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梅
摘 要:音樂課的即興教學,標志著新一輪的音樂課程改革進入實質性的階段。以“賣臭豆腐的腔調”探究了音樂課的即興教學,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方法,注入新課程內容、方法、手段和模式,對其進行探索研究,希望對音樂課的即興教學有所推進。
關鍵詞:即興教學;創造性;叫賣調
音樂課的即興教學,標志著新一輪的音樂課程改革進入實質性的階段,即興教學取決于教育思想的轉變。
文化是與自然和先天相對應的一種概念,它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自我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傳統的價值取向、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審美情趣和知識體系等,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滲透在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現實的教育體制、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中。
在傳統的河流里,音樂課程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革。從窗外“賣臭豆腐”的叫賣調中,我們似乎嗅出了“創造性”的光芒。
【案例】在一堂音樂課《搖船調》上,正當學生認真地學唱歌曲《搖船調》的時候,突然外面飄過一聲:“賣臭豆腐了!”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一個學生的“賣臭豆腐了”,學生都哄堂而笑,頓時擾亂了課堂的秩序。教師微皺眉毛,隨即舒展開來,便笑著問:“老師覺得剛才那位同學叫得不好聽,誰能模仿得更好聽些?”于是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模仿。師:“其實同學們聽到的,模仿得叫賣臭豆腐的腔調原來也是一首歌,稱為‘叫賣調。大家想想我們身邊還出現過哪些叫賣調?請你把它唱出來。”生:“賣油條了!”“賣年糕
了!”……師:“叫賣調也是一種廣告宣傳,吸引更多的人來買東西。接下來,我們也搖著船,為我們的貨物來做做宣傳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輕松愉快又充滿激情的律動氛圍下唱歌曲《搖船調》,并在歌曲結束后,另外加上一句:“賣鴨蛋了!”
案例分析:在普普通通的一次課堂意外中,搗亂的學生沒有受到教師的批評,而教師卻能靈動地化干戈為玉帛,因勢利導,讓學生借題發揮,讓學生的創造能力盡情發揮,而且教師也上了一堂生動的音樂即興課。
一、對音樂課中即興教學的看法
從“賣臭豆腐的腔調”我來發表一下對音樂課的即興教學的
看法。
即興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相互活動,而且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只作啟發性的引導。其目的在于充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即興創造能力,在于發展個性,在于教育人、培養人的素質和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技能模仿。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主導的原則,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雖然即興教學看起來學生的活動好像很“自由”,教師只是在上課開始時或者過程中,簡單地提示一下教學的內容、形式和目的,而不作具體的細微的要求和規定,不作統一的規范,而是讓學生自己作個性化的即興創造。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沒有壓力和負擔,課堂充滿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而且人人都能隨著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去盡情地發揮、創造。但不論學生作怎么樣的即興創造和表現,最終,教師總是把學生個體的多元性引導到群體單元性的統一,把個體的多樣化納入特定的藝術范疇之中,歸結到盡可能完美的藝術表現上來。因此,運用即興教學,學生的創造天地是十分廣闊的。當然,在即興表演過程中,要十分重視藝術性,把創造性和藝術性緊密結合起來。
二、即興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1.即興教學的出發點
即興教學必須從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出發,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和取得完美的教學效果。即興并非興之所至、隨心所欲,不是天南地北、海闊天空、東拉西扯,甚至離題萬里。教師必須全局在胸,宏觀把握,微觀搞活,既放得開又收得攏。
2.即興教學的必然性
在教學過程中,因種種原因而不能按照原定的教學方案實施教學,這是經常發生的現象。這時教師必須做出臨場應變處理,采取針對性的、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乃至把教學內容做局部性的調整。如果硬是按照原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就會使教學僵化、呆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的話都會隨時作即興發揮和演繹。因此,即興手法的運用是課堂教學之必然。
3.即興教學的創造性
即興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而且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和駕馭能力,隨時把握課堂的方向,及時地做出創造性的處理。即興教學并非不備課,只是沒有僵死的教案。即興教學與我國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教師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勞動。因為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不是“傳教士”,而是“設計師”和“導演”。
4.即興教學的局部性
一般來說,即興教學不表現為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而是成點狀性發散到各個局部。如果脫離計劃,離開教案,作全過程的即興教學,不僅大多數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不相適應,而且勢必難以完成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5.從國情出發,認真學習、靈活運用即興教學法
即興教學在發展學生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和獨特的作用,值得重視、學習和推廣。但我們是知識型的教學,對學生的知識要求較深,起點較高。課堂講得多,動得少,否則就不能完成知識教學的任務。所以我們應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思想、原則,因地、因校、因人、因時制宜,靈活運用。
但是,在實施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一縷春風吹拂過臉頰。希望我們今天的工作為明天架設金橋,開啟更多的“即興教學”!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城第一
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