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永旺 林小琳
摘 要:美軍十分重視精神教育,以此強化官兵愛國熱情,加強對官兵的思想控制。美軍精神教育的主要經驗有:強化官兵國家利益至上理念,利用宗教慰藉官兵心靈,運用法規加強對官兵的行為約束,重視物質利益驅動。
關鍵詞:美軍;精神教育;經驗
中圖分類號:E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194-02
一、國家利益至上
美軍認為,愛國主義就是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也正是基于此,愛國主義精神被美軍視為軍人最基本的品質。
美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是加強國家對軍隊控制領導,以激發官兵責任感、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為目的,以增強部隊愛國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己任,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美軍精神教育中重要內容和任務,其中為國家而服務和獻身是其核心內容,肯尼迪在就職演說中講道:“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么,而要問你們能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么。”己成為美軍愛國主義教育的座右銘。
美軍注重利用新兵入伍、軍官職務晉升等時機進行宣誓儀式,其內容一般為:為擁護與保衛美國憲法,不受國外勢力踐踏,不因個人原因玷污國家聲譽。在輿論引導方面,美軍不遺余力宣揚自身社會制度優越性,并以“自由”、“民主”相標榜,宣揚其先進科技、發達工業、雄厚經濟實力與強大軍事實力,號召官兵為捍衛美國的利益和其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并隨時準備為捍衛美國利益獻出自己生命。
二、宗教慰藉心靈
美國國民普遍信奉宗教,軍人也不例外,宗教作為軍人重要精神支柱地位牢不可破,也正是基于此,利用宗教信仰加強對官兵思想控制已成為美軍精神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法。
美軍在建軍之初就建立了隨軍牧師制度,并將每年的7月29日定為隨軍牧師紀念日。隨軍牧師具有參謀軍官和宗教領導的雙重身份。他們的職責包括宗教服務、宗教教育、宗教關懷、品德教育、行政勤務以及與地方宗教團體和福利機構共同開展活動。
這支被譽為“傳播上帝旨意的精神隊伍”,平時習慣于深入到官兵中間,做維系人心的工作,是協調軍隊內部關系的“紐帶”,隨軍牧師處理事情范圍十分廣泛,從婚姻家庭、日常糾紛、官兵心理疏導等都會涉足,通過單獨談話、走訪、慰問等方式達到化解官兵之間矛盾、協調各種復雜關系、穩定軍心的目的;戰時則深入戰場一線,時而在戰斗間隙作禮拜,時而在病床前為重傷士兵祈禱,有時他們則會為陣亡官兵進行禱告,對死難者家屬予以安慰。
這是美軍適應民族宗教文化特點,與本國軍隊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在一個官兵宗教信仰高達95%以上的軍營采取隨軍牧師做思想政治工作這種教育機制,在安撫官兵不良情緒、調節官兵緊張關系、化解軍內外之間矛盾、對官兵進行思想道德、預防犯罪、提升士氣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三、法規強制約束
美軍通過制定與憲法相適應的軍事法規,使軍隊各方面都置身于條令法制體系之內。美軍對法制教育相當重視,將法制教育納入教育訓練計劃體系,學習各種法律法規重點是軍事法規條令,對官兵學習法律時間進行明確規定,并加強對教育結果的考核考評。為督促官兵認真學習,美軍定期組織法規條令考試,將考試結果計入官兵晉升條件之一。注重軍事院校法律灌輸,以提升軍官法律素養。美國各軍校加上專門的軍法學校,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培養軍隊法律人才的教育系統。
美軍還積極開展與地方高校合作進行軍事法訓練。在耶魯法學院、哈利斯伏爾學院等知名院校開設戰爭法相關課程,豐富了軍人法制教育外延,開拓了軍人眼界。美軍強化軍人法制意識既使官兵提高自身法律素養,從大的方面講,通過宏觀法制教育提升軍人在國際法框架內解決問題意識,運用法律戰意識;從小的方面講,通過強有力的法制灌輸,達到預防軍人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目的,法制教育為軍事執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基礎,從源頭上遏制違法亂紀念頭,將這些不良想法消滅在萌芽狀態。并制作深入細致、可操作性很強指南法規,美軍頒發《軍人行動指南》、《軍人行為準則》等法規對軍人行為規定十分細致明確,特別利于官兵在實踐中實施操作。
四、物質利益驅動
美軍歷來重視物質利益驅動,把金錢與物質作為維系和激勵官兵的紐帶。美軍把部隊任務、要求與軍人的個人需要、欲望相結合,尤其注意實施高工資高待遇。美軍認為,軍隊作為優秀人才組成集團,其職能使命比較特殊,職責重大,且由于軍人不能有第二職業存在,收入受限,因此,軍人理應享有較高待遇,在保障衣食無憂同時,優厚待遇是保持軍心穩定,激烈戰斗精神的最好“武器”。美國蘭德公司曾做過的一項調查結果也表明,物質福利是保持部隊穩定的最有效措施。
美軍軍人工資要高于同類型聯邦政府公務員的15%~25%。1966年,美軍經國會立法明確了軍隊薪金同政府官員比較原則。一般來說,美軍工資既要與聯邦政府雇員工資同步增長,之后,美國在1970年和1990年分別頒布了《聯邦薪金比較法》和《聯邦雇員工資比較法》,規定軍人的工資等級,明確軍人與公務員在薪金方面享有同樣的增長幅度。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當年物價上漲指數和生活指數情況進行微調,以保證軍人工資增長,這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軍人收入高于地方。另外,美軍各種津貼名目繁多,數額較大,并會根據平時、戰時進行及時調整,以滿足不同任務需求,刺激軍人作戰訓練積極性和戰斗精神,使官兵時刻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為各項任務圓滿完成提供精神動力與物質支撐。美國把優厚福利待遇與精神教育一道作為吸引優秀人才到部隊工作,穩定軍心,鼓舞士氣,調動軍人積極性的重要手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美軍精神教育的這些經驗,雖然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完全適用于我軍,但在一定程度反映上反映了軍隊建設的規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軍精神教育的某些經驗,是值得我們批判借鑒的。
參考文獻:
[1] 佟明忠.中外軍隊政治教育思想通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5.
[2] 張成富.外國軍隊怎樣做政治性工作[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8:10.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