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
(義馬煤業集團公司義絡公司,河南 洛陽 471600)
安全風險管理在煤礦的應用
袁偉
(義馬煤業集團公司義絡公司,河南 洛陽 471600)
煤炭行業事故的多發性與不確定性,歸根結底是因管理因素造成的。實行煤礦安全風險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在煤礦生命周期中對系統中危險源進行預先辨識和風險評估,進而對其進行消除或控制,實現煤礦人-機-環-管系統的最佳匹配,使風險降低到組織可容許的程度。
煤礦安全;風險;風險管理
我國煤炭開采是高風險的行業,受傳統部門管理的制約,其風險評估體制設計的不夠科學,對危險的識別不夠靈敏,另外對風險的控制方式也比較的單一,突出表現為:(1)危險辯識程度低,風險分析滯后;(2)風險管理的動態性和時效性差;(3)風險控制手段單一,缺乏有效的風險評價體系[1]。
1.1 煤礦自然安全條件復雜。我國煤礦地質構造復雜,自然災害嚴重;主采煤層厚度變化較大,煤層穩定性差,水文條件相對復雜,煤層開采深度大。而且煤礦災害類型多,分布面廣,是世界各主要產煤國家中最嚴重的。有的煤礦同時具有瓦斯、水、火和煤塵多種災害,使得安全生產的難度大。
1.2 煤礦致災機理、災害演化規律研究不透,使得災害防治技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受到嚴重制約。煤礦安全科技支撐能力嚴重不足,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有些方面甚至缺位。
1.3 部分礦井開采深度大,目前開采技術尚不能滿足深部安全開采的需求。深部開采作業面臨環境惡化,巷道維護困難,安全難于保證等一系列問題[2]。
1.4 煤礦安全技術標準薄弱,以及技術標準制定的科學性也有待提高,制約了全行業災害治理能力的提高。
1.5 職工綜合素質低,自我保護意識差,缺乏有針對性的培訓。
由以上特點可以看出,煤礦生產安全隱患很大。我們必須從煤礦風險管理入手,加大力度,辨識、預測煤礦生產中的各種風險,進而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降低風險。由傳統的被動、輔助、滯后型變為現代的主動、本質、超前型,從而在更基礎的層面有效控制各種風險因素,積極加強和改善煤礦應急管理工作,使煤礦安全工作開展得更好。

風險管理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識別、分析、評價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并根據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采用最經濟的方法來綜合控制風險,使事故發生概率降低到最低水平,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達到保障安全生產的目的,同時又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對煤礦進行風險評估實驗,總結出一套科學的風險評估體制。風險評估的過程不是固定短暫的,而是需要不間斷地、往復地進行測試。風險管理也是企業整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因素,其基本過程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3]。
2.1 風險的辨識
風險辨識也稱風險識別,是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和實施全面的識別。在這一階段應強調識別的全面性。識別風險對于風險管理具有關鍵的作用,風險識別的方法有: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FMEA)、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危險及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樹分析(ETA)、人的可靠性分析(HRA)。
2.2 風險的評價
風險的評價也稱風險衡量,是對特定風險的發生可能性及損失的范圍與程度進行估計和衡量。衡量風險可借助于現代計算技術。通常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法以及電子計算機工具,對大量發生的損失的概率和損失的嚴重程度的資料,進行科學的風險分析。
2.3 風險控制對策的選擇
風險控制對策也就是風險方法對策,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風險的技術控制對策和風險的管理控制對策。前者主要包括從工藝、技術、裝備、設施以及檢測、警報、監控等工程技術的手段,消除固有危險或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風險的管理控制對策則是風險管理的前期準備,提前做好應對損失的措施,準確的把控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具體可以通過控制損失、規避風險、出讓轉嫁和合同轉嫁等方式來實現。
2.4 遵守和評價
通過合理的遵守并采用各種風險管理的方法,將試驗后的結果進行評估分析,研究在實施風險管理措施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實際處理,以求用更有效的方法來管理企業。
3.1 風險管理要具有全局性
在煤礦公司的全部的生產流程中,都要用到風險評估。在企業的每一個生產步驟中都會有沒有把握的問題,因此在操作前有必要做風險評估,在操作過程中進行風險控制,爭取將風險規避到最小。
3.2 風險管理要具有全部性
整體考慮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危機的風險因素,包括來自員工、生產設備以及公司環境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和缺陷,所有可能產生危險的對象都是企業管理的目標。
3.3 風險管理要具有全方位性
風險管理不僅僅只是考慮單一的某個方面,還要綜合考慮其他的相關因素,例如企業設備、公司的經濟實力、技術支持以及管理理念等多個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掌握公司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到全方位的風險管理。
3.4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
煤礦公司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機構,由專門人員對公司的各個生產步驟進行風險評估,賦予管理人員相應的權利和資源,保證其任務的完成。
4.1 煤礦企業的風險評估體制流程大體分為幾個步驟。第一,要具備能夠辨別風險因素的意識;第二,建立風險評估體制;第三,將風險管理體制實際應用到公司的風險管理中,在實際應用中不斷的總結和完善。整體上實現了過程化管理,體現了團隊協作和集體意識。對于公司領導者的管理,在流程、要求以及可實時性方面做了統一的規定,使其在管理方面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方面更具優勢。
4.2 將管理與技術完美結合,這樣的管理方式對于嚴重風險因素有很強的控制力,是公司風險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4.3 要依據企業的管理理念,建設符合實際的風險評估體制,借鑒煤礦企業長年安全運行的優秀經驗,在此基礎上并進行發展完善,以求風險管理體制的正常運行。
安全風險管理是國際先進采煤國家正在普遍應用和實施的管理體系,也是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實施安全風險管理,是企業逐步健全自我約束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的一條必由之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1]羅云,樊運曉,馬曉春.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M].2004.
[2]張賢凱,周勁松,陳春歌.煤礦安全領域風險管理探討[J].礦業工程研究,2010(9):25.
[3]陳維民.基于風險評估的安全管理[J].現代職業安全,2004(4):55.
X936
A
1003-5168(2014)03-0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