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丁德平,李新宇,孟忠吉,陳悅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感染科,湖北十堰 442000)
·調查研究·
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特征分析及對策探討
康健,丁德平,李新宇,孟忠吉,陳悅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感染科,湖北十堰 442000)
目的了解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的特征并提出預防對策。方法本研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開發布的食物中毒情況通報,對2012年我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果全年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數的41.4%和67.8%;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最多,占總數的56.1%。5~10月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年總數的70.1%、61.4%和79.4%。發生在集體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最多,占總數的46.3%。結論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是導致中毒人數最多的首要原因,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應在夏秋季對集體供餐單位加強預防生熟交叉污染的培訓和監督,普及食物中毒預警知識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非常必要。
食物中毒;特征;對策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害物質污染或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1]。我國每年因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多達上百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與生命安全。本研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開發布的食物中毒情況通報,對2012年我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進行數據分析,以期了解食物中毒的特征,為應對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礎。
1.1 數據的獲取2012年我國食物中毒事件相關數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網站公開發布的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情況通報(http://www.moh.gov.cn/zwgkzt/pwstj/list.shtml)。同時,參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2012年食物中毒事件數據。
1.2 觀察指標按食物中毒發生的月份、中毒原因及中毒場所對2012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及死亡人數逐一進行分析。根據上述數據總結食物中毒事件高發季節、高危人群及高危場所,并據此采取相應應急與預防對策。
1.3 統計學方法將上述所得數據錄入計算機,對相關數據應用Excel 2003進行統計分析。
2.1 按月報告結果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共174起,涉及中毒人數6 685人,共死亡146人。其中5~10月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年總數的70.1%、61.4%和79.4%。每個月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見圖1。

圖1 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月份分布
2.2 食物中毒原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最多,占總數的56.1%;有毒動植物、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數的41.4%和67.8%。各種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見圖2。

圖2 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分布
2.3 食物中毒場所分布發生在集體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最多,占總數的46.3%;發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數的55.2%和87.7%。不同場所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見表1。

表1 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場所分布(人)
目前,我國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分為微生物性、有毒動植物與毒蘑菇、化學性、不明原因4種。2012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中毒人數最多,主要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引起,尤其是從2000年以來,因微生物性原因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占總中毒人數的54.03%,多發生在夏秋高溫潮濕季節[1-2]。因食用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2006-2010年成為食物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2007年致死167人,占比64.73%[1-2]。
每年5~10月的特點主要是源于高溫潮濕,適宜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的繁殖和食物的變質[3-4]。同時,每年第三季度亦是有毒動植物的采摘時期,較易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2012年發生在居民家庭中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及死亡人數最多,發生在集體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最多,占總中毒人數的46.3%;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物污染或變質、加工不當及交叉污染等[3]。
為進一步預防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們應加強食物中毒事件的監測報告和風險評估工作[5],有效減輕食物中毒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提高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加強食物中毒的臨床診治、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等方面的培訓工作;針對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高發區域、高發人群等,重點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知識宣傳教育工作[6],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改善公眾的衛生意識和飲食習慣,有效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1]聶艷,尹春,唐曉純,等.1985-2011年我國食物中毒特點分析及應急對策研究[J].食品科學,2013,34(5):218-222.
[2]田明勝,鄭雷軍,彭少杰,等.2000-2007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體性食物中毒分析及對策[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8,2(6): 514-517.
[3]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n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in rawoysters[R/OL].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July 2005.http:// www.cfsan.fda.gov/dms/vpra-toc.html
[4]張旭.2004~2008年細菌性食物中毒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 2010,22(4):479.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EB/OL].(2003-11-07)[2012-02-08].http://www. 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pw10305/200804/ 18709.html
[6]黃麗娃,高媛,王學東,等.我國食物中毒狀況試分析及防制對策[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6,8(1):50-51.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poisoning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in 2012.
KANG Jian,DING De-ping,LI Xin-yu,MENG Zhong-ji,CHEN Yue.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ai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Hubei,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poisoning in China in 2012 and to analyze the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food poisoning data in 2012 from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poisoning.ResultsThe cases of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toxic plants,animals and mushroom accounted for 41.4%in total cases of food poisoning,and the death toll accounted for 67.8%.Microbial food poisoning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accounted for 56.1%.From May to October,the cases of food poisoning,the number of patients and death toll accounted for 70.1%,61.4%and 79.4%in total cases of food poisoning,respectively.Food poisoning was found to mostly occur in collective canteens,accounting for 46.3%of the total.ConclusionMicrobial food poisoning is the main cause for food poisoning,and the food poisoning mainly happens from May to October.More supervision on catering industr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in summer and autumn.It is essential to popularize knowledge of food poisoning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mergency disposal.
Food poisoning;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
R155.3
D
1003—6350(2014)03—0452—02
2013-07-20)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3.0174
陳悅。E-mail:cyue6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