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磊
[摘 要]鋼琴課是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各院校的該課程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開創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但是,由于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高師鋼琴教學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結合實際對高師鋼琴教學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 音樂教育 鋼琴教學 人才培養
一、高等教育體系當中音樂人才培養規格上的區別
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當中,擔負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是專業院校、師范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音樂專業。在這些院校當中,專業院校主要擔負音樂表演和創作方面人才的培養,而師范和綜合院校主要開設的是音樂教育專業。大家雖然都是培養音樂人才,但是在培養目標上卻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學的內容、方式與側重點等方面也就有了較大的分野。
1、專業音樂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目前,我國有九所專業水平較高的音樂學院和數十所藝術學院,它們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藝術表演人才。相比較而言,在音樂教學活動上,這些專業院校具有種類繁多、分工細化的特點;同時在專業水準上顯示出系統化、專一化、精深化的特點,因此,這類院校的專業教學體系具有規模性和專業性的特征。鋼琴專業往往是以培養專業的鋼琴演奏、鋼琴教育和鋼琴表演藝術基礎理論研究人才為目標的。它們在鋼琴教學當中必然會側重于學生鋼琴演奏技術和音樂作品表現力的提高,而學生們也會專注于鋼琴科目的學習,課余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練琴,其他科目的開設也往往圍繞著鋼琴藝術來展開。
2、普通院校音樂人才培養特點。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其目標是培養音樂教育工作者,學生畢業后大都是走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崗位,極少有人能夠從事專業演奏、演唱性質的工作。所以“服務基礎教育,服務素質教育”成為現在各師范院校所大力倡導的教學宗旨。盡管普通院校的音樂專業與專業院校的音樂專業都是以音樂課程為教學內容,在某些方面它們的教學活動也有一些共同之處,然而在音樂的教學結構上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目的是突出“一專多能”甚至是“多專多能”的培養目標,走的是一條培養綜合素質較高、實踐能力較強的音樂教育人才道路。在專業水平的衡量標準上,區別于專業院校那樣的“專業性”,而要做到多元化、全方位的發展。所以,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在教學體系、教學模式及教學重點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教師教育的特征,不應該盲目地模仿專業院校,而脫離師范教育的本質。
二、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中,鋼琴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高校音樂教育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加大,鋼琴課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順應社會對高等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職業需求。通過多年課程改革,音教專業鋼琴教學觀念上的問題有了一定的改觀。但不難看出,它本身一些根深蒂固的頑疾仍然存在,在短期內要想徹底根除還任重道遠。
1、音樂教育專業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眾所周知,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有一半的高等院校開設了音樂專業。也正由于此,我們音樂教育專業(尤其是地方的本專科院校)的入學門檻降低了,而藝考學生入學率大幅提高。這樣導致學生的音樂基礎、鋼琴水平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從小學習鋼琴,入學前已經有過多年學習經歷,他們基本功扎實,音樂表現力豐富;而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文化課的劣勢,被迫選擇藝術考試這條道路,入學之前往往只學過一年左右甚至更短時間的鋼琴,他們只是學習一到兩首曲目來應付高考,鋼琴演奏的技藝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實,彈奏動作僵硬,識譜很慢,用數字來標示五線譜的學生不在少數。
2、 部分鋼琴教師思想觀念較傳統。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從事鋼琴教學的老師們,大部分都畢業于音樂學院或一類的師范大學。他們很多人從小就接受較嚴格的鋼琴教育,都有著良好的音樂素養,在鋼琴教學和演奏上有較高的水平,對他們的能力我們毋庸置疑。但是,往往這部分老師由于常年接觸傳統的鋼琴教育理念,學琴的內容基本以古典音樂為主導。所以,他們鋼琴教學當中也表現得較為保守,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能及時更新,還是以“學院派”的一套東西照搬到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當中。
3、培養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單一。在鋼琴教學實踐中,有些鋼琴教師將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作為側重點,盲目地拔高學生演奏曲目的難度,而對于教學過程當中曲目的選擇過于單一化,不能與時俱進。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或者考試中經常還會以傳統的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音樂為藍本,而忽視了音樂技能課程和教師教育學科的結合。脫離了教師教育專業的教學目的,忽略了師范專業的職業特征。著名音樂教育家趙沨先生就曾指出:多年來師范院校老是向音樂院校看齊,在培養方式上重一專而輕多能,有的學生雖然能彈奏一些較高程度的獨奏曲,但卻不會彈奏簡單的即興伴奏,結果是既不能上舞臺,也不能上講臺。
三、對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幾點建議
近些年,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音樂教育專業的入學率大幅提高。入校時,學生的鋼琴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甚至沒有任何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們在短短的兩三年內對學生進行“速成”式的教學,要知道這卻是專業音樂院校最忌諱的事情。為此,筆者依據實際情況和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目前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提幾點建議:
1、依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 。對于具有鋼琴基礎,基本技能較扎實、樂感較好的一部分學生,教師的教學難度不是很大,除了使用《鋼琴基礎教程》第三、第四冊外,要經常選擇性地學習克拉默、莫什科夫斯基、肖邦的練習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部分奏鳴曲,以及巴赫的復調作品等較為深度的樂曲,其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演奏技術,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培養學生對鋼琴作品的理性認識。
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琴時間較短,他們的目的就是應對高考的專業面試,其演奏技巧是非常有限的,基本技能不扎實,手指不靈活、獨立性不夠,樂理常識較薄弱。對于這類學生,一般可選擇:①哈農基本手指訓練和一般性的技巧練習; ②選擇車爾尼599或849程度的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作品 ;③《鋼琴基礎教程》第一、二冊上的四手聯彈、歌曲伴奏等方面的練習。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安排,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力,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在有限的時間中,除了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以外,更多的是學習好鋼琴即興伴奏,適應其畢業后在工作中的實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關注他們,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來幫助他們學習。
2、教學過程中注意和專業課程體系的結合。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以“一專多能”為培養目標,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僅掌握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術,更重要的是學會鋼琴即興伴奏和自彈自唱的能力;同時還要熟悉和了解專業領域相關的學科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專業課程體系,做好相關課程的整合與銜接工作,依據音樂教學規律實現課程教學的協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音樂教育專業的基礎課,鋼琴課與其他階段性科目,比如《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即興伴奏》,《中外音樂史》等都有緊密的聯系。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注重鋼琴課與其他姊妹學科的聯系,能夠在鋼琴課中滲透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我們的老師也應堅持鋼琴學科自身的個性和側重點,不應把鋼琴課上成一門理論課,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學上有控制全局的能力,課堂上揮灑自如。
3、拓寬教學視野、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鋼琴教師不能墨守陳規,要敢于突破舊的教學觀念的束縛,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式上可以結合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即興伴奏課等多種形式;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注重對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培養以及技巧方面實用技巧的訓練上;同時還要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研究鋼琴課程標準,科學地運用專業知識,把演奏技術訓練的過程條理化、系統化、多樣化,能提高到理論的高度來把握;在課堂上,具備較強的理論講解和彈奏技巧示范能力,才能高質量地完成鋼琴教學任務,培養出適應當今社會需要的、合格的基礎音樂教育人才。
(責任編輯:尹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