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何然
【摘要】安國市市委、市政府在《安國市“藥文化”特色旅游發展中長期規劃》中,要把安國市打造成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中“藥文化”保健、休閑精品旅游區,以藥文化特色旅游促進中藥產業發展。但,目前對于安國市中藥材旅游資源開發的研究仍處于萌芽階段缺乏理論依據。本文正是基于這種研究需求,通過實地考察從調查安國市中藥材旅游資源的現狀入手,分析安國市開展中藥材旅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結合已有的研究理論,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安國中藥材旅游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24-01
1.前言
安國是全國第一大中藥材集散地,素以“天下第一藥市”和“藥都”享譽世界,素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安國市擁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同時市政府大力實施“藥業產業化興市”戰略,全方位推促藥業優化升級,打造面向世界的中醫藥交流平臺。近年來,安國市從單純的中藥材集散地發展為集生活、觀光、購物、科普和紀念等一體的特色旅游商品王國。
2.安國市開發中藥材旅游資源的優勢
安國藥業起源于北宋時期,鼎盛于明清兩代,繁榮于當代,其深遠的藥文化與精湛的加工技藝,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形成了“蟬翼清夏”、“片云鹿茸”、“磅制犀角”、“百刀檳榔”等堪稱“中華四絕”的精湛技藝。千年的藥業發展史,獨特而深厚的藥文化積淀,成為發展旅游業獨一無二的歷史資源。東方藥城及升級工程、藥文化博物館、中藥材種植園等獨特的旅游資源,每年都吸引大量旅游者前來觀光。
安國市保留著許多享有勝名的古跡,如藥王廟、關漢卿紀念館、貴妃橋等。
3.安國市中藥材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3.1 開發現狀
目前安國已從單純的藥品觀賞型發展成為集生活、觀賞、紀念、體驗為一體的特色商品類型,形成了“瞻藥王、逛藥城、觀藥景、吃藥膳、睡藥枕、品藥飲、沐藥浴、購藥物”等滲入人們衣食住行的全方位藥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在開發“藥文化”旅游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安國市旅游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安國市對中藥材旅游資源的開發仍存在明顯不足,需要進一步解決。
3.2存在問題
3.2.1 核心資源未進行充分挖掘
“藥文化”與“關漢卿文化”是安國市旅游資源的兩大核心。但目前尚未進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東方藥城及升級工程、中藥材高新技術示范區、藥材種植試驗場、安國市職教中心藥用植物園等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加工企業是安國市“藥文化”旅游的核心資源,但目前尚未進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次,“關漢卿文化”在旅游資源的開發方面還未發揮其主要作用,它的挖掘還處于起步階段。
3.2.2 旅游景點開發利用少,規模小,且集中于文化觀光層面,缺乏體驗性
安國市有6個旅游景點,其開發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景點開發利用少,目前接待旅游者最多的是藥王廟及關漢卿紀念館,其他的景點接待的旅游者甚少,甚至有一些景點都沒有被開發;其次,景點開發規模小,游覽時間較短的景點;最后,景點開發集中于文化觀光層面,缺乏體驗性。
3.2.3 旅游產品結構單一,精品線路少
安國市擁有豐富的中藥材旅游資源,但目前只推出一種保健旅游專線,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產品的內涵挖掘不夠。并且只有“北京—安國”一條保健旅游專線,精品旅游線路少,一些原本著名的景點沒有進行開發和提升,缺乏影響力和競爭力。
4.安國市中藥材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4.1立足整體,深層次開發資源,突出安國兩大文化品牌
安國應充分挖掘東方藥城及升級工程、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加工企業等核心資源,打造“藥文化”。藥王廟文化景區應集展覽展示、求醫問診、養生保健、旅游休閑、特色購物于一體,當旅游者漫步于藥王廟大街可以深刻體會安國的“藥文化”,可以走進古香古色的藥王廟拜祭藥王邳彤,走進中醫世家尋醫問診,體會針灸等中醫中術。
“關漢卿文化”是安國市旅游業的另一大文化品牌,目前在安國伍仁村有關漢卿墓、關家園、“蒲水威觀”、千里堤等關氏歷史遺存拜祭關漢卿,關漢卿紀念館目前在藥王廟景區中,其開發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安國應成立專門的部門或企業負責“關漢卿文化”景區的招商、規劃及開發工作,打造關漢卿文化故里文化亮點。關漢卿文化景區應融休閑度假、觀光旅游、戲曲欣賞為一體,一方面豐富當地居民的娛樂生活,另一方面弘揚戲劇文化。
4.2發展多元化旅游形式,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安國市應充分利用關漢卿的誕辰舉行各種形式的學術討論,舉辦各種活動,挖掘關漢卿文化精神內涵,并與當地的旅游資源和藥文化資源相結合,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開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安國市應依托中藥材傳統種植優勢,以農業科技和中藥材耕種文化為重點,融中藥材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形成獨特的田園旅游景觀,發展中藥材種植園觀光游、中藥材種植體驗游、鄉村農家樂休閑游,豐富旅游產品的內容。
4.3加強旅游線路設計,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
安國市應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推出更多的旅游專線,如“天津—安國”、“石家莊—安國”等,并借助京津精心組織策劃環京津“藥文化”保健休閑旅游線。同時要充分利用各項旅游資源,精心設計旅游線路。設計時適當增加一些能讓旅游者參與的項目,如針灸、刮痧等。可以把當地一些絕活加入到線路中,供旅游者觀賞。
5.結論
安國市的中藥材旅游資源的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其核心資源尚未充分開發利用。今后的開發過程中,安國市應突出重點、打造兩大文化品牌;整合資源,開發功能不同的特色旅游區;發揮優勢,開發適銷對路的特色產品;加強營銷,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時,宋明.中國特色旅游——中醫藥旅游開發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8,2:167-169.
[2]來逢波.我國中藥旅游商品的開發現狀與開發思路爭議[J].商業研究,2007,359:211-213.
[3]孔旭紅.一個廟會與一個產業——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安國藥王廟會與中藥產業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9.
[4]王景明,王景和.對發展中醫藥旅游的思考與探索[J].經濟問題探索,2000,8:85-86.
[5]張群,張玉華.在養生中體驗旅游——中醫藥旅游開發探討[J].商業經濟文薈,2006,4:29-30.
作者簡介:
徐娜(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河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開發。
何然(1983-),河北保定人,燕山大學本科,河北科技學院建筑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旅游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