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燦 趙芳 陳曉 熊丹
隨著國家兵役制度的改革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選擇在大學期間應征入伍。然而,復原大學生參軍退役后,在經歷了在學校與軍營之間的環境變化和學生軍人之間的角色轉換之后,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把握他們的思想特點,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他們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并使之健康成長,是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一、復原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學業困難問題
大學生在高等教育學習階段應征入伍,進行為期兩年的義務兵役的部隊生活。這些大學生剛入校就去服兵役,而且在部隊只是做一個普通的士兵,在此過程中,其在高校的學業終止,其學習活動僅限于部隊生活空暇的自學。服役兩年后,其原先的知識結構與現行的知識體系已出現斷層,返校后重新開始學習,兩年時間的學習終止對其學習的繼續帶來了困難。
2、人際關系問題
大學生在部隊時,交往對象主要是戰友、領導,訓練學習等活動往往都是集體行動,大家以集體利益為共同目標,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因此沖突較少,人際關系比較簡單。重歸校園后,自由的校園氛圍,多彩的校園生活,個性的大學同學,都會讓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的復原大學生感到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而且,復原大學生群體在入伍前的同班同學已經比其高了兩屆,甚至已經畢業,與其同班的同學則是原應比其低兩個年級的同學。在新的班級中,他們需要重新與新的同學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如果這個班級人際關系已經基本穩定,則復原大學生將很難融入這一新的集體里。年齡的差異,生活經歷的不同也會對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帶來一定的影響。
3、心理適應問題
服完義務兵退役后繼續就讀的大學生群體,因為生活環境的根本改變,對其心理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他們可能會在自我認識上存在偏差,或者因被宣傳成為榜樣而造成過度自我,或者因不能適應環境,為不使自己格格不入而從眾放棄主見,喪失自我。復原大學生還處于青年時期,從嚴格的軍隊生活回到自由的校園,他律放松自律又跟不上,難免會突然放松甚至放縱。這不僅會妨礙復原大學生的成才,也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識,失敗的自我認識會引發消極的自我控制,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4、就業壓力問題
大學生入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一方面是因為當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國家對在校大學生入伍的鼓勵政策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在人才市場雙向選擇的就業形式下,政策如何落實還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但對于多數復原大學生來說,兩年義務兵役是對大學生的鍛煉,同時也意味著兩年的機會成本喪失,意味著推遲兩年畢業。以目前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遞增的趨勢來看,實際上就是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
二、對復原大學生高校學習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的解決途徑
育人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從細微之處解決復原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所面臨的問題,是高校育人這一任務的根本要求。針對上述復原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階段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對復原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復原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能夠正確運用指導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高校要引導和督促復原大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愛國熱情,把思想教育落實到實處,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高校要積極落實相關政策,解決好復原大學生的后顧之憂,這既是對大學生參軍入伍行為的肯定,也是做好復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高校要在復原大學生群體中樹典型、促發展,讓每一位復原大學生都成為校園的一面旗幟,增強其榮譽感和使命感。同時高校要為復原大學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復原大學生風采的平臺,利用新媒體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復原大學生的先進示范作用。
2、心理干預與指導
對復原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首先應由輔導員老師從心理學角度對其進行心理指導,教會復原大學生敢于正視自己,重新全面認識自我。鼓勵復原大學生閱讀有關人類行為方面的書籍或者通過標準化的自省表來幫助他們了解自我。在此基礎上,復原大學生可以建立職業生涯規劃,盡可能的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不斷調整,擺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同時,對復原大學生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坦誠的對待身邊的同學,朋友,培養友誼,在一個彼此分享、彼此信任的環境中不斷認識自己,這非常有利于他們在變化的環境中為自己的行為定下最適合的發展模式,而有了長遠的目標和計劃,他們也就不會因為一時困難和挫折而對自己產生懷疑。
3、學習指導與學習監督
針對復原大學生學業上的困難,要從學習指導和學習監督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教師的學習指導,給予他們專業上的幫助;另一方面是身邊同學們的學習監督,要加強相同專業的學生對復原大學生相關專業的交流與指導。在復原大學生返校后的各個學習階段,學校在正常的課時安排之外,還應該對他們進行集中輔導,幫助他們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逐步完善復原大學生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
4、就業指導與服務
隨著近年來在大學期間應征入伍的高校學生不斷增多,對復原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實際上已成為高校就業工作的新挑戰。高校應向復原大學生大力宣傳就業政策,為復原大學生積極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渠道,對于適合復原大學生就業的工作崗位要優先推薦,并為復原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培訓、實習機會,以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今天,軍隊建設迎來了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挑戰,士兵文化程度和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國家軍隊建設。征集在校大學生入伍,優化兵員結構,是新形勢下建設信息化軍隊、推進新時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因此在復原大學生返校之后,高校承擔著對復原大學生進行繼續教育的責任和義務。高校要重視并做好復原大學生的各項工作,引導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環境,充分發揮其積極效應并使之健康成長,建立和不斷完善新的可行的復原大學生幫扶制度勢在必行。