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麟
(云南廣播電視臺,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臺國際頻道多語言多字幕制播一體網設計
楊躍麟
(云南廣播電視臺,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計劃于2013年通過長城平臺以中文、英語等多種語言向境外播出。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采用一路視頻同時混合多路獨立電視伴音、多個獨立字幕的播出方式進行播出。此次為國際頻道獨立建設制播一體網絡系統,在技術平臺上采用全臺制播存一體網的設計模式,實現國際頻道多語言多字幕的譯制與分離播出,實現制播存資源的有效共享以及統一管理。
譯制;多語言;多字幕;制播存一體網
為加強國家、云南省對西南邊境等境外區域的宣傳影響力度,以及加強云南廣播電視臺自身的傳媒影響力,并成為區域和境外傳播的重要電視平臺,云南廣播電視臺依據廣電總局批復,計劃于2013年開播國際頻道,通過長城平臺實現境外播出。
目前國內常見的國際頻道對同一節目大多采用單一語種伴音疊加雙語字幕的方式進行播出,觀眾無法依據自身需求進行電視伴音與字幕的選擇;當需要實現多種電視伴音輸出時,需要分別制作不同的節目版本,擠占有限的頻道資源,錯時或分頻道進行相同節目的播出。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本次設計的譯制制播存一體化系統支持多國語言字幕的譯制與制作,比如緬甸語、老撾語、柬埔寨語、英語等語種,并且同時將多語種的獨立字幕、伴音與視頻分別進行獨立同步播出,提供給落地方或觀眾自行選擇伴音和字幕的權利。簡單而言,就是在節目制作、播出、傳輸過程中,保持視頻、音頻、字幕的分離狀態,到落地播出時根據當地的語言選擇音頻和字幕進行合成播出或直接將視頻、多路音頻和字幕送入當地有線網傳輸,最終實現一個節目的多版本播出。該模式有效節省頻道播出資源,同時有效提升播出資源的落地收視情況。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依據多語言多字幕播出的技術思路,進行了系統的設計與集成,本文針對該頻道的架構以及關鍵技術進行分析。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依據業務的獨立性與特殊性,獨立建設了一套高標清頻道制播存一體化系統,滿足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制播存業務需求。在建設中該一體化系統包括了播出系統、收錄部分、制作及譯制部分、演播室、辦公網、媒資及系統互連部分等。這幾大重要部分包含了節目制作的主要流程,包括節目收錄、非編制作、抄譯、文稿、配音、演播室、媒資編目、媒資歸檔、媒資檢索、媒資遷移、審片及播出等[1-3]。除此之外,該制播網絡還有一套辦公網,除了具備強大的制作、譯制、存儲、播出等功能外,還滿足了日常辦公的基本需求。
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高標清頻道制播存一體化系統整體架構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多語言多字幕制播一體網總體流程如圖2所示。
系統中的關鍵業務流程為:
1)節目來源主要分為4類,包括收錄的其他頻道節目以及臺內已經制作完成的節目,這樣的節目制作過程就相對簡單,只需要前期做好收錄工作或節目交換工作即可。而自辦節目和演播室類錄制的節目則需要正常走節目拍攝、節目上載的流程,在上載到非編工作站后,再進行節目的粗剪、中文配音及音效制作,然后進行節目混合編輯。對于自辦類或者可以獲取國際聲的節目,采用獨立的國際聲與中文伴音的制作方式,以保留后期國際聲在上星再落地混音時按照落地方的需求混成需要的音頻,該類節目實現多語言多字幕的播出。對于無法剝離出國際聲的節目,目前暫時采用多字幕的方式進行播出。

圖2 多語言多字幕采編制播流程
2)原版節目制作并完成審核后,輸出低碼流視頻用于中文字幕的聽抄并審核校對。中文稿審核后,進行中文白字幕唱詞的制作。同時針對不同的需求,將中文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多語言分別獨立進行翻譯與審核校對。校對后如需多語言電視伴音,根據翻譯后的文字進行多語言電視伴音的配音,以及視音頻同步的校對。同步可進行多語言字幕的生成,多語言的字幕按照不同文字類型的特點和對白長短,分別獨立制作成帶時碼的標準字幕文件。即一個語言具備一個獨立的字幕文件,每個字幕文件按照各自語言文字特點獨立進行針對性時碼的生成。
3)譯制流程完成后,將進行多語言多字幕審核,審核時考慮到多語言多字幕的特殊需求,以多語言多字幕同時審核完成作為審核完成的節點。
4)多語言多字幕審核后,將視頻、音頻、字幕等信息同時傳輸給播出系統,播出備播系統按照不同的文件類型和命名規則分發給對應的視頻播出系統和字幕播出系統。
5)播出系統進行集中編單,播出單分別提供給播出控制系統和字幕播出控制系統。在播出過程中,兩套播出控制系統獨立控制常規硬盤播出系統與字幕播出系統,依據統一的播出單進行視音頻與字幕的同步播出。最后將視頻、伴音與字幕按照標準國際規范進行編碼復用,調試后上星進行傳輸,最后在落地處進行合成播出或者直接進行多語言多字幕的播出。
2.1 節目制作
首先進行節目收錄或上載,工作人員接到節目磁帶或攝像機拍攝的素材后,使用譯制精編工作站高低雙碼率將視頻素材及無壓縮的音頻素材采集上載到系統的中央存儲中,以供節目制作工作人員使用。視音頻素材上載之后,分別開始粗編、配音、音效制作等工作,最后完成節目混合精編。節目制作與常規流程類似,此處不展開描述。
2.2 節目譯制
節目譯制的流程包括中文稿的聽抄與校對,然后針對聽抄下來的文本進行翻譯工作,根據需要翻譯成多種語言。聽抄翻譯、多語言配音、多字幕制作基本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以柬埔寨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為例)。

圖3 聽抄翻譯、多語言配音、多字幕制作基本工作流程
1)抄寫人員在文稿抄譯工作站上,通過聽抄客戶端軟件進行低碼流視音頻播放與文稿同屏抄譯功能,一邊進行播放、瀏覽原始素材(中文),一邊抄寫出中文劇本。抄寫完成的中文劇本既可以直接以文稿形式存儲在系統數據庫中,也可以導出獨立文檔的形式上傳至共享存儲陣列存儲。抄寫完成的中文稿件經過審核后連同低碼流視音頻一起提供給不同語言的譯制組。
2)多語言譯制組人員打開已經以文稿形式存儲的中文劇本,進行翻譯、校對。翻譯與校對時可同步參考提供的低碼流視頻文件。在云南臺實際業務中,由于多語種專業譯制人員較少,因此部分節目會采取通過第三方的譯制團隊進行專業語言的譯制,由云南臺負責提供聽抄好的中文稿件,外部專業團隊譯制并校對完成后提供給云南臺譯制網完成后續流程。
3)譯制校對完成的稿件依據欄目的播出需求,分別進行字幕文件的制作和多語言電視伴音的配音。字幕文件按照字幕播出封裝的需求,每個語言封裝成一個獨立的字幕文件,每個字幕文件按照各自語言文字特點獨立進行針對性時碼的生成。
4)多語種的伴音配音與多字幕制作是本環節的關鍵流程,針對不同的需求,將翻譯好的語言進行伴音配音,然后根據配音進行多字幕的制作。在制作流程中視頻和多語言、多字幕等信息是分離制作的。
5)在多語言配音和多字幕制作完成后,為滿足送播和今后歸檔需求,需要將多個語言的視音頻文件封裝在一個實體文件中,而字幕按照字幕播出系統的需求,每個字幕獨立封裝,按照不同語言進行相應字幕名稱的規范整理。多個語言的視音頻文件采用MXF-op1a的封裝方式,將一個視頻文件與多個音頻文件統一進行封裝,其中音頻文件由于涉及到多語言,因此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封裝。字幕文件制作階段按照SRT方式封裝,在送播階段按照播出服務器需求進行相應語言的封裝。
2.3 多語言和多字幕審核
多語言多字幕生成后,節目的審核也是該流程設計的關鍵點之一。由于不同語種的審核人員是不同的,因此較難實現在同一時間讓所有語種的人員進行同時審核。針對此特殊審核需求,設計了全新的多語言多字幕審核系統,便于不同人員對同一節目的分時審核,且在多語種多字幕同時審核完成后,該節目才能算審核完成,審核完成后分別將視音頻文件和字幕文件傳輸給播出備播系統。
多語言多字幕審核系統在同級別審核時,可分別選擇對應的語言和字幕進行審核,該類語言和字幕審核完成后,會打上已審核標記,當所有字幕和語言審核完成后,表示該片終審通過。
在業務實際執行中,由于最終送審的文件已經封裝為一個視音頻文件和多個字幕文件,當某類語言和字幕出現問題時,需要打回去重新進行視音頻或字幕的整理,因此會導致全部節目語言和字幕的審核。因此,在封裝之前,需進行各個字幕和語言的詳細審核,而封裝之后的審核,重點確認文件的封裝是否完整,以減少最終審核的往復過程,提升審核效率。
2.4 播出系統工作流程
播出系統的工作流程,主要分為字幕播出和視音頻播出,以及播后的視音頻復用,主要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播出系統工作流程
1)節目備播系統接收制作系統按照統一命名規則傳輸過來的文件,按照不同的文件類型和備播邏輯將視音頻文件傳輸到播出服務器,將字幕文件傳輸到字幕播出系統。
2)本次系統設計中,播出系統采用Omneon進行視音頻的播出,通過Omneon服務器進行視頻與多個獨立音頻文件的播出。在字幕播出部分,本次采用CAV?ENA公司的多語言字幕處理系統進行字幕播出。視頻播出系統和字幕播出系統進行統一編單,統一編單完成后分別發送給視頻播出系統的播出控制和字幕播出系統的播出控制,2套播出系統依據同一播出單進行同步控制播出。
3)CAVENA公司的字幕播出系統包括SAM字幕存儲設備、STC字幕播出控制設備和STU時碼生成設備。SAM字幕存儲設備類似于視頻播出服務器,STC字幕播出控制系統類似于視頻播出系統的播出控制機,而STU時碼生成設備則是按照視頻播出信號同步將SRT字幕文件轉化為TS流字幕文件并進行輸出。簡要流程如下:STC字幕控制設備接收播出串聯單,讀取SAM上的字幕文件,通過STU設備進行字幕文件的播出,STU在播出時讀取輸入進來的SDI信號的時碼信息,并把時碼嵌入到輸出的TS文件中。
4)STU輸出TS流文件給編碼器設備,同時編碼器接入SDI視頻信號,把視音頻流和字幕流通過編碼復用為一個整體的TS流文件,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多語言與多字幕的流復用,然后以流方式上星進行播出。
5)上星后,落地方采用THOMSON公司的解碼器,由解碼器設備解出視頻文件和需要的字幕及音頻文件,由落地方依據需求進行分離播出,或者是將視音頻和字幕混為本地受眾可以識別的視音頻字幕后進行播出。
2.5 網絡安全技術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的節目譯制大部分通過辦公區和第三方機構進行翻譯校對,因此存在大量的文件在制播一體網與辦公區之間的交互,這中間的病毒防護就尤為重要。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制播一體網、辦公區之間采用了三級防護體系,如圖5所示。三級防護體系中,需重點說明的是在辦公區與制作區之間采用了安全擺渡設備,該設備采用專業數據連接線,不支持TCP/ IP的訪問,因此杜絕了網絡類病毒的自擴散;同時設計黑白名單,設計允許訪問的端口,以及采用私有協議進行內外文件的擺渡,以確保內外網隔離的安全。更為重要的是,辦公區的安全擺渡設備對需要傳輸的文件會啟動強制殺毒,只有經過強制殺毒的文件才能被擺渡到制作區中。
通過強制殺毒的文件擺渡以及內外網的強制隔離,確保了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在辦公區與制作區間大量文件交互的安全。同時在制作區與播出區之間再通過UTM安全設備,進一步確保了播出系統的安全。

圖5 三級防護體系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系統集成拓撲圖如圖6所示。

圖6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系統集成拓撲圖
如圖6所示,此次制播一體網的整體網絡拓撲圖包含了幾大系統,其中播出系統包括上載審看模塊、編輯節目播出單模塊、播出控制模塊、播出二級存儲模塊、自動技審及人工審看模塊、系統監控模塊等部分。收錄系統包括收錄模塊、收錄控制模塊等部分。制作及譯制系統包括配音模塊、文稿抄譯模塊、節目精編模塊等部分。媒資及系統互連部分包括媒資歸檔、媒資檢索、媒資遷移及編目等部分。同時,還擁有演播室系統一套、辦公網一套以及其他基礎支撐部分。本系統中的網絡平臺采用了傳統的光纖加以太方式的雙網結構,這種雙網架構,以高性能、高效率、高安全性在業界被廣泛認可和使用。同時利用USB擺渡鏈路方式進行辦公網和制作網的安全傳輸,極大地保證了內外網互連過程中的安全。
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開播之初,將支持中文伴音、英語伴音、柬埔寨伴音、中文字幕、英語字幕和柬埔寨字幕同時進行播出,未來依據落地播出情況,將支持更多語言、字幕的播出。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多語言多字幕的播出方式,為今后國內類似頻道的多語言多字幕播出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參考意義,所采用的技術能有效節省頻道播出資源,以及為觀眾提供更多的選擇。云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制播一體網會在將來的運行過程中體現出其優越的設計理念所帶來的高效率、高水平、高質量的節目制作和播出效果,實現我國國際頻道電視節目制作播出的一次全新變革。
[1] 李文.淺談電視制播網與外網數據安全交換[J].電視技術,2012,36(16):84-86.
[2]高虎.構建高安全管控下的全臺制播網[J].電視技術,2013,37(18):76-79.
[3] 曹志華,劉昆仲,張香娥.制播一體網的探討與實踐[J].電視技術,2002,26(3):65-67.
TN948
B
??健男
2013-12-04
【本文獻信息】楊躍麟.云南臺國際頻道多語言多字幕制播一體網設計[J].電視技術,201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