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的瑰寶,它意境深遠,內涵豐富,形象生動,語言凝練,值得我們欣賞和傳誦。可是畢竟年代久遠,而文字也經過了諸多變革,如何讓孩子輕松背誦呢?教師不妨試試用用“巧勁”,借助一些方法來記,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關鍵詞:解題;重點詞;圖文;讀寫結合
古詩詞是我國的瑰寶,它意境深遠,內涵豐富,形象生動,語言凝練,是我們現在文字所不及的,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的寶藏,值得我們欣賞和傳誦。
說到“誦”,很多學生就覺得苦悶,怎么也背不出來。背誦就成了沉重的負擔,于是死記硬背,毫無樂趣可言。我們不妨試試用用“巧勁”,借助一些方法來記,或許可以事半功倍!下面我就教大家幾招,同學們可以試一試。
一、抓住眼睛——巧用詩文題目
當我們看到一首古詩詞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去朗讀它的詩句,而是先看題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解題”。自己去想象一下這首詩可能會寫點什么。古詩的題目一般都比較直觀,寫什么就取什么題目,很少拐彎抹角。有些就是詩文要贊美的事物,如《詠柳》《詠鵝》《樵夫》《梅花》等。還有一些就是見聞類的,比如《早發白帝城》,差不多就是寫早上出發去白帝城的所見所聞。《舟夜書所見》就是寫詩人晚上在船上所看到的。那會寫些什么呢?自己可以展開想象,有時候想象真的很有趣的。想到什么可以在紙上寫一寫,然后,再去讀詩句,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是一樣的。這樣就激發了對古詩的興趣,也就對詩人所寫記憶更深了。
根據吉布森知覺學習理論中注意實現最優化來看,興趣是能夠作為刺激學生知覺發展的一個因素,兒童注意的信息與他所面臨的任務之間的一致性越來越高,兒童會更準確地確定信息與任務之間的關系。興趣使學生的注意與教師所布置的背誦任務越來越一致,那么背誦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可見巧用詩題,培養興趣之重要。
二、熟能生巧——熟讀成誦
我們知道,背誦都是從熟讀開始的,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那么首先就應該把古詩讀熟練。這個讀不是那種和尚念經似的讀,而是抑揚頓挫,一字一句地讀。把每個字看清楚,讀準確,為背誦時的準確無誤做好準備,正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熟讀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熟讀之后,我們可以嘗試背誦。熟讀成誦實際是一種回憶的方式,第一遍可能會不熟練,有些地方會卡殼,那就在不熟之處做好標記,這樣就有了練習的針對性,針對不熟練的再讀。慢慢的,不熟練的越來越少,也就可以背誦了。這個方法雖然費時,但是卻非常有效。
三、窺一斑而知全豹——抓重點理解
在背誦之前,讀通每一句話,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尤其是重點的字詞,特別是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不一樣的意思,是一個背誦的好辦法。維果茨基告訴我們兒童的發展跟社會、家庭、個體經歷都有莫大關系,也就是說兒童因其經歷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個性理解。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更適合理解成誦這種方法。比如,《山行》中“坐”的意思是“因為”,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坐”大相徑庭,記住它,把它作為跳板去理解整句話的意思。就以《山行》為例,遠上寒山石徑斜,抓住“徑”:小路。白云生處有人家。抓住“生”,和“深”做區別,體會白云升騰漂浮的那種動態。停車坐愛楓林晚,抓住“坐”:因為。霜葉紅于二月花,抓住“于”:比。這樣抓住重點字詞來理解背誦,會簡單很多。因為難點都一一突破了,只要將剩下的連起來就行了。
四、拋磚引玉——抓住開頭第一個字
學生在背誦中時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明明這首古詩已經能背誦了,可就是會一下子一個字都想不起來,但只要提醒第一個字,就豁然開朗了。因為記憶是需要重復記憶的,而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難免會忘記,所以我們要找出一些“玉”來幫助記憶。我們小學學的詩基本都是四句,可以把句首的四個字連起來記,如《山行》是“遠白停霜”,這樣就不會忘記下一句了。如果詩文的一個句子長,我覺得可以選取中間比較重點的詞來記憶。
五、相映成趣——圖文背誦法
這個方法要在把古詩讀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進行。
1.看圖背誦
結合古詩的插圖,對照著古詩,找出每一句古詩對應的圖,然后看著圖,按照一定的順序去回憶詩句,借助形象的圖來背誦,相對減少了腦力回憶的難度。但要注意順序。
2.想象畫面背誦
把每一句話想象成自己理解的一幅畫,然后把每幅畫按照一定的故事節串起來,在背誦的時候按照腦子中的情景畫面背誦,很容易背誦,而且記得時間很長,因為是自己想出來的畫面,經過動腦,而且詩句和畫面之間有聯系,不容易忘記。
六、雙重功效——讀寫結合背誦法
曾經我有過這樣一種“強迫癥”心理,我覺得凡是背誦的東西,我非得寫一遍,才會記得更牢。其實這也不是沒有理由,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邊看邊寫邊朗讀,多重記憶,事半功倍,同時適當的抄寫也可以為應試的背誦默寫做準備。
當然這里的抄寫不是懲罰式的抄寫很多遍,而是輔助記憶的一種方法。
七、循環往復——溫習法
這是鞏固背誦的。那就是無論你當時背得如何熟練,人的記憶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及時復習鞏固,是會慢慢淡忘的,這就是艾濱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它告訴我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假設剛剛記憶完畢是100%的話,20分鐘后只剩58.2%,這是多么恐怖的數據!如果不及時復習鞏固,一周后記憶部分只剩下當時的25.4%了,幾乎可以說記憶支離破碎!所以溫習是很重要的,經常把背誦過的古詩讀一讀,加深記憶,就不會那么容易遺忘了。
以上是我對小學生背誦古詩的一點小小的經驗。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在古詩的海洋中暢游,并收獲屬于自己的一份感受。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陽山實驗小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