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輝
【摘要】教學追求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達到一定效果的活動。實施化學課堂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化學教程的全部內容,而且是在課程實施之后,能夠更理性的將教學方法與實踐結合起來。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實踐方法相結合,從而提高高中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67-01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創新,并滲透到各個學科。教育改革的發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教學方法與實踐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就高中化學課的教學中的方法與實踐問題來進行充分的分析,達到高質量的化學進步。通過本文,筆者一方面希望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1.改變呆板、機械的教學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教師發習題,學生做習題,教師講習題,學生聽習題”這種簡單機械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熟練解題技巧,提高解題速度,但是其結果會導致學生的壓力過大,而效率較低的局面。顯然,這樣的復習教學,不僅不能提高學習質量,反而會挫傷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將多樣化并存的教學方法貫徹其中,提高學生們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把教師主動教學轉變成為學生主動學習。
2.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學生學習主要是以課堂教學,教師輸入為主,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課堂上完成的,情感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一步步的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使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有學習的成就感,增加他們的求知欲望。高中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學習模式,偏科的現象較多。要想化弱勢為優勢,就需要教師們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化學實驗,增加學生手腦互動的能力
化學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它主要是以實驗為主,所有理論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論證的。高中化學的教育階段,學生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的學習通過主觀的觀察來掌握相關知識,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高中化學教師應在演示和講解實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概念化的學習,而且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例如利用碘遇淀粉顯色的化學原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密信”背后的奧秘等。讓學生在娛樂中找到理論的依靠,培養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
二、高中化學的實踐要點
1.重視實驗探究
知識的學習并不是通過簡單記憶完成的,而是要每一個學生參與、感悟、交往、實踐、猜想、探究、歸納等活動獲取的。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發展學生在自然現象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主要是通過收集、分析、研究、討論、交流、歸納有關的材料,其材料可以通過媒體、文獻等方法收集,通過討論來發現問題規律。例如通過二氧化硫溶解性實驗、系列性質實驗,提出: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變化?什么使品紅褪色了,加熱后為什么又恢復原來的顏色?是誰使紫色的石蕊試液發生了這樣的變化?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探求知識的奧秘,通過探求過程中的努力得出答案,比照本宣科更有意義,更讓人印象深刻。
2.注重趣味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課堂只會讓人昏昏欲睡。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可以提升這個實驗的關注度和探索趣味,為接下去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結合圖文講解或是視頻播放來打破一成不變的黑板板書式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發掘貼近現實生活的化學素材,把化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它對于我們而言不是一無是處,而是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規律的。
3.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滲透
學好化學的關鍵就是實驗、觀察、分析,階段性的學習化學課程,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正確的分析化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我們需要正確的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把握內在的聯系,掌握規律。應該用聯系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化學這門課程不僅僅是單獨存在的個體,還可以將其它知識如:數學知識、物理知識、生活常識等聯系在一起學習。讓學科與學科之間充滿聯系,讓學生養成聯系發展的思維模式,有一個宏觀的概念來幫助學生拓展視野。
三、總結
本文結合個人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就高中化學教學方法與實踐要點展開了探討。在高壓的高中環境下,高中化學的學習應以課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方法為主。不僅僅是為了提高一門課程的成績,而且要培養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化學的學習是需要學生們去探究、去發現、去歸納的,突破課本上的框框來掌握化學的規律。
參考文獻:
[1]夏根水;關于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的幾點探討[J];新課程;2010年12期.
[2]周玉青;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J];教學論壇;2011年19期.
[3]朱學明;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教師應具備的人文素養與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