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良
摘 要:文章結合工程實際提出了混凝土后張法施工的質量控制,隨著我國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在橋梁上部結構施工的過程中,使用了包括后張法、先張法在內的預應力混凝土施工工藝,其中,由于后張法具有剛度好、抗裂性好、受力條件好、自身重量輕等優點別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中。對于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的監控、應該按照行業技術標準和工程所屬建設項目的專用合同、技術規范的要求對該項目的質量、進度、費用進行全方位控制。
關鍵詞:原材料準備;質量控制;孔道壓漿
1 施工準備階段
雖然在開工初期,監理工程師對開工申請單進行了披復,但是因為上部構造中的預制梁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分項工程,所有要求承包方以申請分項目開工的形式證明其人、機、料的配備及施工組織和能力滿足預制梁片的生產要求。
2 原材料準備
澆筑上部梁片所用混凝土標號比較傲,相關的材料都和技術規范要求相符合,所有的非預應力剛才和預應力鋼材都要可以證明其大小、性能、廠家、熔煉爐次及日斯的質保書;水泥應采用指定大廠生產的425#以上水泥;細集料應采用細度模數大于2.6的中粗砂;粗集料應采用壓碎值達標的碎石或礫石;細集料和粗集料的級配都應滿足規范要求;對于采用的金屬螺旋管除了需要對產品的數量、型號、類別進行核對外,還需要對金屬螺旋管的大小、外觀、荷載作用后抗滲漏情況等進行檢查。當材料進場后,在監理工程師和現場監理監督下,應按規范要求取樣試驗。
3 機具設備準備
主要是對所使用千斤頂和油泵及油泵上油壓表的配套驗校和檢查。校驗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承包人應向監理工程師出具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校驗證書,校驗后機具的使用時限應以校驗證書中規定時間為準,但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以及對機具進行了檢修以后都應重新校驗。承包人還須向監理工程師提供所建議采用錨具、夾具、連接器的類型及廠家質量保證書并獲得批準。
除了對模板位置、尺寸、支撐進行檢查外,模板剛度也應滿足要求。因為剛度不夠的模板在反復使用過程中會由于應力作用而出現嚴重變形,導致生產的梁片外觀變形,影響質量,甚至會因多片梁板累計尺寸誤差太大無法安裝而導致梁板報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4 施工組織計劃
在施工組織計劃中,必須詳細闡明施工準備、人員組成、生產組織、施工方案及工藝、工期安排、安全質量保證體系等各方面內容提供監理工程師審核。
還應根據設計圖紙和規范,按預應力冷拉雙控原則詳細計算得出不同冷拉控制應力階段預應力鋼材的理論伸長值,通過相關圖法計算得到油壓表讀數與冷拉控制力之間的線性相關方程,由監理工程師審核無誤后用于指導張拉施工。
5 混凝土梁片施工的質量控制
鋼筋的檢查,在施工現場,首先根據圖紙和技術規范對鋼筋的牌號、等級、位置、直徑、間距、數量等方面進行檢查(包括對金屬螺旋管的定位檢查);對鋼筋焊接接頭質量、搭接長度、位置等根據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確認。
梁片混凝土的澆筑,由于混凝土梁板大量采用箱型截面,其施工一般是按照“澆筑底板——安裝內模板——澆筑腹板——綁扎頂板鋼筋——澆筑頂板”的過程一次澆筑成型。在澆筑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澆筑前對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進行檢查,實測粗細集料含水量,配合比采用重量比,杜絕采用體積比施工;(2)開盤時,利用實測塌落度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并在能保證混凝土水灰比及保證混凝土順利施工的前提下盡量讓水灰比小一些,利于保證梁板整體強度;(3)根據現場氣溫,控制同時進行澆筑的梁板片數;(4)澆筑時,應對內模板、頂板鋼筋做出檢查并督促承包人注意檢查模板、鋼筋、錨墊板、預埋件、保證其位置、尺寸符合設計要求;(5)澆筑混凝土時,應盡可能一次澆筑完成,梁身較高時可分兩次或三次澆筑。梁板澆筑完成后,在混凝土終凝后應盡快養護,養護期一般為7d,每天灑水數次,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在冬季有條件可進行蒸汽養護,氣溫低于5度必須進行覆蓋;夏季溫度高,蒸發量大,僅靠灑水養護是不夠的,也必須進行覆蓋養護。再養護5d左右,當梁板達到設計張拉強度要求后,就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6 張拉施工的質量監控
在控制預應力混凝土的時候,要根據相關的規定標準。對于預應力混凝土按規范要求采用冷拉雙控——即以張拉力控制為主,伸長率控制為輔,進行驗校的方法。張拉力必須達到設計噸位,而實際伸長率與理論伸長率相比,應控制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此兩項指標任一項達不到設計和規范要求,都視為張拉施工不合格。
建立張拉力與油壓表讀數的相關關系。施工前應標注千斤頂與油泵上油壓表的相關關系,以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之間的關系曲線,得到其相關方程。標定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且油壓表應采用精密表,控制讀數時誤差在最小范圍。由于在千斤頂上無法進行讀數,因此必須采用相關圖法,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千斤頂與油泵上的油壓表的線性相關方程,利用油壓表讀數控制千斤頂上張拉力的大小。
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比較。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定時,其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速后方能繼續施工。在實際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張拉完成后,所用千斤頂編號必須計錄,操作人員必須簽字;(2)張拉完成后,應立即計算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是否超標,若超標,應仔細查找原因,是否是有預應力鋼筋的實際彈性模量與計算時得的取值不一致;千斤頂的拉力不準確;孔道的磨檫損失計算與實際不符;量測誤差等原因造成的;(3)在張拉完成后,實測梁片拱值是否超限,對反拱值的觀測應要求承包人持續進行;(4)為保證工序工藝正確和現場數據的真實性,現場監理必須對張拉全工程進行旁站。
7 孔道壓漿
在張拉施工結束后,為了避免預應力鋼筋出現生銹的情況,要立即進行孔道壓漿,同時進行孔道壓漿可以對預應力筋和水泥漿之間的粘結力進行傳遞。因此水泥漿應具有一定的粘接強度和剪切強度。設計中無規定時,該強度應不低于30mpa,3個試件為一組,時間尺寸為70.7mm×70.7mm×70.7mm,所加減水劑、膨脹劑劑量由試驗確定,對于孔道壓漿具體的施工工藝可參考橋規的相關規定。
對需封錨的錨具,壓漿施工結束后,要對梁端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對周圍進行清洗,根據圖紙是設計要求進行鋼筋澆筑封錨混凝土的施工,并根據設計的要求確定封錨的強度。而封錨后梁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長期外露的錨具應采取防銹措施,可以采用涂環氧樹脂,瀝青漆或混凝土保護層等方法加以保護。
8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工藝監控標準進行施工。除了需要注意文中提到的問題外,還需要考慮在張拉梁片過程中出現的梁端因應力和側彎陰影里出反拱值過大出現集中開裂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提高,提升對工藝的質量控制力度,對施工中的難點進行解決,保證工程的施工符合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JTG/T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中國人民共和國交通部,2011.
[2] 2K300000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