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在高中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標下完成數學學科教育目標、提高學生能力的必然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課前準備、教學設計等細節處完善,來提高學生課堂接受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建設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35-02
新課改以來,高中數學知識靈活性增強,知識面拓寬,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量加大,但教學課時并沒有增加,甚至有所減少。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數學學科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既定的教育計劃,必然要提高學生課堂上對數學知識的吸收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要完善教學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迅速的完成學習任務,理解課堂知識。打造高中數學高校課堂,不僅要強化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現針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個人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可行途徑。
一、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就是指占用更少的課堂時間,讓學生接受并理解學習內容,以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開發自身潛能、創新思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造高效數學課堂,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教師、學生對數學教學的要求。高效課堂的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能力;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完善課堂設計,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探究
要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就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對數學知識的接受效率,即吸引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注意力,提高對數學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激發學生深入探索的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完善課堂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1.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要活躍課堂氣氛,師生關系是關鍵因素。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氣氛,增進師生感情,和諧課堂環境。師生之間的交流內容,不一定局限在數學知識的討論,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學生的個人情況、人生規劃、學習情況、課余愛好等等。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并接受教師的建議,進而促進學生對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知識的吸收。
2.深刻挖掘教材,做好課前準備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根本所在,在教師教學設計時要從教材出發,不斷深化,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重視和理解。課前準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面。有效的教學設計、生動的教師語言、精美的教具展示、新穎的知識引導、連貫的知識結構等,都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集中精神。
例如,在學習對數函數時,教學大綱對這節課的要求是:通過實際例子,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對數函數的圖形特點,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觀察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之間的聯系。由于對數函數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和記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由函數圖像引出課程內容的方式,來進行本節課的講述。通過讓學生自己繪畫函數草圖,來逐漸加深對對數函數及指數函數的印象。并通過作圖,理解并記憶函數定義域、值域、單調性等。然后筆者在黑板上作出草圖
與
讓學生與自己所作草圖對比,默記函數的性質。
然后再在上述兩圖下方,繪制出y=log■x與y=log■x的函數圖像。進一步對比三組圖像之間的關系,并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像描述對數函數性質,并回憶指數函數性質。
最后再匯總結果,并讓學生自己將這六個函數圖像全部繪制在同一個坐標系中,觀察圖像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記憶,牢記每個函數的特點,通過對比底數、指數,進一步深化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函數單調性的記憶和理解。并布置好課后練習,便于學生能更靈活的掌握這部分知識。
3.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興趣
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利用新奇的教學工具引出教學內容,應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烘托課堂氣氛,組織學生活動完成課前準備等。
例如,在立體幾何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立體畫引起所學內容,然后借由多媒體設備,現場勾勒出立體圖形,然后通過提前讓學生制作的立體模型來觀察角、線、面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立體幾何的認識。然后逐步深入,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4.結合課后練習,完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而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提高成績,則離不開課后的練習。課堂知識既要有別于課后練習,又要與其相互配合,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積累學習經驗。教師在設計課練習時,首先要結合課堂知識,明確練習目的;然后及時了解學生練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消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不斷完善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三角函數時,本身這部分知識的計算類的問題就較復雜,加之換算關系較多,學生記憶內容較多,錯誤率較高,導致學生完成這部分知識的練習時敷衍了事,不認真計算最后結果。在布置這部分的習題時,要注意題目的難易配合,適當加入證明題目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解答的積極性。下面就是在完全完成這部分知識后,第一次布置的習題:
⑴化簡1+sin(α-2π)sin(π+α)-2cos2(-α)=_____。
⑵sin■+cos(-■)+tan(-■)=_____。
⑶已知tanα=3,求:■;2sin2α-3sinαcosα。
⑷已知tan2α=2tan2β+1,求證:sin2β=2sin2α-1。
⑸已知sin2θ=■,且■<θ<■,求cosθ-sinθ的大小。
這些習題就是題設簡單,看似計算復雜,實際很容易解答,學生只要細心都能得出答案,在練習過程中,學生會越做越想做,越來越能“找到感覺”,并逐漸積累起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不僅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更能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提供有利條件。在提高課堂效率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根據學生知識接受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要打造高效的課堂教育,要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明確高效教學的目標、思路、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提高數學成績,進一步提高學生個人能力。
參考文獻:
[1]韋安樂.淺析在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經驗交流·教育篇,2011年第10期.
[2]徐新民,湯希龍,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價值取向【J】,教學與管理,2012年9月1日.
作者簡介:
楊唐桂(1983-)男,江西泰和人,本科生,江西省信豐中學任教,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