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彥峰
(鄭州新開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1)
采用基站技術的對講通訊系統
杜彥峰
(鄭州新開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1)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可多人同時說話的對講系統,從原理到具體的圖紙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
基站;PCM;混音
現有的對講機系統,一般都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無法做到同時多人對多人的功能。但是在人們的實際工作中,有很多情況是需要同時多對多說話。例如某些危險作業中,如果有突發狀況,等一個人說完話再切換到另一個人喊危險,那就有可能來不及了,特別是建筑施工和野外電力施工的時候,是有可能造成危險發生的。而且,在例如酒店管理、工廠內部、物流運輸等場合,多對多對講系統也是很實用的。
在這里,我們主要研究設計一種多對多的新型對講系統。
在開始之前,要介紹一下移動通信技術的重要元素——基站,它是連接全世界億萬臺手機的樞紐。基站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我們用手機說話的時候,語音信號首先要被轉換成數字信號,通過手機以無線方式上傳到附近的基站,然后基站通過有線網絡傳到上一級的交換機,再通過有線網絡傳到對方所在位置附近的基站,最后才用無線方式傳到對方的手機,完成整個語音傳送的過程。現在,我們的多對多對講系統,也要引用基站的概念進行研發。
圖1是無線移動網絡的結構示意圖。

圖1 無線蜂窩網的結構示意圖
現在的對講機一般都是沒有基站的,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本文介紹的對講系統和傳統的對講機有明顯的區別。圖二是采用基站技術的對講通訊系統示意圖。

圖2 采用基站技術的對講通訊系統示意圖
圖二中,一個中心基站臺,五個子機組成了一個多人對講通訊系統,各個子機先把數字語音信號統一發到中心基站臺,由中心基站臺對語音信號進行PCM混音,混音完成后,中心基站臺再把數字語音信號發到各個子機,從而實現同時的多人說話、多人收聽的功能。
下面先研究中心基站臺的設計。中心基站臺采用意法半導體的STM32F103RCT6作為中央處理器,用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tlv320aic1106作為PCM編解碼芯片;射頻方面,采用的是2.4G技術的多信道無線模塊。整個系統的設計框圖如下:

圖3 系統設計框圖
由圖3可以看到,這個基站的設計分為五個部分:
一是液晶屏。用于顯示基站的運行情況,顯示各個子機的通訊情況,以及顯示控制信息等。現在我們選用了128*64的點陣式液晶屏,根據實際的調試,我們發現要清晰顯示漢字,至少需要16*16大小的字庫,這樣滿屏可以顯示4*8共32個漢字,足夠顯示各種信息了。
二是鍵盤,給用戶輸入控制使用。用戶可以設定通訊的子機數量和編號。因為有時需要私下溝通,那就不需要多人對講了,用戶可以通過按鍵設置私聊的子機編號來實現這個功能。另外,還可以翻查和播放以前的通話錄音。
三是SRAM和FLASH。SRAM是用于語音信息的緩存,因為SRAM的數據操作速度比較快,所以在做語音數據混音的時候,以及語音播放的時候都適合用來做緩存。至于FLASH,是用作通話語音的永久存儲,以便用戶日后翻查通話錄音;在這里,建議語音數據的名稱包含日期、時間和項目名稱,這樣就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通話錄音了。
材料多樣且裝飾豐富的蓋碗茶具,適應著現代茶事活動需求,依然活躍在茶空間中。工藝及裝飾保留優秀傳統技藝的同時與時俱進,形制上并無明顯突破,依舊是傳統的氣質。功能上的新發展,使其漸漸成為適應各類茶事活動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一類茶具(如圖10)。
四是PCM語音數模轉換部分。語音的數模轉換、語音的數字處理是這個系統的核心。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語音質量解決方案。如果用模擬的方法來傳輸語音信號,容易受環境干擾,包括電磁干擾、大氣離子干擾、電路板級干擾等。因此,我們用PCM數字編碼的方式來采集語音信號。PCM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縮寫(又叫脈沖編碼調制),是將語音信號每隔一定時間進行取樣,使其離散化,然后將抽樣值取整量化,最后把抽樣的幅值用二進制碼來表示。
一般來說,話音PCM的抽樣頻率為8kHz,采樣位數為一個8位二進制碼,所以話音數字編碼信號的速率為8bits×8kHz= 64kb/s。但是我們在實際研究中發現,對比8K采樣率的音質和4K采樣率的音質,基本沒有差別,使用者不容易分辨出來,另外為了減少無線傳輸的帶寬壓力,我們最后按實驗結果用4Khz的采樣率。即話音數字編碼信號的速率為8bits×4kHz=32kb/s。根據需要,我們選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tlv320aic1106作為PCM編解碼芯片。這個IC有13位線性編碼和8位u-law兩種編碼方式,我們采用的是8位u-law編碼。下面是這個IC的應用電路圖:

圖4 應用電路圖
如圖四,MIC2是麥克風,經過C101、C102隔直濾波后,通過U102的第10、11腳輸入到PCM編解碼芯片。中間的R103,R104、R105、R106可以調節麥克風信號的放大倍數,計算公式為:
放大倍數=20*log(R105/R103)
由設計圖紙的參數可知,現在的放大倍數約為14.15倍。這個參數已經驗證可行。
至于音頻的播放,音頻信號從U102的第5、7腳輸出,經過C111、C112的隔直濾波,直接驅動32歐姆的耳機(元件號為SPK)。
五是多個射頻模塊,用于連接各個子機。至于射頻模塊的數量,取決于射頻模塊的通訊速率、語音數據的大小和子機的數量。現在先做一個8子機的多人對講系統,那就需要4個射頻模塊,下面我們來分析具體的設計思路。我們選用了LRF010作為我們系統的射頻模塊,這個模塊標稱的通訊速率是250kb/s,但這個是理想情況,在實際使用中,因為往往有障礙物,無線通訊的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我們通過多次實驗,得出這個射頻模塊的平均通訊速率為80kb/s左右。采用的語音編碼速率是32kb/s,那么無線模塊的傳輸帶寬是語音數據大小的兩倍還多16kb/s,那么這個無線系統可以這樣建立:基站的一個無線模塊可以同時接收2個子機的語音數據,此時,因為還剩余16kb/s的帶寬,這個16kb/s的帶寬剛好可以用于基站對這2個子機的控制。也就是說,這個基站系統需要4個射頻模塊來接收和控制8個子機。圖5是一個LRF010射頻模塊的連接設計圖。

圖5 連接設計圖
最后,在這個基站系統里要說的就是CPU了。本系統采用的是意法半導體的STM32F103RCT6,它擁有Cortex-M3的內核,處理速度可達1.25DMIPS/MHZ,最高運行頻率為72MHZ,足以滿足我們語音處理的需要。另外在接口方面,它有2個I2C接口,3個SPI接口,5個串口,1個工業CAN接口,1個USB接口和1個SDIO接口;輔助功能方面,有3個12位的ADC,2個12位的DAC,以及16位的PWM、計數器等。
圖6是STM32F103RCT6的設計原理圖。

圖6 設計原理圖
在圖6里,各個部分的接口都用網絡名稱做了明確的標記。具體如下:PCM芯片控制接口就是控制tlv320aic1106語音芯片;RF控制接口就是控制LRF010A模塊;232串口用于外部通訊;KEY1—KEY4是4個鍵盤輸入;存儲器接口采用的是SPI方式,而且用的是同一個SPI口,只用不同的片選來區分開;最后是液晶屏接口,用的是I2C接口方式。
基站系統工作的時候,具體流程如下:CPU首先通過LRF010A模塊發送指令給8個子機,子機接收到指令后,就同時把前1秒的語音數據傳回基站(因為是同時傳輸,所以8個子機要設置成不一樣的信道頻率,這樣才不會互相干擾);基站接收到語音數據后,要把這8個語音數據先存在SRAM,然后進行逐個混音,PCM數字混音的公式為
DATA3=(DATA1+DATA2)/2
DATA1代表了第1路二進制數據,DATA2代表了第2路二進制數據,DATA3代表結果。在得到DATA3這個結果后,再和第3路語音數據進行運算,得到第2個結果,然后再和第4路語音數據進行運算……以此類推,就可以得到8路語音數據的混音值。最后把這個語音數據通過LRF010A模塊發給8個子機,各個子機就可以聽到所有人一起說話的聲音。當然,CPU還要把8個子機的語音數據都存到FLASH中,以便日后有需要時查詢。
從這個工作流程可以看出,數據運算雖然不復雜,但是要求速度快,不然聲音播放出來就是斷斷續續的。而且,現在的系統是有1秒通話延時的,如果要減少延時,例如減少到0.5秒,那就更要注意軟件的處理方式,不然很可能造成系統速度跟不上,出現語音斷續的情況。
最后要設計的就是子機(手持設備)了。由于子機只是采集和發送語音數據,并且把接收到的語音數據播放出來,所以要簡單一些。我們選用高速51單片機(STC)來做這個子機控制器,盡量把成本降下來。由于這個圖紙比較簡單,只要參考基站的原理圖就可以設計出來,在這里我們就不畫它的原理圖了,但是把這個子機的軟件工作流程闡述一下:

圖7 工作流程圖
單片機始終周期性地采集語音數據和播放語音數據,并且把采集到的語音數據存儲到SARM中——等待無線模塊的中斷信號——如果有無線模塊的中斷信號,就把接收到的語音數據存到SRAM中,準備播放。如果沒有無線模塊的中斷信號,就返力下,安裝渦流工具的氣井能量消耗更少,產氣量更高。
井下渦流工具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投資少的特點。
(3)打撈式渦流工具設置在專用油管短節中或環形回擋中,通過鋼絲/測井電纜嵌入油管,安裝操作簡單,減少了操作成本。
(4)投入成本低體現:一方面起泡劑用量減少,減少費用;另一方面由于柱塞被替代,節省了井積液時修復柱塞所需費用;另外,井下渦流工具安裝后氣井可連續生產,大大減少了人工維護管理所需費用,適合蘇里格氣田地廣人稀、井多面廣的情況。
(5)與常規排水采氣技術相比,井下渦流工具不但能高效排液,節約地層能量,而且工具成本低、安裝與回收費用低,可預見經濟效果顯著,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由于在蘇77-4-4與試驗77-4-6井現場試驗效果顯著,可進一步擴大該技術的應用。
[1]樂宏,康建榮,葛有琰.排水采氣工藝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50~53.
[2]裘湘瀾.氣井排水采氣工藝原理及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5,10~15.
這樣,整個基站式的多人對講系統就設計完成了,其中的技術難點有基站對子機的控制、PCM語音質量和混音功能。在設計這個系統的過程中,需要花時間去解決這些困難,但是最終完成了設計。經過實際的通話測試,可以實現多人同時說話,同時聽到多人聲音的功能,系統設計基本達到了目標。
參考文獻:
[1]劉云,沈連豐,朱惠芬.語音編碼技術及其實驗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03)
TN929
A
1003-5168(2014)03-0078-03
宋蘇涵(1988—),男,天津薊縣人,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鉆采自動化理論和智能裝備。回到周期性地采集語音數據和播放語音數據的主體程序中。在這里要注意,接收到的語音數據播放一次就要清除掉,防止重復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