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
【摘要】《中小學圖書館宣言》指出:中小學圖書館是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技能,發展其想象能力,使之能夠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生存于世的地方。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職能,調動圖書館人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提供人性化服務,做好圖書導讀工作,可以激發師生的讀書興趣,發揮圖書館的教育作用,全面彰顯圖書館育人的功能。
【關鍵詞】圖書館職能育人功能
【中圖分類號】G258.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28-02
《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規定中小學圖書館是學校的書刊資料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服務的機構,肩負著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人才服務的重任,以我校圖書館工作為例,談談怎樣圍繞圖書館職能,彰顯圖書館的全面育人功能。
一、發揮圖書館人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架起師生讀書的橋梁
圖書的價值在于利用,而圖書館的職能也就是要有效地使其所收藏的文獻盡可能地發揮作用。因此,圖書館的任務不僅是收藏圖書,更重要的是使圖書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傳播。學校圖書館要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拓寬圖書館的資源渠道,為師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使用資源。如使用圖書館計算機管理,創建學校圖書館網站,實現教育技術現代化,使全校師生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實現網上查詢借閱圖書館館藏資源。其次,圖書館老師可以經常與師生溝通,了解師生的需求,準確、及時地為讀者找資源,定期做民意調查,將老師和同學喜歡的書籍信息反饋上來為購置新書做準備,在“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的過程中起橋梁作用,通過宣傳、推薦等方式,將圖書傳遞給教師和學生,充分挖掘圖書的利用價值。體現圖書館人在“人”(用戶)和“書”(資源)之間的中介作用。
二、提供人性化服務,提高圖書借閱率
學校圖書館結合學?!耙匀藶楸尽钡霓k學思想,盡力滿足師生讀者的各項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因為圖書館工作的本質是為讀者服務,追求的是為讀者提供滿意、周到、熱情、細心的服務,所以圖書館老師在服務過程中要做到熱情、全心全意,在提供書本信息和檢索服務的過程中,除了態度端正、和藹可親外,還向師生介紹檢索技術、傳授獲取文獻資料的方法。教師要上公開課或寫論文時,及時并盡力為他們推薦合適的教學期刊及電子資源。學生要寫讀書筆記或辦黑板報時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找一些有用的參考資料。真正做到了把圖書館當作教師、學生學習知識的樂園,充分發揮圖書館作為學校窗口的作用。
考慮到一線教師平時沒有時間到資料室查資料,圖書館人為老師們著想,每一期報刊雜志收到后,為老師們摘錄一些教學資料,后來發展到定期向老師們推薦一些篇目。針對學校年輕教師增多,為了青年教師的茁壯成長,又推出了《讀書篇》,設立了“心靈感悟”、“班主任培訓”、“經典教育故事”和“名著導讀”等欄目,對他們進行勵志教育和教育引領。
為了提高圖書借閱率,學校圖書館除了全天候為全校師生開放外,還在寒暑假設立了假期開放日,平時三年級以上的班級學生自主憑借書證到圖書館借閱圖書,一、二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實行集體借閱,此外為方便學生閱讀,圖書館還在學校校園的部分走廊、樓梯拐角等處設立了流動讀書角,由各班圖書管理員協助管理,大大提高了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三、做好圖書導讀工作,指導學生讀書行為
在借閱過程中,做好圖書的導讀工作,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對保持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形成健康的閱讀心理,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首先,教會利用圖書館的方法,圖書管理員請各班主任協助,向學生介紹本校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及變化,如藏書規模、分類設置、借書還書手續和閱覽室規章制度等,并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可以使他們能在書庫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讀物,選擇自己所需的書籍。其次,教給科學的讀書方法。利用相關社團活動,定期專門指導學生的讀書方法,交流閱讀收獲,提高讀書興趣。各班語文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指導怎樣選書、怎樣讀書、怎樣做讀書筆記、怎樣記憶等方法。再次,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借閱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文明現象,主要表現在:對圖書亂丟亂放、亂涂亂劃、久借不還以及大聲喧嘩、不講衛生等。針對這種情況,圖書管理員耐心做好教育工作,及時制止,用制度去規范學生的借閱行為。圖書館根據借閱情況記載,定期評選閱讀之星,樹立榜樣,在讀者群體中逐步形成以文明閱覽為榮、不講閱讀道德為恥的讀書風氣。
此外圖書館還開發與利用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對讀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圖書館教育,如:激發學生熱愛圖書館,多進館,多讀書,盡情地遨游于圖書館的知識海洋里,培養學生的圖書館意識,充分利用宣傳渠道、組織參觀活動以及要求學科教師配合強調等多種途徑,讓學生了解圖書館是他們獲取知識的寶庫,是他們自學成才的場所。吸引學生參與管理工作,吸收學生到圖書館參加館里各項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親身參與圖書館工作的實踐中,鍛煉了個人的才能,并學會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讀書熱情。
四、激發學生讀書興趣,開展富有創意的讀書活動
為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圖書館提出利用現有資源,以班級帶個人,以個人帶集體,促進全校學生讀書活動開展的設想。具體做法是:以班級開放式圖書架為窗口,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開辟一個圖書超市的窗口,并起了相應好聽的名字,如“小書蟲”、“讀書真好”、“智慧島”、“滋潤園”、“書香閣”和“油墨飄香”等,各班學生將自己閑置的圖書帶來,在班級內交流閱讀,采用“集點獎勵”的方法,(各班學生先將自己閑置的圖書帶來交由班級圖書管理員登記,帶書者每人領取一張白色黑底圖書卡,以后憑白色圖書卡進行借閱,每借一次管理員作一記錄,累計十次換蓋藍色圖書章一枚,蓋藍章的圖書卡可流動到年級內其他班級圖書超市內借書,帶藍章的圖書卡借書累計十次可換蓋綠章,蓋綠章的圖書卡可流動到全校其他年級的圖書超市進行借書,帶綠章的圖書卡累計十次可換蓋紅章,蓋紅章的圖書卡可以直接到學校圖書館借書。)達到一定閱讀量的學生,可到學校圖書館去借書。方案試行后,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一時間,校園里奔跑的人少了,看書的人多了,班主任反映,午休時間,教室里安靜了許多,連成績差的學生書包里也多了一兩本課外書。一學期下來,學校圖書館借書量巨增,原來閑置的圖書都派上了大用場,校園里的學習風氣蔚然形成。此外,學校圖書館還根據每天中午在學校代伙同學較多的實際情況,提出讓同學們進行午讀的設想,具體做法是:圖書館定期向學生推薦各種課外讀物,利用中午吃完午飯后,讓學生在各班教室內進行靜讀(默讀),其目的是讓孩子閱讀屬于童年的書籍,在老師的配合下,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樂讀、愛讀,把閱讀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現在,大部分班級的代伙同學已養成了午讀習慣,吃完午飯后,會自動地在教室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在午讀中,接觸了更多的課外知識,了解了更多的人和事,越來越體會出讀書的快樂。
五、挖掘網絡資源,做好圖書推薦工作
為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充分發揮本校信息技術的優勢,挖掘網絡資源,利用校園網,開設“好書推薦”和“讀書樂園”專欄,向全校師生推薦和介紹優秀讀書資源,建立相關鏈接,及時將最新的教育動態、教育教學資源和新書介紹通過信息平臺向全校師生發布。學校圖書館還為老師訂購了數字期刊,讓老師們在課余撰寫論文得到了不少方便。此外,還通過互聯網收集了一批優秀電子書資源,建立電子書庫供大家下載放入手機、筆記本、MP3和掌上電腦中閱讀。在搞好圖書館網站的同時,積極加強為全校師生的服務意識,適時編撰一些二級文獻資源,豐富圖書館館藏。
學校圖書館,不僅是學校藏書的地方,同時也是師生掌握知識的殿堂,讀書作為一種主要學習方式,是教師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現在 “讀書”這件事已由一個個體行為,變化為一種集體需求,在校園中形成了一種氛圍,閱讀已成為全校師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的東關圖書館人正為使學校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師生的第二課堂而孜孜不倦地探索中。
參考文獻:
[1]周官萍《要充分發揮中小學圖書館的教育功能》[N]《大理日報》B3版2011.5.9
[2]趙玉紅《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