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章
不管是數學、英語還是語文教學,最終目的都是為生活和工作服務的,新課標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就是和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的。這些綜合性學習內容不僅可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身邊的環境資源中學習語文、鍛煉能力,還可以整合各個領域的信息,引導學生多角度了解同一事物,開闊視野。因此,我們要深入理解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意圖,充分發揮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使語文教學真正地為生活和工作服務。
在實踐中學習語文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內容。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活及現代社會內容,探索新事物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我們要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必須是豐富多彩的,使學生將已經學到的各種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活動中去。這樣會收到比傳統語文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對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做了如下探索: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視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我們開展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要求學生擴大課外知識面和閱讀量。語文里有深邃的思想,淵博的知識;有如畫的風景,如歌的詩句。學語文應當是一種享受,一種愉悅。茶余飯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書報雜志,既是休閑,更是閱讀。閱讀能陶冶人的心靈、擴大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寫作水平。我給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每天讀一篇文章,并摘錄里面的詞句,每天寫一篇日記,積極參加各種征文活動,驗證自己的作文水平是否有所提高。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逐漸養成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二、注重語文實踐活動中的自主與合作
既然“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要融入我們的生活,學生便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必須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給學生設計語文學習的多種形式,同時也是給學生創設一個發表個人觀點的大環境,從而提高學生上語文課的興趣。
當然,有自主就應該有合作。合作和自主是兩種生活形態,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語言發展的基礎,語言技能都是在交流交往中形成的。在具體語文綜合學習實踐活動中,可以把一個綜合性學習任務交給一組學生合作完成,如,一起完成調查報告、共同組織班會等。
三、實踐活動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
作為對語文學習氛圍和教學內容進一步提升的綜合性學習,它既可以像杜郎口中學的高效課堂那樣對全班的教學方式進行重新的分組管理,還可以整體不變,布置教室文化,使學生在某一種氛圍中學習,還可以有效地利用社會這個大課堂,利用校園這個大課堂,還可以利用家庭這個大課堂,以及利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片田野作為課堂來進行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的準備和教學教程中不能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應該將自己準備的所有相關的知識提供給學生,教給學生在這些資源中自己搜索到有用的內容,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積累教育資源,不斷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知識。語文實踐活動方法必須靈活,形式必須多樣。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應用應該是創造性的,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使每個孩子的夢想都有飛翔的空間,比如,定期辦演講比賽、召開一分鐘口才競賽、分組辯論、表演課本中的短劇、成語接龍比賽等內容充實的活動。
生活處處皆語文,教師要逐步引導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習慣。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擴大語文學習的空間,放飛學生到大自然、到社會、到網絡中去,走進大社會,讓學生感受社會和生活的變化,引發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把整個世界作為語文學習的環境,注重讓學生在真實的、具體的現實中去學語文,學生不僅僅是靜靜地看書,還要調查、走訪、表演等,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語文,學習語文;語文綜合性學習方法非常靈活、形式多樣。其實在拓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的同時,學生的興趣激發了,主動學習意識增強了,探究的意識、探究的習慣、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還鍛煉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適應各種場合,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必須保證一定程度上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才能進一步實現新課程的理念。只有和生活聯系的更緊密,語文的教學才能夠生動有趣。教師才能樂教,學生才能樂學,事半而功倍;脫離生活,語文教學就會變得枯燥沒有生氣,造成教師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更不喜歡學,事倍而功半。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對語文教學中知識的拓展與學習,帶來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因為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語言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進行,我們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思想應該有一些深入的改變,著重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學習,使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的品格進一步得到提升,使學生在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趙各莊第一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