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文瀟
【摘要】“備課”是必要的培訓教學準備環節。信息時代,青年培訓師利用網絡資源搜索信息,易形成依賴懶惰、急功近利的心理。“備課”考驗培訓師知識積累、篩選信息、排列資源等能力。青年培訓師應該在課程提綱的確定,素材內容的選擇,目標環節的設置三個方面努力探索。從事業的起步階段嚴格要求自己,摸索屬于自己的有效的“備課”方法,才能在培訓事業上越走越遠。
【關鍵詞】備課青年培訓師提綱內容環節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19-02
用“冰山”形容培訓師的工作,“上課”是冰山一角,“備課”是冰山的主體。“備課是腦力勞動,上課是體力勞動”,“備課”相對于“上課”,智力消耗大,持續時間長。青年培訓師認知、心理不成熟,備課初期躊躇滿志,漸漸自我懷疑,最后心灰意冷。無奈上課日期臨近,只得匆忙應付。長此以往,不利于青年培訓師的成長。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說出了準備的重要性。作為青年培訓師的一員,在備課中遇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出解決的方法,分享如下。
一、如何確定課程提綱
1.思維的任意性
培訓師需要思維具有條理性與邏輯性。青年培訓師因為經驗不足,授課思維不完善,直接影響課程提綱的確定。
具體表現為,課程的目標確定之后,急忙尋找內容的切入點。人的思維傾向于“先易后難”,會選擇跳過復雜的部分,直接構思細節,有些培訓師在備課之初就精雕細琢某一互動環節。這樣的思考方式帶給培訓師錯覺,認為自己“思如泉涌”,很快進入“備課”狀態。上課時間臨近,培訓師卻發現所謂的“靈感”,突然顯得幼稚和突兀,本應涉及的重點卻沒有準備,導致方向偏差。跳躍性的思維反映到課程中就會雜亂,后果就是不斷地推翻已擬定的課程提綱。
2.“先主干后枝節”的思維
“備課”過程應遵循“先主干后枝節”的順序。培訓師應該與培訓負責人溝通,詢問項目背景、學員層次和目標要求。閱讀培訓方案,了解課程安排。
“主干”部分的確定,切忌想到什么做什么,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以“公眾演講”的課程為例,確定課程目標是“提高學員的公眾演講水平”。問自己,“演講是什么?”,“為什么學員需要提高演講水平?”“如何提高?”等,以此課程提綱確定為“演講的定義”,“學習演講的意義”,“提高演講水平的方法”。提綱一旦確定,不要輕易改動。
以“主干”為本,深入到“枝節”部分,培訓師需要確定重點與難點,構思每一個提綱下的環節。提綱的重要性對于課程,對于培訓師自身,都十分重要。提綱錯誤或者反復修改,會給培訓師帶來心理壓力。“確定提綱”是“備課”的基礎,遵循“先主干后枝節”的科學順序是課程成功的保障。
二、如何篩選課程內容
1.龐大的信息量
培訓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度。信息爆棚的年代,青年培訓師利用各種媒體,尋找信息的能力強度。比如有些培訓師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備課”,方法無非是尋找其他培訓師的課程加以挪用,或者是把搜集到的內容加以堆砌。培訓行業魚龍混雜,優秀的培訓師顯得更加珍貴。優劣的關鍵在于是否仔細思考,是否有自己的經驗,是否有獨到的見解。
搜尋資料時易出現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廣泛尋找資料,只要是相關信息,先下載復制,再篩選有用的資料;第二種是在腦中先過濾,有目標地查找。
2.“翻找式”與“取我所需式”
兩種查找資料的方式,用形象的方式,第一種稱為“翻找式”,第二種稱為“取我所需式”。兩種方式獲得的信息內容和數量可能相同,但花費的時間,信息的利用率卻有天壤之別。以利用互聯網尋找信息為例,如果無具體目標,與課程有關的信息全部收集,很快會陷入尋找信息的泥潭中,龐大的信息讓培訓師不知如何取舍。
究竟是從信息中確定思路,還是先確定思路再“取我所需”。實踐證明,第二種方式有較大的優越性。確定提綱后,培訓師應獨立思考,把對于課程的想法細化和具體化。自己已經擁有哪些信息,哪些信息需要更新,缺乏哪些信息。對于信息的更新和缺乏,查閱網上和書本上的資料,不匹配、不需要的信息,要堅決去除,追求信息內容的質量而非數量。
青年培訓師開發的課程,要有代表性和延展性。信息的收集不要“臨時抱佛腳”,平時多留意,收集到的信息定期整理歸類,重要的部分“貼標簽”,以備不時之需。多觀察,多積累,“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局面就會有所緩解。
三、如何設置課程環節
1.環節效果不盡人意
青年培訓師因為年齡的優勢,善于運用多種授課方式調動課堂氣氛,比如設置較多的活動和游戲環節。但課程環節的運用效果有時不盡人意,比如活動和游戲的規則復雜,培訓師的表述不清晰,學員難以掌握;或者活動和游戲的目標不清晰,教師的評價不準確,對于課程目標的實現沒有幫助;或者互動和游戲設置的時間不準,學員參與熱情不高。
2.環節服務目標
“備課”中包含的關鍵一點是“備學員”,分析學員的年齡結構、層次級別、工作背景、學習態度,已擁有的知識經驗,急需掌握的技能技巧等。培訓師面對的大多是成年人,他們在學習上呈現目的明確,渴望解決問題,希望得到尊重,愿意參與互動討論的特點。
青年培訓師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毋庸置疑,但也要避免“本末倒置”。培訓環節不能一味豐富,而應以實現課程目標為原則。如果學員互相熟識,以游戲的方式開場較合適,如果學員之間比較生疏,游戲開場反而會造成尷尬和冷淡;活動與游戲規則盡量明了,易于說明和理解;活動或者游戲結束,培訓師應該及時總結,點評學員的表現和活動的意義。培訓師不僅要考慮活動如何開展,更要換位思考,考慮學員是否接受,是否愿意配合,會有什么突發狀況,如何處理等。總之,培訓師應凌駕于課程的環節之上,把握主題。
“備課”的過程既艱辛又孤獨,卻是青年培訓師成長的必經之路。感受其中的苦與甜,不斷總結,相信會擁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才欣, 韓艷梅.如何備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段燁.培訓師的21項技能修煉[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