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摘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搞好書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書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能促進學生的道德教育、心理素質、文化修養、審美能力、智力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書法教學培養道德心理文學審美智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25-02
中國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也是世界藝苑中一朵獨放異彩的奇葩。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搞好書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書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繼承這一優秀的傳統藝術,更能促進學生的道德教育、心理素質、文化修養、審美能力、智力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根據多年的書法教學體會,在這里我想通過分析書法教學與其它學科教學的密切關系,說明書法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具有的重要意義。
一、把道德教育融進書法教學中
書法教學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并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質會大有裨益。
1.在書法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中國是書法藝術的發源地,它身上濃縮著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連西方的藝術大師畢加索都為中國的書法藝術所折服,他曾說過:“如果我在中國一定要當位書法家。”因此,近年來到中國專門學習書法的外國友人日益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書法教學,不但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2.在書家的人品中塑造學生的高尚人格
我在書法教學中多次教育學生:“要想學習書法先學會做人”,因為人品與書品有密切的關系,正所謂“字如其人”,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和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形成的審美觀,會或隱或現地流露到書法里。
縱觀古今的許多書法家,不但書藝精湛,而且人品高潔。在書法教學中,我經常向學生講述一些古今書法名家的高尚人品及其趣聞軼事。如顏真卿忠義大節,剛直不屈,故書體端莊雄偉、豁達大度;王羲之風度高遠,故書體神韻飄逸;歐陽詢勤奮剛直,故書體勁險刻厲。通過聽述或閱讀書家的故事,令學生明白學書做人的道理,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塑造高尚的人格。
3.通過精選書寫內容,樹立健康的人生觀
作為書法教育者,必須考慮語言文字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書法練習中,要引導學生選擇“真、善、美”的內容。如在2010年肇慶市舉辦的“邦德杯”中國硯都千名中小學生書法大賽,在選寫內容上,我要求學生書寫中華道德名句和八榮八恥的內容。學生通過理解及練習這些健康的內容,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法無寬嚴,清者斯貴;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健康的內容會在書法的學習中不知不覺地滲透進學生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性情,并幫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
二、在書法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習書法是一個磨練人耐性、毅力、意志的過程。而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正是青少年一代應具備的心理素質體現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書法學習中,培養學生專注的心境
練習書法排除雜念做到平心靜氣,專心致志,能使大腦得到調節,有益學生的身心健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樣更便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境。如初二級的楊成志同學,學習成績差、上課不專心、愛搞小動作。經多方了解,分析原因后,班主任王老師找他聊天,了解他的喜好。發現他個性較強,喜歡寫書法。王老師鼓勵他參加學校的書法興趣小組,不要放棄自己的愛好。在參加書法興趣小組的學習中,楊成志同學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因此,練習書法也變得認真、專注起來。經過努力,他的書法作品在參加2012年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成功的體驗使楊成志同學獲得了自信心,學習成績在逐步上升,精力也不放在上課搞小動作上,上文化課也變得專心了。通過書法學習,培養了他的專注、有耐心的學習習慣,并形成了良性循環。
2.在書法學習中,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勇于進取的精神
學習書法,貴在堅持。多年的書法教學,令我深深體會到,堅持與勤奮對學生學習書法的影響之大。如2011年參加書法興趣小組的學生當中,初一級的楊恩恩同學,她剛進書法小組時,結字基礎差,班上多半同學的書法水平比她好。開始學習時,她有些信心不足,想放棄,我多次鼓勵她,讓她堅持練習書法。后來,經過教師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楊恩恩同學不畏困難迎難而上,每天放學后都堅持到書法室練字,不斷地總結好的練字方法,并虛心請教老師與同學。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她的書法水平已經排在了書法小組同學前列。在參加2012年全國優秀師生書畫評選中,書法作品獲得二等獎,在2013年參加四會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藝術作品展評中書法作品獲一等獎的好成績。
三、書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
古代的王羲之,近代的沈尹默,當代的啟功,都是書法大家,同時也是文學素養很高的人。要進行書法作品創作離不開詩文詞句,而書法學習是提高文學素質的一種重要手段。
一般來說,書法創作的內容都是古今優秀的文學作品,特別是詩詞名篇。所以,在每次進行書法創作之前,學生都要去查找、選擇一些相應的文學作品,然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內容、作者、出處、背景等進行一系列的了解和研究,最后才把它們作為書寫的內容進行書法創作。長此練習,學生在進行書法創作的同時也加強了文學的學習,其文學水平隨之提高是可想而知的。在開展書法興趣小組的教學中,我每星期布置學生寫一首詩或一句名言。首先要學生弄懂其意思,并且能夠背誦,最后用書法寫成作品,每星期二下午進行即席揮毫。通過一年的練習,學生的文學水平得到了提高,即席揮毫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四、書法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魯迅曾說:“書法不是詩卻有詩的意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卻有舞的節奏。”
學習書法要臨摹字帖,這就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造型能力,這種功夫,在學習美術中也是必需的;書法作品講究用筆、用墨、布局謀篇,這與國畫的審美要求是相似的;書法作品講究神采、氣韻生動,這也是中國繪畫所追求的。
在審美要求方面,書法與其它具象或抽象的造型藝術也有著一致的審美觀。或剛毅雄強,或婉麗純美的風格美;或徐緩,或激昴的韻律美;或鐵畫銀鉤,或綿里藏針的力感美等等,各種書法藝術的欣賞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書法實踐中產生審美體驗。
五、書法教學發揮智育功能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書法教育,教師不僅要傳授書法的基礎知識,而且要注重發揮書法教學的智育功能。
1.記憶力的培養
書法課對記憶力的要求高于語文、數學課。語文、數學課中記憶的是文字符號,而書法記憶的是文字的形態、風格。在書法教學中,記憶力的訓練主要是在學生對臨,背臨這兩個階段中。在第一階段對臨中,要學生認真觀察字形、筆畫,可以看一個字,對著寫一個字,逐步提高記憶的量。第二階段背臨,可記憶一行或一段字,再背寫出來。這兩個階段的訓練,在學生掌握所臨字貼的風格、特點的同時,也進行了記憶力的訓練,進而為創作打下了基礎。
2.思維能力的培養
書法教育中,思維訓練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主要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煥”字的寫法,“火”字旁上提,爬到波畫的肩上,給波畫長寫讓出空間。這就是左右結構中的穿插避讓的問題,要我們書寫過程中分析、研究,并在解決問題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書法除了同道德、心理、文學、審美、智育等學科關系密切。此外,書法還與音樂、數學、哲學、物理等學科相關聯。比如,在書法學習中,就經常用到數學的黃金定律。啟功先生曾說:“用筆何如結字難,縱橫聚散最相關。一但證得黃金律,頓覺金牛骨隙寬。”這就說明了漢字書寫符合數學中的一條重要規律——黃金定律。
從書法教學與其它學科的密切關系可以看出,書法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獨特的作用。回想自己多年的書法教學歷程,曾輔導過一千多名學生在全國、全省、全市獲書法項目的各類獎項,在這些書法特長生中,有85%以上的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他們能吃苦耐勞,有不畏困難的勇氣,同時他們的紀律性都較強,文化科的成績也大都處在中等以上水平。如2012年參加全國優秀師生書畫評選獲一等獎的蘇鈺妍、潘倩菁、厲芙星同學,便是三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有楊洋同學原來學習態度比較松散,成績不太好,通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學習,由于書法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學習書法的經驗讓他逐漸感覺到,只要努力,困難并不是那么難克服的,增強了對學習的自信心。現在文化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成為班上的優等生。這些情形說明,書法教學對綜合素質的促進作用極大,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應利用好書法教學這一藝術園地,既可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和諧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冷玉斌淺談寫字教學中的情感品德教育
[2]朱勇方書法教學中的德育管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