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江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荊州 434023)
計算機專業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
杜松江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荊州 434023)
本文以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為例,介紹了專業導師制的發展情況,以及實施計算機專業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具體思路和實施措施。
本科 導師制 項目化 實踐活動
根據我院計算機專業辦學特色,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同時,本專業長期以來一直采取導師團隊帶學生的課外培養模式。為了更加深入、廣泛的開展此項活動,鞏固辦學成果,教研室將此活動申報成為院級教學研究項目,進行重點研究和實踐。
在大學,為了保證教學的規范性,教師授課的方式仍然采用集體授課制。教師根據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來組織適合多數人學習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但是,面對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IT行業需求與高校培養人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班級授課教學要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風格,專業課程的教學容易缺乏研究深度,弱化專業實踐能力。
眾所周知,衡量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否適應就業市場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大學安排的課內上機、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僅僅只是配合該門課程學習的常規練習或稍加深入的設計而已,很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系統開發能力。與實際工作比較接近的實訓或實習環節,以及畢業設計,因為要考慮到知識的循序漸進,往往安排在學生找工作的學期,此時介入太遲,也無法滿足當前技術發展,對學生就業沒有太大幫助。
現在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大多擁有計算機等設備,網絡環境也是無處不在。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容易沉迷于網絡,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影響到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學生中推行導師制,充分利用空閑的時間,讓學生跟著自己的導師參與各種課外學習和項目實踐,通過導師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既能進行專業引導和正面教育,也能培養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
導師制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牛津大學就實行了導師制,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導師制可以彌補班級制的不足。近年來,國內的導師制成功應用于研究生教育,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開始探索和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導師制的實施也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
首先,導師資源匱乏,時間和精力投入也難以保證。一方面,導師需要一定的經驗、閱歷和成熟度。而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教師平均年齡偏低,缺乏導師所必備的經驗和成熟度。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教師教學和科研任務比較重,再加上學生的課外時間不固定,導致導師制大面積覆蓋相對較為困難,時間和精力相對難以固定。
其次,導師制需要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進行引導教育,還必須依靠項目實踐的方式對學生專業能力進行鍛煉提升。然而,導師的項目來源、所必需的場地環境、學生的接受程度等,也是制約項目實踐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導師制作為現行班級授課制的有利補充,作為高校學生一種創新的培養制度,往往規范性強,在管理制度、運行方式、學習方法等方面,與正常教學有些沖突或者矛盾,甚至有些師生難以接受和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這些也是影響導師制發展的重要因素。
針對我院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調查分析,部分學生自覺沒有出色的專業技能,沒有強勁的社會競爭力,畏懼外出實習和就業。如何做好計算機專業學生和企業需求之間的橋梁,是我們專業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專業培養的目標。針對這一思路,我們認真回顧、分析了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用人單位需求之間的差距,提出了專業導師制這一想法。
計算機專業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目前各大院校采用了類似研究生式的專業導師制運作模式,對專業導師制進行了嘗試。針對我院計算機專業現狀,實行導師制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
(1)導師制管理制度。任何一種改革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是很難成功的。導師制的實施也需要制定一系列與專業導師制有關的執行文件,有力保障專業導師制的改革,實現教師輔導學生從業余的轉變為正式,從隨意性變成工作職責。同時,對導師和學生的考核、激勵以及淘汰也需要制定相應的規范和制度。
(2)導師素質的培養。導師制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教師,導師是學生成才的啟迪者和引路人,導師的品德、觀點、科研能力和學術地位隨時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因此,一批擁有高素質的導師是關系開展專業導師制成敗的關鍵。
(3)導師制的硬件條件。有了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保障以后,就要為開展專業導師制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包括活動場所、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在課題上,向參與導師制教學的教師傾斜,同時學院也可以幫忙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進一步為項目來源提供條件。
(4)導師的指導內容和方式。導師全程參與學生的四年學習生涯。從思想、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就業目標、就業準備到新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專業導師制都要發揮作用。工作重點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導師的指導內容和方式直接決定學生的發展未來。
(5)導師制的運作。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大學四年課程設置的學習任務,以及不同年級階段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水平,專業教師對學生各階段的專業指導任務和內容,在不同的階段其重點應該是不同的。
(6)“雙師型”導師隊伍建設。由于來自于企業的實際項目所占比例相當較少,需要加強校企合作深度,擴大項目渠道。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使更多的教師成為合格的技能型導師,為更廣泛的開展專業導師制提供人力保障。
導師制以軟件項目或案例開發為主線,采用靈活多樣的個性化教學形式,在導師全程指導下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完成項目開發的過程中,迅速提高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和團隊合作等專業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專業學習和鉆研的針對性和積極性,加強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的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結合我院實際,計算機專業導師制的實施重點包括:
(1)通過調研和分析,建立健全專業導師制管理制度。其中,重點制訂總體規劃、教師管理辦法、學生管理辦法等。
(2)通過項目引進、校企合作與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科研項目開發,提高科研能力。組織講座,對教師進行師德師風、教學理念的培訓。
(3)增加專項投入,為導師制的實施提供場所及基本硬件設施。
(4)開展教研活動,導師之間討論交流指導內容和方式,并推選出典型個案進行宣傳。
(5)導師對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制定四年不同階段的培養方案,導師之間進行交流討論。
(6)與IT企業深入合作,將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培養不僅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又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專業導師制是適應社會需要、滿足專業發展、提升學生競爭力的一種有效嘗試。專業導師制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在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研究、實踐、改革,必將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的計算機技能型人才。
[1]徐月明.計算機專業“專業導師制”項目的實踐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
[2]羅光華,陳傳起,丁知平.計算機游戲專業進行“專業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7).
[3]肖亮.試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行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2(10).
[4]嚴建峰.計算機類本科生導師制對策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