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兩會表示,今年將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設5家民營銀行試點,首批試點采取共同發起人制度,每家試點銀行發起人不得少于兩家民營資本。阿里小微金服、騰訊等電商等10家民營資本入圍參與試點之列。
高利差和信用不健全是我國銀行業長久以來存在的兩大頑疾。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已是勢不可擋。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民營銀行?并不是銀行民營化就一定代表改革的方向,傳統銀行也有很多引入了民營資本。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具有生命力、能夠給中小企業輸血的民營銀行,或者說真正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的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就是這樣的民營銀行,此外在我國傳統銀行體系的邊緣,有很多地域性的具有長期發展能力的中小金融機構,也可以發展為民營銀行。比如,一些辦得比較好的地方農信社,它們經過了市場篩選,對地方熟悉,對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體系有較強的整合能力。
下一步,銀監會將依法對發起人資格進行審查,資格審查合格的,再正式提交籌建申請。待第一批試點取得經驗,并總結評估后,再逐步推進。
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篩選標準主要有五條:一是有自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二是有辦好銀行的股東資質條件和抗風險能力,三是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具體條件,四是有差異化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五是有合法可行的風險處置和恢復計劃。
(綜合《南方日報》等 朱迅圭等/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