射物的位置和大小。相反,對于已經消除的反射物,則需要把該反射物從反射物列表中刪除。另外,雷達還提供手動編輯輸入反射物的功能,只需輸入反射物的初始/終止角度、初始/終止距離后將反射物添加到反射物列表即可。
2.4 靈敏度時間控制
靈敏度時間控制是將檢測門限根據應答距離設置成一個由遠到近逐步升高的值,該門限與距離成6dB/倍時程的關系。正常應答信號可以通過該門限,而對于反射等引起的應答信號,由于其信號比較弱,不能通過該門限而被抑制掉。二次雷達允許所有扇區設置同一個STC值,也允許用戶根據不同扇區設置不同的STC/GTC等級。
2.5 發射功率扇區編程
不同的雷達站場地環境有所不同,在某些方位上對雷達的收發信號形成反射,從而形成假目標。發射功率扇區編程就是在那些可能造成假目標的反射方位上,減小雷達發射功率。正常目標由于收發信號較強不影響它的正常檢測,但是反射目標信號則被明顯地減弱,從而達不到正常的檢測門限而被抑制掉了。在某些反射嚴重而用不影響使用的扇區甚至可以不發射。二次雷達大部分都有功率控制功能,并可對不同扇區的功率進行編程。
2.6 設置錄取信號置信度門限
二次雷達可以設置錄取脈沖信號高置信度與低置信度的門限值,并根據現場情況設置錄取信號置信度判決規則,使低置信度脈沖不被錄取,達到減少假目標錄取的概率。
2.7 抑制Mode A/C/S all-call 及 Mode S-only all-call
在某現場調試時發現在離雷達站大約2NM的距離上,經常出現假目標。(如圖1中長方框內所示)通過調整天線仰角、提高置信度等手段,無法徹底解決該問題。
經過連日的數據采集分析,調試人員判斷假目標主要是由于停機坪上的飛機長時間不關閉應答機,導致部分飛機和建筑物形成固定的反射關系,造成長時間連續的假目標出現。較多的假目標是由停靠在停機坪或起飛降落的飛機產生。經過實踐驗證,最終采用了抑制Mode A/C/S all-call 及Mode S-only all-call的非常規方法。具體的依據及實現如下:
根據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0卷4里面的下述條款:
3.1.2.10.3.10 Inhibition of replies. Replies to Mode A/C/S all-call and Mode S-only all-call interrogations shall always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declares the on-the-ground state. It shall not be possible to inhibit replies to discretely addressed Mode S interroga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aircraft is airborne or on the ground.
3.1.2.10.3.10.1 Recommendation.— Aircraft should provide means to determine the on-the-ground state automatically and provide that information to the transponder.
3.1.2.10.3.10.2 Recommendation.— Mode A/C replies should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is on the ground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when in close proximity to an interrogator or other aircraft.[1]
公約里敘述,在地面上的飛機應對模式A/C/S全呼及模式S全呼詢問應不予應答,根據此條款并結合現場的實際場地條件,調試人員對0~3NM的模式S全呼應答進行抑制。這是消除假目標的一種非常規方法,在實際調試中需根據具體場地環境斟酌使用。
3 小結
上述總結了航管二次雷達現場調試階段假目標抑制的一些方法,在實際的雷達調試過程中需根據現場的實際場地環境及設備情況因地制宜運用各種假目標的方法手段。
【參考文獻】
[1]Annex 10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Volume IV Surveillance Radar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Z].
[責任編輯:湯靜]
經過連日的數據采集分析,調試人員判斷假目標主要是由于停機坪上的飛機長時間不關閉應答機,導致部分飛機和建筑物形成固定的反射關系,造成長時間連續的假目標出現。較多的假目標是由??吭谕C坪或起飛降落的飛機產生。經過實踐驗證,最終采用了抑制Mode A/C/S all-call 及Mode S-only all-call的非常規方法。具體的依據及實現如下:
根據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0卷4里面的下述條款:
3.1.2.10.3.10 Inhibition of replies. Replies to Mode A/C/S all-call and Mode S-only all-call interrogations shall always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declares the on-the-ground state. It shall not be possible to inhibit replies to discretely addressed Mode S interroga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aircraft is airborne or on the ground.
3.1.2.10.3.10.1 Recommendation.— Aircraft should provide means to determine the on-the-ground state automatically and provide that information to the transponder.
3.1.2.10.3.10.2 Recommendation.— Mode A/C replies should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is on the ground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when in close proximity to an interrogator or other aircraft.[1]
公約里敘述,在地面上的飛機應對模式A/C/S全呼及模式S全呼詢問應不予應答,根據此條款并結合現場的實際場地條件,調試人員對0~3NM的模式S全呼應答進行抑制。這是消除假目標的一種非常規方法,在實際調試中需根據具體場地環境斟酌使用。
3 小結
上述總結了航管二次雷達現場調試階段假目標抑制的一些方法,在實際的雷達調試過程中需根據現場的實際場地環境及設備情況因地制宜運用各種假目標的方法手段。
【參考文獻】
[1]Annex 10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Volume IV Surveillance Radar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Z].
[責任編輯:湯靜]
經過連日的數據采集分析,調試人員判斷假目標主要是由于停機坪上的飛機長時間不關閉應答機,導致部分飛機和建筑物形成固定的反射關系,造成長時間連續的假目標出現。較多的假目標是由??吭谕C坪或起飛降落的飛機產生。經過實踐驗證,最終采用了抑制Mode A/C/S all-call 及Mode S-only all-call的非常規方法。具體的依據及實現如下:
根據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0卷4里面的下述條款:
3.1.2.10.3.10 Inhibition of replies. Replies to Mode A/C/S all-call and Mode S-only all-call interrogations shall always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declares the on-the-ground state. It shall not be possible to inhibit replies to discretely addressed Mode S interroga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aircraft is airborne or on the ground.
3.1.2.10.3.10.1 Recommendation.— Aircraft should provide means to determine the on-the-ground state automatically and provide that information to the transponder.
3.1.2.10.3.10.2 Recommendation.— Mode A/C replies should be inhibited when the aircraft is on the ground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when in close proximity to an interrogator or other aircraft.[1]
公約里敘述,在地面上的飛機應對模式A/C/S全呼及模式S全呼詢問應不予應答,根據此條款并結合現場的實際場地條件,調試人員對0~3NM的模式S全呼應答進行抑制。這是消除假目標的一種非常規方法,在實際調試中需根據具體場地環境斟酌使用。
3 小結
上述總結了航管二次雷達現場調試階段假目標抑制的一些方法,在實際的雷達調試過程中需根據現場的實際場地環境及設備情況因地制宜運用各種假目標的方法手段。
【參考文獻】
[1]Annex 10 to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Volume IV Surveillance Radar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Z].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