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213-02
家住農村,情系農村。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美術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形成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們每個美術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農村的孩子們接受美術課學習的機會少了些。從電影、電視、展覽中接受美學教育的機會也少了些。因此,農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術課,他們便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兩節的來之不易的美術課時間。
一、農村小學美術教育觀念問題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有獨特的作用。但是美術科,在很多農村家長心中是“豆芽科”。當家長到學校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時,總問語文咋樣、數學咋樣,現在的家長再問問英語咋樣。就連科學科、品德科都鮮有問及,更何況音、體、美藝體科了。上級教育部門對美術教育的評價雖納入學校考核,對德體衛藝工作也有較為明確的要求,但總的來說評價激勵機制還有待完善。
二、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師資問題
小學教師是“萬斤油”。我不知是誰給小學教師開了這個大玩笑。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每個人都只能學有所專,門門懂、樣樣行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這就決定了一個小學教師不可能同時精通并教好所有學科。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由于城市生源集中、編制寬松,農村生源分散卻編制更少的反常現象致使大部分農村小學幾乎一人一班,每天包攬該班所有課程,從而淡化了美術教育;條件的艱苦、待遇的不公使老師大量流失;農村小學幾乎沒有藝體專職教師,就算有極個別藝體專業教師分配下來都把其他多學科壓在其身,使盡渾身解數,卻難而舒展。學校領導,奈何?教師,望洋興嘆!
三、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硬件問題
有哪個農村小學擁有一間美術創作室?又有哪個農村小學能拿出幾本美術教參和美術教學指導用書?如果你想讓學生買兩本語數教輔資料,我想并不是難事;但要買畫筆、畫紙、剪刀、畫板及其他美術必備文具,那就難度大了,這個說家長不同意,那個天天說沒帶來。
通過對農村學校美術教育狀況的分析,深感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一直是個薄弱環節,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實踐,傳統的教育觀念正在被新觀念取代,教學內容也在更新,教學策略也在轉變,農村小學美術教師也在積極嘗試使用新的教學理念來轉變教學策略,努力給美術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機,使學生美術的靈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現。
下面談談如何利用農村現有條件去豐富農村小學美術課的教學內容,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任務。
一、誘導和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是美術教學“情感化”的基礎和前提。師生在特定的審美情境中,獲得審美情感體驗,怡情養性。創設美術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審美注意的好方法。
在教學中美術教師應努力創設生動活潑、新穎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沐浴在優美的情境里,激發創作欲望。在教學二年級《卡通畫》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現卡通朋友米老鼠,由米老鼠帶領學生一起參觀卡通王國,認識許多卡通人物,并通過各種卡通人物與原形的比較掌握卡通形象的特點。接著是各種作業設計(涂色練習、添畫服裝、將蘋果變成卡通蘋果)米老鼠說:“這些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它們能加入卡通行列和我做伴,你愿意幫助我實現這個愿望嗎?”大多學生都非常樂意幫助米老鼠,搶著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設計,但也有幾個學生膽怯了,于是,我就鼓勵他們:“米老鼠遇到了麻煩,很需要你們的幫助,老師知道你們也都想幫助他,只是有一點點害怕,沒關系,只要努力了,米老鼠一樣會謝謝你們的,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的。”整堂課中,每個學生都沉浸在幫助米老鼠完成心愿的情境之中。
二、挖掘貼近生活的素材,選擇交替進行的學習內容。
小學美術課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就行,即繪畫課和手工課。不重視美術教育的人往往把手工課撇在一邊,繪畫課也平淡如水,而重視美育的人在手工課上下的功夫還多一些。
小學繪畫課教學內容根據年級不同應以素描、蠟筆、圖案、水彩為主,畫的內容應以山水花鳥、動物、人物卡通為主,高年級學習了體積后應適當融入簡單立體圖形的教學。繪畫要先讓學生整體感觀學題材,按感觀——勾型——修微——著色——裝裱的順序逐一教給學生繪畫方法和技巧,切忌不能“放羊式”教美術,當然也要留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繪畫課也要融入“寫生”,“寫生”前老師也要做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的盲目性。
小學手工課教學內容以剪紙、折紙、粘貼畫、泥塑為主,但也要根據實際融入知識延伸與應用創作(如:科學課里的一些關于科學知識的運用實踐創作)、變廢為寶的創作與教育、民間藝術的教學(如:簡單的竹編、臉譜、風箏等)。通過創作、欣賞培養動手動腦及藝術欣賞審美能力,并讓學生充分體驗在親手設計、制作工藝品時的樂趣與成就感。
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美術資源
農村小學遠離縣城,各種教學設施不齊全,進行現代電化教育有困難,但是不能因此置之不管,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要以學生為本,以最大的努力縮小教育差距,促進學生的文明健康和諧發展,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美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必須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挖掘。農村雖然沒有城市里的游樂場、公園、少年宮、旅游景點等,但是藍天白云、山川河流、紅花綠葉,飛鳥游魚等也不失為我們得之即來的一些素材,我們只需加工整合,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獲得審美視覺享受,感受大自然中的美;美麗清新的農村風貌也是一個廣闊的素材庫,田野溪流、村舍、樹木是極好的表現題材和值得發掘的因素;特有的鄉俗之趣、千百年的農村文化、農家風情、豐富多彩的鄉俗文化更能陶冶人的性情,更具有潛在的挖掘價值。
四、優化美術教育的形式
重視農村學校美術教育就要轉變觀念。而美術教育的學科功能是美術學科之本和學科的價值之所在,它是傳遞美術文化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科教育。對于美術教育的功能,簡單的來講,正如美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所言:不求學生作直接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的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平和。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將有積極的影響。
總之,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只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一定會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課堂行為,建構有地方特色的鄉土美術課程才能得以實現,農村的美術教育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農村的美術課堂教學也就會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