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慕立 蘇赤 陳峰 李鳳儀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而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療程為1個月。1個療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比較。 結果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2.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結論 對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改善患者的病情且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低分子肝素;進展型腦梗死;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5-87-03
進展型腦梗死是指在腦缺血6h后,病情仍然以階梯式的趨勢加重,且病情可持續數天,進展型腦梗死是急性腦梗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這種類型的患者約占急性腦梗死的35%。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病因較多,且發病機制比較復雜[1-2]。這給進展型腦梗死的治療帶來了困難和挑戰。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所來了的疾病越來越多,而進展型腦梗死也逐漸呈增多的趨勢。本研究通過探討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旨在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對于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1]。其中對照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38~77歲,平均(56.4±2.1)歲,前循環梗塞21例,后循環梗塞19例。治療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40~69歲,平均(53.9±1.8)歲,前循環梗塞13例,后循環梗塞2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理類型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降壓、抗凝(阿司匹林,吉林金泉寶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20090812 ,100mg口服,qd)、有腦水腫者予以20%甘露醇脫水等基礎治療。而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吳江市協和生化制品
1.3 療效評定[3]
兩組患者在治療1個月周,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評定。評定標準見表1。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顯著性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5.0%,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2.5%,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好轉+好轉)/40×100%。見表2。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治療2周后,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見表3。
3 討論
進展型腦梗死是急性腦梗死中的常見類型。據研究表明,導致進展型腦梗死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血栓的擴展,腦水腫,高血壓,糖尿病等。進展型腦梗死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血栓繼續發展或再生成,由于溶栓治療嚴格時間窗和嚴格病例選擇,使許多患者失去溶栓時機,此時抗血栓治療可限制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帶擴展和維持這個區域血液而減少梗死面積。對于進展型腦梗死的治療重點在于要抗凝血,阻止血栓的擴大,從而對缺血半暗帶進行正常供血,保證半暗帶腦組織功能不受損[4-7]。
本文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進展型腦梗死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而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旨在探討低分子肝素對于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作用機制是由于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活性,,抗凝機制是選擇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8-9]。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因子活性t1/2,比普通肝素更長[10-12],且因子X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3倍,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可以使其生物利用度接近100%,每天只需注射一次,給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總有效率為92.5%,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組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臨床用藥安全可靠,用藥方便[13-14]。
總之,低分子肝素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阻止血栓的擴大,降低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害,無明顯毒副作用,但由于進展型腦梗死的發生常常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而成,且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目前還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統一的用藥標準,因此對于患者的治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酌情使用劑量,且應采取綜合措施來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伍期專.溶血磷脂酸在心腦血管疾病診斷及病因學中的作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5(2):77-79
[2] Moriguchi A,Aoki T,Mihara K,et al.Antithrombotic effects of FK419, a novel nonpeptide platelet GPIIb/IIIa antagonist,in a guinea pig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rombosis model:comparison with ozagrel and argatroban[J].J Pharmacol Exp Ther,2004,308(3):1094-1101.
[3] 陳清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
[4] Christensen H,Boysen G,Johannesen HH.Deteriorating ischemic Stroke cytokines, soluble cytokines receptors,ferritin,systematic blood pressure,body temperature, blood glucose, diabetes,stroke severity and CT infarction volume as predictors of deteriorating ischemic stroke[J].Neurol Sci,2002,15(1):1-7.
[5] 高永忠,馬蓮年.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桂哌齊特治療進展型腦梗死[J].中國實用醫藥,2013,4(26):182-183
[6] 高永忠,呂梅,胡冰,等.桂哌齊特聯合依達拉奉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2(15):57-59.
[7] 陳俊,蔡綿碧,張虹梅.低分子肝素鈣輔治急性進展型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7(22): 69-70.
[8] 黃曉東,黃慧.低分子肝素鈣早期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4(10):67-69.
[9] 嚴金海,江波.疏血通配伍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腦梗死60例療效觀察[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5):666-667
[10] 周新莉.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6):50-51.
[11] 陳峰,胡連根,章小穩.疏血通針聯合低分子肝素鈣、纖溶酶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78-79.
[12] 關堅紅,余仲茍,張瓊仙.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20(29):86-87.
[13] 王開明,韋一玲.尿激酶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71-72.
[14] 申海霞.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0):47-48.
(收稿日期: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