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橋梁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一門專修課程,該課程理論難度大。為提高其教學質量,文章結合學生崗位要求及教學工作實際,對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橋梁工程教學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233-02
1.引言
橋梁工程是土木工程行業建設技術控制部分,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知識較難,先修課程繁多且復雜,橋梁工程教學水平對學生學習興趣起到關鍵性作用。目前橋梁工程課程教學仍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手段單一、枯燥,教材過多理論化,課程內容設計與其他課程缺乏聯系性,教學考核形式化等。本文將結合土木工程行業崗位需求和課程教學實際情況,對該課程進行初步探索,以提高該課程教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
2.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2.1 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1]
橋梁工程教學改革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探索學生學習心理是課程教學改革重要環節。橋梁工程要求先修課程繁多且難度較大,例如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學生一旦前面的課程學習不扎實,在本課程學習中顯示出力不從心,厭學心理跟隨出現。經對學生跟蹤調查發現,許多學生畢業奔赴崗位以后,對崗位需求尚一無所知。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堂里認識到崗位需求,對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興趣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時,也引導學生對自身能力查漏補缺。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1)采用案例引導法。通過講解案例,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案例。學生在激烈爭辯中,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2)圖片展示法。通過大量實際工程中典型圖片,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3)游戲法。目前美國開發出來一種橋梁學習游戲軟件——橋梁建造者,該游戲將橋梁理論知識融入到游戲攻關中去,學生可以根據所學橋梁知識進行攻關,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4)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業主、監理、施工方,學生從中深刻感受不同單位的職業崗位需求。
2.2明確、優化橋梁工程課程教學內容[2、3、4]
根據課程大綱的實際要求,及時更新相關教學內容。橋梁建設包括橋位勘測、橋梁設計、橋梁施工、橋梁養護四個環節,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將四個環節融入進去,同時突出重點,加強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各高校土木工程教研組織應定時舉辦全國橋梁工程教學工作者商討會議,根據當前橋梁建設實際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橋梁工程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另外各橋梁工程教學工作者應根據學生特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體系,例如:1.重點學校本科生畢業崗位大多是設計院或選擇繼續深造,針對該類學生,需要加強理論知識方面學習,橋梁施工方面學習應適當縮減。2.普通學校本科生和大專生畢業崗位大多是施工單位,針對該類學生,應重施工、輕理論。
2.3注重開展研究性教學
提高橋梁工程教學水平的另外一重要途徑是開展研究性教學。橋梁構造、受力均十分復雜,單憑實踐經驗無法認識橋梁復雜機理,計算機的應用及試驗設備的大量投入,為開展橋梁工程研究性教學提供有力的手段,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獨立探索能力。通過研究試驗或理論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合理簡化思想的理解。目前,全國高校每年都舉辦橋梁結構大賽,該活動讓學生自行設計橋梁結構,并分析結構受力情況。結構大賽激發學生好強心理,同時也是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前一次“小試牛刀”。在結構大賽過程中獲獎的學生,自信心得到大大的提高及肯定,而在結構大賽中失敗的學生,得到深刻教訓,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今后學習的積極性。
2.4探索課程考核模式
課程考核是教學水平及學生學習情況檢驗重要環節,而如何進行科學考核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課程考核應圍繞專業常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重點,采取平時課堂表現、課程設計成果、期末考試相結合的綜合考核方法。橋梁工程課程傳統期末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閉卷考試最大的弊端是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無法達到理解的目的。筆者建議推行“有限開卷式”考試模式。何為“有限開卷式”考試模式 [5]?即考試復習前,任課老師發給學生一張有老師簽字的白紙,學生在考試前可以把課程內容書寫到白紙上,考試時可以夾帶白紙進入考場,交卷時,將白紙和試卷一齊交回。筆者從學生考試結果來看,該考試模式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首先,避免出現先前學生死記硬背公式的現象,學生更多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的掌握。其次,學生省去死記硬背的時間后,將有更多時間去分析實際案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據筆者調查發現,“有限開卷式”考試模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接受。
2.5及時更新課程教材
橋梁工程技術日益變化,橋梁設計、施工規范不斷更新,橋梁工程專業課程教材也應該及時更新和發展。全國各高校土木工程教學工作者應經行廣泛的合作,根據當前橋梁工程發展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撰寫新的教材,使橋梁工程專業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充分結合起來,為社會提供更多高水平橋梁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
3.結語
橋梁建設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橋梁工程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由于該課程的復雜性,已令一部分學生望而怯步,重新激發學生學習橋梁工程的熱情、探索橋梁知識的興趣,是每位橋梁工程教學工程者不斷追求的理想。文章從橋梁工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研究、教學考核方式、教學教材等方面闡述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提出了筆者一些教學方法及經驗。以此為基礎,希望橋梁工程教學能夠取得更高、更完美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春水.橋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科教文匯,2012,(1):60-62.
[2]強士中.橋梁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水興,向中富.橋梁工程(上、下)[M].重慶:重慶大學,2001.
[4]劉齡嘉等.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廖英英等.橋梁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203-204.
作者簡介:
龐彪(1983-),男,漢族,廣西玉林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橋梁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